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5 毫秒
1.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宏观背景下,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要求国有企业逐步从竞争性行业退出。然而,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产权问题,迫切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制度的深化改革。在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管理层收购(MBO)这种较新型的企业并购方式已成为中国当前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一种尝试,并被赋予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道路,促使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及金融体制健全的历史使命。文章对管理层收购这种较新型的企业并购方式进行一定的理论介绍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分析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实施的切实可行性及其现实意义;指出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国有企业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结合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取得进展,企业产权多元化正成为国企改革的主要思路和发展方向。管理层作为一类产权主体的出现,使得MBO成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一种可选方式。通过实施MBO,能够较有效地解决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激励不足的问题,并为国有资本的战略性退出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管理层借助实际的控制权采用不舍法手段迫使政府接受收购请求,使得MBO成为了“合理合法”侵占国有资产的最佳通道。分析我国企业实施MBO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我国MBO发展提出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管理层收购兴起于80年代西方的杠杆收购浪潮。随着“国退民进”改革趋势的挺进,管理层收购对我国企业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经营者长期激励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环节,而管理层收购为建立经营者长期激励制度开拓了新的途径。从理论方面分析,管理层收购是属于人力资本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和企业并购理论的交叉学科课题,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而在实践中,管理层收购在我国一定范围内已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4.
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过程中大量出现,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也引起很多争议.中国管理层收购具有与欧美企业所不同的特征,管理层收购在中国存在法律和融资政策上的缺陷以及收购价格上的不公正性.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公允价值、提高效率、完善相关法律、使信息更加透明化以及拓宽融资渠道等办法解决.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各地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中,管理层收购(MBO)被付诸大胆的尝试。尽管市场机制不完善、法律环境欠缺,MBO仍由默默无闻的个别行动发展而成近年大规模涌现、并引发理论界、政府及公众热切关注和争论不休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公有制企业的产权明晰过程中出现的管理层收购(MBO)现象出发,分析了MBO的特点以及产生的动因,提出了在我国现阶段实施MBO的利弊,并且希望随着改革的深化,MBO能在我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经管管理者的激励是国有企业改革与生存发展的根本影响因素.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不足带来的弊病严重地阻碍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效益的提高.关于企业管理者的物质激励问题.中国企业的实践相对是比较成功的.然而在精神激励方面.亟需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为此,应从将激励机制触入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晋升激励、使国有企业管理层成为战略伙伴、强化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声誉激励、优化经营者竟争选拔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精神激励.以完善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8.
MBO定价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3月27日,财政部发至原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财企便函【2003】9号)。文件建议:"在相关法规制度未完善之前,对采取管理层收购(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行为予以暂停受理和审批,待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后再作决定."这样就意味着曾经热得发烫的MBO将暂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9.
MBO(管理层收购)是一种较新型的企业并购方式,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实施管理层收购过程中产生诸如收购价格不合理、融资渠道少、信息不对称、整合和法律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确立合理的收购价格评定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其次要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为MBO拓宽资金渠道;还要完善MBO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MBO的过程监督。  相似文献   

10.
MBO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作从它的概念、特点和产生的背景出发,探讨了中国国有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意义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国企改革中几起不成功案例的分析,提出河北省国企改革应注意的问题,如真正发挥国资委的监管作用:对国有企业进行评估,划分等级,作为改制方法确定的依据;认真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在国企改制中规范操作;国有企业改制要对各类投资者一视同仁;严格控制管理层收购等。  相似文献   

12.
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对企业的有效整合、降低代理成本、经营管理以及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都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设计的缺陷,我国在管理层收购的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主要在对管理层收购的概念特征阐述基础上分析管理层收购中主体合法性问题、资金来源问题、信息披露问题、收购价格确定问题并探索完善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13.
MBO(Management Buy—out)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收购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经济学家也给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解释。2003年4月,MBO被紧急叫停,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在相关法规完善之前暂停受理和批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到2004年中,国资委再次叫停了大型国企的MBO,而对中小企业的MBO则列出了限制条件。可见,在国外广受欢迎的MBO在我国却是走的风雨飘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国企改革中几起不成功案例的分析,提出河北省国企改革应注意的问题,如真正发挥国资委的监管作用;对国有企业进行评估,划分等级,作为改制方法确定的依据;认真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在国企改制中规范操作;国有企业改制要对各类投资者一视同仁;严格控制管理层收购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介绍了管理层收购的概念,并对管理层收购进行了理论上的解释,指出了我国管理层收购(MBO)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存在的委托代理困境以及作为矫正这种困境的管理层收购理论,着重讨论了管理层收购理论在我国实践中产生的变异,并试图对当前的管理层收购政策做出初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我国的经济现状,从委托——代理理论、MBO运作中的三大难题、实施MBO的目的和管理层的动机上对管理层收购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表明,目前我国不应进行管理层收购。  相似文献   

18.
管理层收购是上市公司资产收购的形式之一。章就我国证券市场管理层的收购作了举例分析,指出只有加强立法、加强信息披露的管理,实行回避制度等措施才可使管理层收购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被赋予了全新的任务和使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渐升温。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通过优化国有股权分配比例,引入非公有资本丰富股权结构,减少国有股权占比,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形成股东行为明确、企业投资高效敏捷、内控监督有力的机制。就理论逻辑而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然会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影响。一方面,因股权结构引起的动态改变会对其治理体制及资源禀赋造成直接冲击,一定程度上硬化国企的预算软约束,进而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管理层持股等方式引入非公有资本,可以提高管理层激励,提高股权多样性和制衡度,这同样会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产生影响。那么,在实践中,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吗?以2003年至2017年国企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经验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且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投资效率的改进主要集中于抑制国企投资过度,对国企投资不足的缓解作用则较为有限。这可能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通过降低国有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来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从而为我们找到了更加精确的影响机制——国有企业本身相对而言承担着更多的政策性负担,所以更可能进行过度投资行为,但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的其他非国有股东可以改变这个现状,使其充分适应市场竞争机制,从而优化投资低效行为,改善其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相比较而言,在竞争程度较低的垄断性行业和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投资效率的提高作用更加明显。上述研究结论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要更加关注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并依据市场化程度的地区、行业差异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管理层收购(MBO)是企业并购的一种收购方式,它对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有积极作用。《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大大推动着MBO移植中国的进程。但对照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和实务,可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运用MBO如过程中存在着宏观、微观两个层面上的问题,亟需采取恰当策略、措施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