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一位娶了中国太太的美国先生对我说:"以前,我总觉得中国人比我们聪明,现在我才知道,原来中国父母永远在逼孩子读书,他们的职责是教育出学业最优秀的子女来,甚至连孩子的暑假也不放过。美国父母呢?他们的职责是让孩子真正享受自己的童年,去运动,去交朋友,去野游,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然,这样的教育,也免不了使孩子变得放任自流了。"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风云多变。人类,尤其是青少年,该怎样生活和工作呢?他们如何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而又不致误入歧途或显得无能为力呢?怎样才能使孩子们健康成长呢?这是每一位父母所关心的。罗丝·斯坦福·皮尔女士提出了孩子所要具备的六大品质。她说:"假如我再度作为一位年轻的母亲,我就会把这六大品质作为礼物,奉献给正在思索和追求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3.
对待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父母的态度常常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他们不允许孩子有攻击性行为,另—方面,他们的行为却常常带有攻击性。因此,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要孩子象父母说的那样去做,而不是象父母做的那样去做。孩子呢,也常常出现疑问:为什么我那样做就不对,爸爸妈妈那样做就对吗?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怎么来的? 到底是一种先天性的冲动。还  相似文献   

4.
在《小麦进城》这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几句父母有关孩子问题的对白,感觉非常受益.妈妈说:"做父母的管孩子也都是为了孩子好,自己吃过的苦不想让孩子再吃,自己受过的罪不想让孩子再受,自己走过的弯路不想让孩子再走.他们怎么就不懂做父母的心呢?"爸爸说:"该经历的就得让他们经历,他们有自己的路要走,说不定他们会生活得比我们更好.  相似文献   

5.
一位娶了中国太太的美国先生说:“以前,我总觉得中国人比我们聪明,现在我才知道,原来中国父母永远在逼孩子读书,他们的职责是教育出学业最优秀的子女来,甚至连孩子的暑假也不放过。美国父母呢?他们的职责是让孩子真正享受自己的童年,去运动,去交朋友,去野游,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然,这样的教育,也免不了使孩子变得放任自流了。”中国家庭教育出的孩子,很多都有两面性,在父母和老师面前是一个样,背著他们又是一个样。强烈的压抑下,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要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宣泄。中国教育里到底缺少什么?尽管我们一再强调中国的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6.
记得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这样说过:"一个舍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因为我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无邪、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知识贫乏但又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幼儿,但他们也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把这些具有强烈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的孩子乐意接受?并能使我们教师和父母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呢?--那就是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7.
一位6年级的女学生打电话给我,她说:“我每次打电话时,父母总要让我用免提说话,而不让我拿起听筒。我和父母抗争过,但他们说是为我好,为此我很苦恼和反感,是不是其他家长也是这样管教孩子的?他们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相似文献   

8.
正推荐书目:《徐小东:陪孩子走过0~4岁敏感期》推荐理由陪伴就是一种尊重、一种爱。但有多少父母能够静下心来,真心实意地倾听"孩子"成长中的声音,细心认真地观察孩子成长时的变化呢?作者是一位儿童学习方法研究专家,更是一位亲手将两个娃娃养大的好学善思的妈妈,她用心记录了自己的育儿生活,并结合了国际上最新婴幼儿教育理论与研究成果,全面深入地解释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引领千万个父母了  相似文献   

9.
安伯怀孕时,她和丈夫约翰每天都会猜想一百遍:孩子到底能长多高呢?安伯身高只有1.22米,约翰和她不相上下。如果孩子和他们一样高,生活肯定会有许多不便;如果孩子比他们高,会不会嫌弃自己的父母?一直到孩子出生,两个人的猜想才尘  相似文献   

10.
这二位父母含辛茹苦.为使儿女能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一切围绕着孩子不停地运转,而当一双儿女如愿以偿.众人称他们有福气时,他们却伤透了心,哀叹“悔不该当初啊”。为什么当初父母那么爱孩子,为孩子能成才耗尽了心血,而子女长大了却不懂得爱父母呢?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想过没有,我们该怎样做孩子? 欢迎大家踊跃来稿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说到青春期,好像家长对这一时期的孩子都比较头痛,其中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早恋。遇到这样的问题,卢勤会怎么处理呢?听听卢勤怎么说吧——青春期的孩子有秘密,开始对异性感兴趣,这是很正常的,他们这时候正处于心理断乳期,需要尊重、理解和信任,也需要一个自已成长的空间。父母要在关键时刻为他们指点迷津,而不能粗暴干涉。我认识一位父亲,有一天他还是中学生的儿子对他说:"我看上了一个女生,人漂亮、聪明、好学,我想和她结婚。"他父亲问:"好啊,你能看上她,她看上你了吗?"儿子自豪地说:"她也看上我了。"父亲又说:  相似文献   

12.
班上新来了一名叫佳子的幼儿,每到午餐时,不论是哄劝、说理还是斥责,就是不愿意在幼儿园吃饭,硬让她吃,就哭得天翻地覆。我们告诉她的父母,他们也没办法,中午又没时间来接,只好说:“我们早晨多给她吃点儿,中午就随她去吧!”我看到孩子这样,很心疼,还有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呢?  相似文献   

13.
都说现在做父母的累。比起多子女时代的父母们,现在很多父母只养育一个孩子,为什么却总是有一种身心疲惫的感觉?除去社会竞争激烈了、父母的期望高了这样一些主客观的因素外,与父母对于亲子关系的理解是不是有关呢?与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关呢?看完这期杂志,也许您能回答这个问题。《淘气包的教育艺术》是对霍懋征老师的采访。霍老师从教60年,是中国首批特级教师。长期工作在教育的第一线,她对教育、对孩子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学生成才教育要重视孝心教育。那么如何对孩子进行孝心教育呢教育孩子学会孝敬父母。从孩子懂事的时候起,父母就要教他们关心人、体贴人。家里要有一定的原则和规矩,有好东西一定要先让父母先吃。父母要舍得孩子吃苦,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通过这些形式,他们就会亲身感受父母的辛劳,自然萌发对父母的孝心。常言道,家穷出孝子。事实也是如此。有位著名作家总结他成功的原因时说:“家里穷,我娘把我养大不容易,我想报答她,让她过几天好日子,我没有别的本事,只好拼命写作。”现在一般家庭的经济条件较…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首先要把人看做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把学生的个性发展看做教育的唯一出发点和归宿,而不是为了外在目的(如遵守纪律,保持安静)迫使学生就范.以人为本的教育,把人看做具体的、能动的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生命,以积极的目光期待他们、赏识他们.一位家长这样说:"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应眼含热泪地欣赏、拥抱、赞美他,为他而自豪."做老师的对学生何尝不应该也是这样呢?  相似文献   

16.
花香满径     
父母的考验英国小说家巴里在《小白鸟》中, 描写一位母亲照顾孩子上床睡觉。她望着孩子的脸,心里涌起一个问题: “我对这孩子尽了我一天的本分吗?”做父母的若能少一点想到要求孩子做什么,多一点思考孩子希望我们为他做什么,可以做更好的父母。子女需要父母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分析: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尊长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但是,令大多数父母感到头痛的是:父母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孩子却总不以为然,还常常会视父母的谆谆教导为没有意义的唠叨,甚至拒绝与父母交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  相似文献   

18.
山东胶州一读者来电问:我的孩子自尊心特别强,容不得我们说他,可是如果孩子做了错事还是要批评、要教育的。请问,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既教育孩子,又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呢?主持:孩子虽然年龄小,也需要得到父母和周围人对他的尊重与信任,如果满足孩子的这种需要,会使他产生欢乐的情绪体验,使他愉快地接受和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怎样既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又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呢?我们看看下面几位家长是怎么做的吧!  相似文献   

19.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怎样使孩子更聪明呢? 有位教育评论家说过:“一个人智慧的高低,并不看他知道些什么,而是看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做什  相似文献   

20.
父母爱孩子,乃人之常情。可是,爱孩子要讲究方法。不然,就会走进溺爱的误区。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数年来的耳闻目睹和教育实践,不能不让我为一些父母爱孩子的方式、方法感到忧虑!在此,笔者想结合几例实事同为人父母者进行商榷:究竟应该怎样爱孩子?怎样做才不至于走进溺爱的误区? 有这样一位母亲,一天下午孩子离园后,我和她6岁的儿子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