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科院校人文社科课程设置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世界上几所著名工科院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学时比例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现状,对我国高等工科教育中人文社科课程的课程门类和学时比例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2.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出是综合性大学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制定高校学科规划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大连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现状和学科特色,通过对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出文献的计量与可视化分析,展现大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知识结构和特色领域,探测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目标以及学科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在学科特色建设、队伍建设、重点项目培植、以及跨学科合作与对外学术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自1949年以来,中国理工科优势大学的人文社会学科发展起伏较大,先后经历了历史性的调整、缺失和重建阶段。不同性质理工科优势大学在发展人文社会学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通过对理工科优势大学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形式、阶段及学科地位等方面的分析,就人文社会学科的价值问题及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学学科从创立到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高等教育学学科相比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而言,是年轻的后起学科。试采用SWOT法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优势、弱点、机会和挑战做出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构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必要性,提出应从课程体系、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体系、日常养成教育体系、社会实践体系、学校管理与服务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六个方面构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并从职业性、渗透性、系统性、地方性四个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multidimensionality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raining in gerontology through a discussion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implications of developments in this area based on the Israeli scene. The discussion focuses on the issue of whether gerontology i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knowledge, along with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a distinct academic framework, or whether it constitutes part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in a variety of academic fields. The article begins with a presentation of mileston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gerontology in Israel, focusing mainly on social gerontology. It then offers a definition of an academic discipline and of a profession and distinguishes between them by exam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a in the field of aging in two contexts: social work studies, on the one hand, and specialization in gerontology toward a Master's degree in this area at Haifa and Ben-Gurion Universities, on the other. A model is presented that examines the mutuality among the evolutions in technology, demography, and information,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s in education, training,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gerontological knowledge.  相似文献   

7.
“新文科”的概念自2018年在教育部“四新”建设中得到明确表述以来,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同学科都重新审视了新时代国家对人文与社会学科建设提出的新命题,试图从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角度加以回答。本身就跨人文与社会的外语学科概莫能外。从“新外语”,到“大外语”,很多专家就外语学科在新时代的新使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试图从对“新文科”的解读入手,对“新文科”之“新”对外语学科提出的挑战以及外语学科可能的应对提供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类型、规格、培养方式方面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存在一些课程门类与课时偏少、重知识轻能力等问题。为了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创新能力、个性发展的培养,必须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人文素质类课程体系和人文教育类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关于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学界有诸多观点并形成争论。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可以从“教育学科还是管理学科、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应用学科还是理论学科”三个维度进行审视。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高度教育化的管理学科,它归属于应用性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While recent CSWE standards focus on the need for including more relevant technological content in social work curricula, they do not offer guidance regarding how it is to be assessed and selected. Social work educators are in need of an analytic model of computerization to help them understand which technologies are most appropriate and relevant to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students. This article develops a flexible model that can be used by faculty to assess, develop, and evaluate computer content in their curricula. The model presents a cost-effective approach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enormous flux and pace of change in the computer industry.  相似文献   

11.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on social and academic integration and study progress. Three hundred and five first-year students from three different psychology curricula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on social and academic integration. Effects of a full-fledged PBL environment were compared to (1) effects of a conventional lecture-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2) effects of a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combined lectures and other methods aimed at activating students. Lisrel analyses show direct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on study progress: students in PBL obtained more credits compared to students in more conventional curricula. Moreover, the levels of social and academic integration were also higher among students in the PBL curriculum. The links between integration and study progress were less straightforward. Formal social integration positively affected study progress, but informal academic integration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study progress.  相似文献   

12.
目前,各地、各机构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奖、评价时,往往各行其是,自拟章法,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这必然影响到成果评价的权威性。因此,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制度,健全成果评价机制,改进成果评价方法,是社科界及科研管理部门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科学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属性。从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成人文社会科学有其逻辑的必然,内在动因是人文社会科学内部科学精神的成长。现代科学精神促成人文社会学科的科学化,使其具有越来越高的客观性和理性,在方法论上也越来越科学化。在科学精神的推动下,科学存在着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为“一门科学”的逻辑可能。  相似文献   

14.
英语在学科、社会经济和人的发展几个方面发挥的作用决定了其有权作为独立的专业而存在。其专业特性决定于其存在性,并通过课程表现出来。其中,学科特性主要表现在英语语言学类课程的开设;促进人的发展的特性主要表现在英语人文课程的开设;经济与社会特性主要表现在英语专业方向课程的开设。最大限度地以英语为语言媒介是体现英语专业特性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具有的共同特征。而英语语言技能类课程,以及用英语之外语言开设的人文课程、职业课程等皆不反映英语专业的专业特性。  相似文献   

15.
元典文化是近年来史学界提出的一个概念,尽管学界对其科学性仍有争议,但它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建构却极具启发意义。既往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越来越形成一种“路径依赖”,也就是注重从元典文献这一角度来构筑人文素质教育的资源体系。从整体上看,使用和挖掘元典教育资源似乎更应该把握核心性文献,以及后来者对其经典解释。设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时,可以借鉴“经——论——律”的逻辑序列来构建元典教育的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所大学的领导者,大学校长需要一定的学科规训。大学校长的学科规训是在长期的训练和熏陶中所形成的一种不可言状的个人知识、思维方式和理论素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校长的思想与行为,对于其在领导和管理工作中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和领导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将世界百强大学校长与中国34所985工程大学校长学科规训进行比较发现,前者的学科规训侧重于人文社会科学,而后者大多偏向理工科。这样,我国研究型大学就容易朝向一种畸形发展,并处在一种非健康的趋势之中。究其原因,教育方面处于深层;校长选任,属直接原因;经济发展状况,难脱根本。由此,应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通过教育循人的自然因势利导,引领人进入更高的德性、智慧、教养和学问的状态;改革校长遴选机制,变官本位、内部选拔模式为多元化的选任、评价体系;增进大学校长的学科规训,通过改善了的学科规训,使其获得相应的思维方法和思想训练,从而促进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18.
教育学:人文科学抑或社会科学?——兼与张楚廷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命题。回答该问题的方式不同,答案也就不同,而且回答方式对教育学的建设思路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从历史上看,教育学学科属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它由传统的人文科学逐渐转向社会科学。而在20世纪中叶之后,教育学出现了向综合科学方向发展的态势。这说明教育学既具有人文科学的禀赋,也具有社会科学的倾向,而目下则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面对教育功利化趋向,教育必须回归其自身,教育应成为价值主体而不能单纯地作为工具出现。其中,教育学的人文价值取向是教育学必须时刻观照的一个目标,而作为综合科学的教育学更有利于教育学学科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类认识世界指向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别的人类文化形式:人文学问、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科.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属于社会学科,所以在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中,应该重视人的研究、历史的研究和个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教育学的"外围"环境入手,以四套文献分类体系共16种分类标准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其对教育学学科属性的界定或分类,以判断教育学在文献中表现出来的认可程度,并通过赋权及计算后得出以下结果:教育学在文献中被认定为社会科学的比例最高,其次为人文社会科学,再次为职业与应用科学,最后为独立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