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中,取效行为一直不受到重视,并且简单的认为取效行为是指说话行为或施事行为在听话人身上产生的某种效果。但其实,取效行为和取效效果是不完全对等的。因此希望通过对取效行为的概念、内涵进行梳理和阐释,并对其类型进行分析,以便可以从新的视角来对待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彭蕾 《海外英语》2014,(18):278-280
在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中,取效行为一直不受到重视,并且简单的认为取效行为是指说话行为或施事行为在听话人身上产生的某种效果。但其实,取效行为和取效效果是不完全对等的。因此希望通过对取效行为的概念、内涵进行梳理和阐释,并对其类型进行分析,以便可以从新的视角来对待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治坤 《语文知识》2011,(4):119-120
挡驾语在秘书的挡驾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拒绝言语行为的体现,我们用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对秘书挡驾语涉及的言语行为进行分析,认为叙事行为、施事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最适合运用于秘书挡驾语的。  相似文献   

4.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于20世纪50年代末所提出的,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在批判奥斯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看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对奥斯汀行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意义理论的发展.间接行为理论的提出。  相似文献   

5.
石荣 《快乐阅读》2011,(21):178-179
20世纪初,西方出现了研究语言学的热潮,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是其中一项重大的突破。他认为说话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不应是词和句子,而应是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美国语言学家塞尔系统地修改了言语行为理论,除了认同言语行为是语言的最小单位,还发展了奥斯汀的观点,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6.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当一个人说话时,同时完成了“说话行为”、“行事行为”、“取效行为”。根据这一理论,在进行英语听力训练时,要特别关注行事行为,即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图,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摘要:日常言语行为是导致人际矛盾的升级和化解的重要因素之一。奥斯汀“说话就是做事”之观点启发人们要从实际语言交流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语言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如实地把语言看作一种实施行为的手段。美国哲学家塞尔依据奥斯汀的理论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并对奥斯汀的理论作了继承修正和改进。本文主要依据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探讨间接言语行为与人际矛盾的升级和化解之间存在的联系,并通过实际案例的解析,对怎样运用间接言语行为化解人际矛盾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荟 《闽江学院学报》2010,31(3):122-125
在Austin的言语行为三分说中,取效行为常常被研究者忽视,甚至排除出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实际上,人际交流不是单纯的言语信息的传达,常常是达到某种言语外的目的。因此,交际的取效层面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言语行为层面上重新探讨取效行为这一概念,并将分析扩展到互动层面,提出了交际双方以取效行为为枢纽的交际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9.
言语行为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末首先提出的,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Searle)在批判奥斯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10.
"取效行为"作为言语行为三分说中的交际概念之一,多年来未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亦无法应用于文学批评理论中。文章通过"取效行为模式"分析视觉诗歌,试图将诗歌作品及其作家与读者结合起来,通过分析诗歌语篇的形式、解读其作家的创作意图、再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理解。从而实现在语言学方法的框架下分析诗歌语篇,实现读者和文学语篇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1.
塞尔、科里、科恩等人针对虚构话语是否是一种言语行为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理论解释,本文通过分析这些理论在解释虚构话语的言语行为时各自存在的一些缺陷,并运用奥斯汀和塞尔对言语行为的定义和划分,批驳了否定虚构话语是言语行为的观点,同时试图对虚构话语是何种言语行为做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2.
人们对于语言本质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是其中一项重大突破,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在继承和批判奥斯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从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言语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13.
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语言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特根斯坦的早期和晚期的思想虽有变化 ,但其一直关注语言的规范和界限。他早先提出的图式说让位于工具说和游戏说 ,给以后的研究言语行为理论的语言哲学家奠定了基础。在维特根斯坦那里 ,语言被比作一箱木匠工具 ,其中各种工具都有自身的特殊功能和运用技巧。语言也好比各种游戏 ,每一种游戏都有各自的设施、规则以及胜败标准。假如需要 ,而且具备了创造能力 ,当然还可以无限地增加新工具和新游戏。维氏的观点给英美语言哲学家奥斯汀和塞尔以启发 ,他们进而提出了自己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语言规则观点。如何使用语言 ,怎样认识语意和语用之间的关系问题 ,言语行为理论倡导者提出了自己的语言规则说。本文在介绍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语言规则中 ,把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哲学的观点同言语行为的学说联系起来加以分析 ,使人们看到其中的来龙去脉 ,对当代西方语言哲学有个新认识  相似文献   

14.
吴燕  吴燕兵 《英语广场》2023,(10):50-53
网络交易即席话语是典型的实施言语行为的一种话语,非常适合运用英语语言学言语行为理论进行分析。本文结合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对其中的言语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断定式和表情式言语行为贯穿整个交易过程,指令式、承诺式和宣告式言语行为与断定式言语行为共同作用,构建了网络交易事实。  相似文献   

15.
论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及语言哲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言语行为理论由奥斯汀提出,经塞尔的完善与发展,已成为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更是现代语用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从使用和交际的角度研究语言的意义,为认识言外之力的本质提供了独到的解释方法。塞尔关注语言和心智的关系,认为意义必须联系存在于言语行为中的意向性来解释。探讨了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及其所蕴含的语言哲学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回顾J.L.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历史根源,来阐明其理论及其特点;其中主要涉及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观点,巴赫金反结构主义观点及其影响。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虽然克服了语言(langue)在特定社会语境中的束缚,使语言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仍然存在局限性而被塞尔(John R.Seade)进行了演化。  相似文献   

17.
言语行为理论由奥斯汀提出,其弟子塞尔将此理论进行了发展与完善,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本文对塞尔的这一当今国内外最前沿的语言学理论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间接言语行为在语言使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袁园 《文教资料》2014,(31):166-168
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视语言的使用视为一种行为,开拓了从行为角度来研究语言的道路。塞尔发展和完善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并且强调语言交流的重要特征在于它的意向性。 J.Mey提出的语用行为理论把使用语言看作一种交际行为,从情景出发,考察使用者如何达到交际目的。可以说言语行为理论是从微观角度考察人们如何“以言行事”,而语用行为理论实际上是一种行为理论或者宏观的人际交往理论。本文试从发展的角度对这两种理论进行评述,并试图构建一个更为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以奥斯汀言语行为思想为基础,结合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针对一个言语行为,探讨说和听在一定语境的基础上,成功实施并达到最终的言语意图交流所需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从取效行为这一言语理论角度出发,通过探索一些能顺利地实施取效行为的相关策略,帮助交际者在跨文化这样一种交际语境下构建有利于交际双方达成交际目的的一种文化氛围即第三文化。从取效行为的发展过程及其概念与主要特征的视角,研究跨文化的含义以及取效行为理论的运用在跨文化交际领域的合理性,阐释第三文化的内涵以及在构建第三文化过程中运用取效行为理论的必要性。针对取效行为的特征,提出相应的取效行为策略,以营造更加适合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文化环境,从而在实施取效行为的策略上丰富取效行为理论,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