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7 毫秒
1.
钟祥地区从旧石器时代起即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为江汉地区新石器文化系统的起源地和核心区,后石家河文化解体后江汉核心区荒芜多年,直到西周中期以后才得到重新开发。西周晚期以后楚人进入汉水中游地区,建立起强大的楚国,钟祥地区地处襄宜平原和沮漳河平原之间的交通咽喉,在楚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西周时期的王巡是管控地方的一种重要方式。早期国家以族邦为基础,王巡是管控地方族邦、强化王权的重要手段。周王朝在王畿区广设都邑宫馆,在王畿区以外的交通要道沿线及族群关系复杂的边域地区设置王帐,供周王巡行时驻跸,以举行礼仪活动及处理政事等。这些驻跸地也是周王朝地方控制网络的重要节点。西周王巡主要向南、北、东三向展开,南向主要包括汉水流域的南阳盆地、随枣走廊等地以及淮水上中游地区,北向主要沿太行山东麓走廊展开,东向则逶迤及于泰山脚下。王巡的方向亦是周王朝重点经营与管控的地区。  相似文献   

3.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在大革命失败之后,在周逸群、贺龙、段德昌等同志的领导下,经过浴血奋战逐步建立起来的。它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几块较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它由洪湖、湘鄂边、巴(东)兴(山)(秭)归、襄(阳)枣(阳)宜(城)和鄂西北(房县、均县、谷城、保康等县)几块大小不等的根据地组成,以洪湖为中心,包括湘、鄂两省西部的交界地区。它在全盛时期,曾据有监利、沔阳、潜江、石首、华容、南县、公安等七座县城,建立了十五个县的工农民主政权,控制了长江两岸东起汉阳,西止三峡,南达洞庭湖和武陵山脉,北抵桐柏山的近三百五十公里的地区,拥有三百多万人口。它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仅就湘鄂西根据地的财政工作作点介绍。  相似文献   

4.
陪都轶事     
为撰写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的文章,笔者专门采访了倪丁一先生。丁一先生祖籍浙江,今年84岁。早年投笔从戎,系黄埔军校第十二期和陆军大学第二十期的毕业生。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亲自参加了信(阳)罗(山)战役,随(县)枣(阳)战役和宜(昌)枣(阳)会战三次大的战役。1943年考入  相似文献   

5.
西周晚期,各类矛盾日益尖锐。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王位继承权问题点燃了动乱的导火线。周幽王宠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以其子伯服为太子。于是申后之父申侯,联合缯和犬戎发兵攻打幽王,以至幽王被杀于骊山下,西周就此结束。 宜臼在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的支持下即位,是为平王。前770年,平王放弃镐京,迁都洛邑,史称“平王东迁”。这样,中国古代历史又翻过一页,进入东周(春秋)时期。  相似文献   

6.
<螽斯>为周南人祝贵族子孙众多之作,<桃夭>为周南贵族嫁女之乐歌,<兔罝>为周南人惋惜武士难以逢世为国尽力之作,三诗当为周平王东迁(前770年)前后所作;其创作年代上限不会早于西周晚期的周幽王之世(前780年-前771年),下限不会晚于春秋初期的周平王之世(前770年-前720年).  相似文献   

7.
卢永琇 《历史学习》2006,(9):F0002-F0002
禁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飨时摆放卣、壶等盛酒器皿的几案,存世作品较少,皆为铜质。已发现最早的铜禁为西周初期,春秋战国时人们仍有使用。目前存世的铜禁有1901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现存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西周铜禁;1978年河南淅川出土,现存河南博物院的春秋晚期云纹铜禁;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  相似文献   

8.
亮点1:别具一格的三大构造地形单元 (1)北部山地为第三纪褶皱山系,属世界上最年轻、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自北向南由一系列和它平行的山脉组成,呈阶梯状分布,海拔逐级下降到印度平原,成为崎岖而狭长的一带山区.北部山地的隘口处成为南北的重要通道,在水平距离10多千米之内高差可达8 000米之多,世界之奇.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房山区的夏商周时期遗存集中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80年代的三次文物调查工作中。琉璃河遗址发现了西周燕国的都城遗址、居住址,以及贵族及贫民墓群,墓葬中出土器物的铭文证实了该地是西周燕国的封地所在。镇江营与塔照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使北京地区先秦考古文化的类型与谱系渐趋清晰。窦店城址的调查和试掘,了解了城址的平面形状、城墙残存情况、筑城方式和城的维修及使用情况等。丁家洼遗址是北京首次发现的春秋时期居址。南正遗址的发掘为研究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陶器的谱系编年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房山区现已发现的夏商周遗存在北京域内的夏商周遗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且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镇江是我国江南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周时候,这一带地区名宜。1954年镇江迤东丹徒县烟墩山出士西周青铜器“宜侯矢簋”,有铭文一百二十多字,表明当时中原周族人的势力巳经到达江南。春秋时这里属于吴国,为吴的封邑朱方。战国时一度属越,后属楚,朱方改称谷阳。秦始皇东巡时,听术士说谷阳京岘山有王气,遂派三千赭衣囚徒凿断京岘山,改谷阳为丹徒县,丹徒之名沿用最久,至今丹徒仍为镇江市属县。镇江之名,始于北宋,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成为长江下游一大重镇。  相似文献   

11.
成周是西周时期的东都,其在西周时期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以考古材料为主,辅以金文资料和古文献记载,通过对比成周所发现的墓葬、铸铜遗址、青铜器,进一步对西周成周的发展及演变进行研究,分析成周所设置的官僚机构、周王在成周的活动及居住情况,发现西周初年是成周都城地位的确立期,西周早中期是成周的兴盛期,西周晚期成周开始衰落。东周时期,瀍河两岸的成周已基本废弃,而今汉魏洛阳故城一带的成周,在东周时期继续延用,甚至一度被当作都城。  相似文献   

12.
湖南地区商代遗存以及商代青铜器的发现,为商代南土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资料。通过对考古资料的研究,理清了湖南地区考古学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商代南土的变迁情况。湖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分布的中心在洞庭湖及湘江中下游地区,时代均属商代晚期,属于商文化系统。以湖南岳阳铜鼓山遗址为代表的商文化遗存,是中商时期南土的一部分。岳阳费家河遗址为商代晚期文化遗存,其文化内涵受到了中原商文化一定程度的影响。从湘江流域目前发现和发掘的商代遗址考察,除长江沿岸以铜鼓山为代表的小片区域外,长江以南其他地区无论在二里岗期或殷墟期都是很典型的土著文化,因此可以断定湘江流域有商一代未曾成为商地。  相似文献   

13.
<正>【作品概况】《毛公鼎铭》,毛公鼎为西周晚期宣王(公元前828-前782年在位)时器物,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事,因制器人叫毛公而得名。鼎高53.8厘米,重34.5公斤,铭文共32行,499字。金文大篆。毛公鼎与散氏盘、大盂鼎、虢季子盘并称四大国宝。清道光年间(1821-1850)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观典赏析】毛公鼎制作精美,器型完整,造型浑厚而凝重,饰纹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摆脱浓重的神秘色彩,淡化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毛公鼎铭》是已知七千多件青铜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士山盘铭文做了再度考察,认为"大虘"与"登铎"中的"■"可能是同一方国,在今南阳盆地附近;盘铭中提到的"士山"的"征服",并非是为周王征纳贡物,而是奉王命为"纳■侯"一事调集方国力量;"鄀方"在盘铭中一再出现,是因该方国为本次纳君行动的"东道主";"士山"以士的身份接受册命,当与他出身"虎贲"系统有关;盘铭所见的特殊册命形式揭示了"临时册命"制度的存在;盘铭还展现了西周中期外服政治的等级化与实效性,显示出西周政体并不松散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一、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 唐山座落在冀东,北依燕山,南临渤海,东与秦榆接壤,西与京津两大直辖市毗邻。总面积13472平方公里,地辖五区十县(市)、两农场,拥有人口663万。 其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多样,以平原为主,占2/3,属冀东大平原,其余为山地、丘陵、盆地。 唐山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种类不仅多,而且储量大,分  相似文献   

16.
秦末农民起义军曾于故赵地域先后建立过称号赵国和常山国的地方割据政权 ,其政治中心均在故赵地区的信都、襄国 (先称信都 ,后改称襄国。今邢台市 )。在秦末汉初的前后几年战乱之中 ,信都、襄国就曾四次作为农民起义军所建赵国政权和常山国政权的政治中心。现就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梳理归纳。一、武臣立都邯郸秦二世元年 (公元前 2 0 9年 ) ,陈涉发动了大规模的秦末农民起义 ,不久便建立了张楚政权。陈涉称王之后 ,原魏国的名士旧官吏张耳、陈余也投奔陈涉 ,加入到农民起义军行列。陈余向陈涉建议说 :“臣尝游赵 ,知其豪杰及地形 ,顾请奇兵北…  相似文献   

17.
一、世界地理概况1.图示归纳世界海陆分布概况2.列表比较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地形类型海拔地表起伏特征山地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较大平原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起伏很少,平坦广阔丘陵较低(一般在500米以下)起伏不大,坡度平缓高原较高(1000~2000米)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盆地无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3.列表比较七大洲的地形特征大洲主要特征亚洲中间(高原、山地)高,四周(平原)低(平均海拔约1000米)非洲地形以高原(高原大陆)为主,东南高,西北低南、北美洲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72续…  相似文献   

18.
甘肃境内发现的远古文化,大体上属于原始社会中、晚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它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特别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科学工作者与广大群众相结合,配合社会主义生产建设工程的开展,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文物遗址普查与踏勘,初步掌握了有关新石器时代各类型文化在甘肃各地各流域的分布线索。分别发表了关于甘肃地区的渭河流域(包括其支流南河、搒沙河、漳河),西汉水流域,洮河、大夏河流域以及黄河上游和河西走廊地区有关考古的资料。依据考古调查和重点试探各类远古文化遗存的资料,特别先后获  相似文献   

19.
濮人是汉水以南一个古老的重要民族,该民族中心分布区当在今鄂西、湘北地区,他们创造的考古学文化是以釜、鼎为代表的文化遗存。我们认为濮人在先秦时期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迁徙,第一次发生在商代二里冈时期,濮人向南方的湖南和西部的重庆、四川等地迁徙。向西迁徙的一支对蜀文化及西南其他地区影响很大。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商人退出江汉地区,濮人与周人结盟,于是濮人又迁回到江汉平原南部地区。第二次大迁徙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楚人、巴人的逼迫下,除一部分融入楚人、巴人外,濮人被迫向西和向南迁徙。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与经济建设关系密切。生物学如何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以适应当前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尤其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作者利用业余时间,走访调查了全县18个乡镇的生物资源,同时与有关人士进行座谈,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1东平县生物资源的概况东平县有平原、丘陵、山地、湖泊等不同的地理区域类型,土壤肥沃,水域宽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光热、条件好,利于动植物的繁衍生息。东平县内陆生植物400多种,乔木有杨、柳、榆、桐、槐、椿等;果树有苹果、桃、梨、杏、柿、枣、核桃、山楂等,分布广泛,山区平原都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