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新近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建立健全职业教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总结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社会认可度较低等问题,提出推进毕节试验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建立职业教育评估制度;完善现有招生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构建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当前南宁市有着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价值诉求,可从以下路径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彰显职业教育特质;开发课程标准体系,实现课程有效衔接;设立学分互认转换,推进各类教育联动;优化"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完善教师考核机制;构建"双证"模式,实现技术技能融通;优化类型结构,重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在论述高职教育衔接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效对策:改革招生入学考试制度,完善职教人才成长渠道;建立健全课程的有效衔接,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保证职业教育有序发展;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平民教育思想与共和执政理念的影响以及学生贫困与实业人才紧缺的双重压力下,国民政府通过制定包括免收学费、公费制度以及贷学金制度在内的学生资助政策,并随时局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国民政府的学生资助政策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平民教育理念,加大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资助力度;应该加强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加强智库建设,发挥"政策企业家"在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对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监督与评估。  相似文献   

6.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实现人才强桂战略、技能强区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广西应强化政府职能,继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高职有效衔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现代职业教育质量;密切联系行业产业,提升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根本扭转固有观念,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按照遵循规律、服务需求、明确定位、系统思考、整体设计、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完善职业教育的层次、布局和结构,健全制度、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快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系统培养初级、中级和高级技术技能人才。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坚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实行学校职业教育、企业职业教育和社会化职业教育并举、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并重、全日制职业教育与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共同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办学类型和学习形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以搭建多样化人才成长渠道、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核心,建立上下衔接贯通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路径,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学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完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深化职业教育办学制度改革,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
应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一些发达国家逐步提升职业教育的层级,构建了较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结合本国实际,在推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要避免职业学校的"升学导向",应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分析其产业结构的特点、技术水平的差异,确定各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培养"适销对路"的技术技能人才;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的不同要求,合理确定职业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实现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衔接,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以终身学习理念为导引,推进中高职有效衔接,为技能人才打通上升通道,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文章探讨了终身学习视角下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学生质量和数量不高;中高职衔接在多方面表现脱节;招录体制衔接不足;中高职师资间缺乏沟通且普遍实践经验不足.提出应建立中高职衔接的保障运行机制,适应区域产业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招考体系,强化师资建设,统筹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代技能开发》2013,(2):60-60
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学位体系的建议:(1)增设副学士学位,推动学位层次的优化:(2)积极发展技术本科.推动本科层次高职教育发展:(3)推动高职教育学位制度与专业学位制度的对接.填补职业教育学位体系在硕士和博士学位阶段的空白:(4)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加强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的双向融通与衔接:(5)推动职业教育内部层次间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6)加快职业教育的法制化建设.从法律上保障职业教育学位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相似文献   

12.
山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应以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新的起点,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推进改革步伐,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山区特色教育建设,重点突出高技能人才培训建设,完善评估制度,提高山区职业教育质量,为山区示范性、时尚性、品牌性与传统性为一体的生利职业教育发展学校,全力打造高技能人才学校的品牌特色,为山区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现代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必须"教育先行,人才先行".借鉴德国的常规教育体系来反思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存在的客观问题.现代职业教育应着力解决教育系统内外之间"立交桥"式的"纵向衔接"和"横向互通"的层次完善性以及个人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多样性难题,实现"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三者之间的互通,为进一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职和本科衔接模式是培养基于本科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机制,该机制目前存在一些衔接上的不足,需要确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互相认证的政策,打通职业教育的向上通道制度;需要加强中职和本科职业专业建设的衔接;需要依据江苏的产业发展进行中职和本科职业教育的衔接,使学生获得更多学习机会,从而成为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昭示着职业教育会飞速发展,但实际进程中并非如此。分析原因,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缺乏引领机制,缺乏有效衔接渠道成为其制度层面的重大缺陷。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职业启蒙教育;在中等教育阶段,完善中职—高职、高中—高职的升学渠道;在高等教育阶段,推进高职—技术性本科、中职—技术性本科的建设,适时开展职业教育类的研究生,将从宏观层面上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力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以及农业农村科技人才,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时代使命。挖掘不同人才类型的核心能力,有助于促进职业教育精准培养乡村振兴需求人才。针对乡村人才核心能力培养面临的培训体系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异质性、人才质量评价缺乏特色化以及人才培养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持等现实困境,提出如下建议:完善制度建设,保障人才核心能力培养;构建培养体系,以核心能力培养引领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进职普融通,增强涉农职业教育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各层次职业技术人才是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针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举办"技术本科"为突破口,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衔接职业教育各层次,沟通普通教育的相关构想;同时,提出大力发展技术本科教育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探索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模式,推进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是当前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举措。本文基于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现状,从经费投入、制度衔接和人才培养三个结合点提出了促进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学位制度的完善关系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整个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但是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不断变化,我国现有的学位制度渐渐显露其弊端。为了适应我国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要构建灵活畅通的教育体系,要在高等职业院校内建立学位制度,加强职业教育课程衔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普"与"职"的融通。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以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核心指导思想,结合职业教育的不同层次教学对象来建设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应以“一个背景、两个主线、三个层面、四个注重”的思路推进,为确保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应用性,要求无论重点推进哪一层面的建设,均需在“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两方面有所提炼和突破.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应坚持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相—致;正确把握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内容范围;在建设中,坚持中、高职课程体系的系统和衔接;要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理论研究;完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机制等方面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