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代学者关于陈元光籍贯问题的争论,前后持续30余年,形成了30余篇专题论文,但是迄今仍难以形成定论。而现存史籍中关于陈元光籍贯的记载,按照时间先后分别为唐代岭南说、河东说,明代光州说、光州固始说,清代揭阳说、弋阳说,诸说形成时间跨度很大,且相关史籍的记载不乏自相矛盾之处,使得这一问题益发复杂。而学者们对陈元光相关史事、论著及相关陈氏族谱的考订,使得陈元光籍贯与事迹之间的错位更加明显,对于如何以最少的"错误"、最小的"误差"完整书写陈政、陈元光父子开漳、治漳事迹,增加了不少难度。  相似文献   

2.
提要:陈元光(657-711)被称为“开漳圣王”,系第一任漳州刺史。自漳民渡台以后,陈姓在台蔚为大族,有“陈林半天下”之说,而陈元光开漳功绩遂洋溢于闽台两地,威惠庙之建比比皆是。顾陈元光事迹,新旧《唐书》皆付阙如。是以宋漳浦知县吕王寿有“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之叹。无征不信,清版府县方志取《颖川陈氏开漳世谱》资料,益之以《白石丁氏古谱》构成唐代漳史框架,详实均未惬人意,疑义百端,而后世撰文修志,陈陈相因,守旧弥笃,莫敢细考核实,遂使陈元光族属家世成为千古之谜,以讹传讹,可叹也已!  相似文献   

3.
开漳圣王信仰,是指漳州人民对陈元光的祭祀和崇拜。明末,漳州人民开始移民开发台湾,并在康清乾年间达到高潮。随着漳州籍移民开发台湾,开漳圣王信仰也随之传播到台湾。伴随台湾社会的变迁,开漳圣王信仰的社会职能也不断发生演变。  相似文献   

4.
陈元光族姓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元光(657—711)被称为“开漳圣王”.系第一任漳州刺史。自漳民渡台以后,陈姓在台蔚为大族.有“陈林半天下”之说,而陈元光开漳功绩遂洋溢于闽台两地,威惠庙之建比比皆是。顾陈元光事迹。新旧《唐书》皆付阙如。是以宋漳浦知县吕璹有“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之叹。无征不信,清版府县方志取《颖川陈氏开漳世谱》资料,益之以《白石丁氏古谱》构成唐代漳史框架,详实均未惬人意,疑义百端.而后世撰修志,陈陈相因,守旧弥笃,莫敢细考核实,遂使陈元光族属家世成为千古之谜。以讹传讹,可叹也已!  相似文献   

5.
云霄县是开漳文化发祥地,又是初唐建置漳州的首发地。开漳文化滥觞于唐初闽南漳州的开发,经历了中原文化南徙和本土化过程。漳籍移民拓垦台湾与海外,把开漳圣王民俗文化光环演绎成浓烈的唐山文化,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以纪念陈元光为主要内容的开漳圣王巡安民俗起源于云霄,流传于台湾及东南亚地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弘扬开漳圣王文化,对于增进中华民族团结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初唐时期 ,为平定岭南地区的蛮獠之乱 ,唐王朝派遣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领中原移民入闽 ,开发漳潮地区 ,这一事件意义十分深远。在稳定闽南粤东北的同时 ,经多年的播迁 ,形成独具特色的闽台文化。闽台文化根在中原 ,这是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7.
闽台两地历史人文渊源深厚,相同的民间信仰在发展闽台两地的各项交流交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漳台都有开漳圣王崇拜、保生大帝崇拜、关圣帝君崇拜等三个共同的民间信仰,针对这些民间信仰特点,可以从“打造文化品牌,加快发展以漳台民间信仰文化为重点的旅游业““加大漳台民间信仰文化的研究,积极开展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活动““挖掘漳台民间信仰文化内涵,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组织‘寻根谒祖‘活动“等三个方面开发以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时下闽台地区民间信仰颇为兴盛,闽台与中原民间信仰互动频繁.闽台民间供奉的神祇中,观音、关帝、土地公等传统民间信仰是从中原经过光州固始中转传播过去的."开漳圣王"、"开闽圣王"等本身就是"光州固始"移民.郑成功、施琅等是"光州固始"移民后裔.原产福建的众多神祇与"光州固始"移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进一步加强固始与闽台民间信仰互动对固始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都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清初大批闽广移民入川,贡川陈氏家族是入川移民的一支。文中以丰富的史料,令人信服地追溯贡川陈氏家族在闽西的源流,有助于研究中华民族的移民史,推进闽川两省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清初大批闽广移民入川,贡川陈氏家族是入川移民的一支。文中以丰富的史料,令人信服地追溯贡川陈氏家族在闽西的源流,有助于研究中华民族的移民史,推进闽川两省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开漳圣王信俗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我国河南、福建、台湾等地以及东南亚各国的信仰习俗,具有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在全球经济、文化、科技大发展的背景下,以文化遗产事业发展为研究视阈,建构新时期的开漳圣王信俗文化,既需要继承原有的文化内涵,也应该增加新的时代内容,特别要科学保护、积极开发开漳圣王文化遗产,提升其文化品位,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开漳圣王信俗文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历代对唐代碑志是否"谀墓",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实际上"谀墓"乃是碑志作为一种文体内容上所固有的特点。韩愈、柳宗元等唐代文人撰写碑志的态度是慎重的,对人物的叙写基本符合史传"实录"精神;虽然部分碑志对墓主有些不太过分的溢美之辞,但大多数墓志是"谀"而不"迂",更不滞于一端,表现出传记文学创作的独特艺术价值;唐代碑志是否"谀墓",需从当时的社会风尚、墓主家人的心理、墓志铭的文体特点以及作者的创作思想和个性等多方面加以考察,对其应给予"同情"之理解。  相似文献   

13.
活动课体现通用技术课程实践性特点,凸显通用技术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切不可把活动课看作是可开可不开的"尾巴课",要从维护学生权益的高度来重视活动课。活动内容大致可以分为"设计制作型"、"制作型"、"设计型"三种类型。重制作轻设计,设计过程不完备,活动之后缺乏总结反思是影响活动成效的主要问题。过程比结果重要,失误比成果重要,设计比制作重要是活动课教学的正确理念。  相似文献   

14.
《黔南陈氏族谱》所载平坝白云陈氏始祖陈旺陈亮父子史事在明初黔中卫所武职履历中具有典型性.陈旺在婺州归附朱元璋势力后参加了一系列对抗张士诚势力的战争,洪武三、四年间两征应昌,自洪武七年后有约十年间皆在贵州、云南参与各种军事活动.结合《明太祖实录》等史籍记载看,族谱所载陈旺史事,具有“背景真实”的特点,庶可采信.  相似文献   

15.
陈元光是唐朝初年率众入闽、开发漳州的“开漳圣王”,相传他也是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由于他生于广东揭阳,死在福建漳州,主要活动在八闽地区,所以其生平事迹多不为中土人士所知。但在闽台和海外地区,则是一个被神化了的人物。1990年12月,漳州还专门举办了一个国际学术讨论会来纪念这位对开发漳州有特殊贡献的人。陈元光无疑是豫闽台关系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对他的历史进行研究显然是有必要的。 本文仅将陈元光及与豫闽台关系相关的四个问题提出来讨论,不当之处,敬请陈氏宗亲和海内外学人指正。  相似文献   

16.
鉴于唐代固始移民史的研究现状,本文提出延伸性和精细化研究取向,据此确立唐代固始移民史的独特价值和应有地位。所谓延伸性研究,就是将固始移民入闽迁台视为一个整体,用整体史观书写唐代固始移民通史,完成固始移民入闽迁台的史实重建,进而考察唐代固始移民对福建社会的直接影响和对台湾社会的间接影响;精细化研究,包括史实重建和对相关历史文化现象的厘清,意在将唐代固始移民史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7.
唐人李善、李邕父子籍贯一直存在异说。两《唐书》说李善父子是江都人,后人多从此说。而与李邕同时的李白、杜甫、颜真卿等人则称“江夏李邕”。据李邕及其家族墓志铭,李善父子实为唐代江夏(今属湖北咸宁)人。其世系亦历历可考。  相似文献   

18.
"宫怨诗"的写作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可谓源远流长。唐代的"宫怨诗"呈现出与前代不同的特征:唐代"宫怨诗"的作者众多,在诗坛上留下不少名篇佳作;唐代的"宫怨诗"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了宫廷妇女的生活状况和内心世界;在艺术表现上,唐代的"宫怨诗"具有委婉含蓄、以少总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项研究选择郫县犀浦镇为实验区域,在全面分析城市新移民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设计并实施由学校组织的、以"榜样在身边"为主题的城市新移民家庭教育提升活动。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是一个解决城市新移民家庭教育问题的鲜活样本。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随着大量西夏文献陆续现世,现代西夏学在多国兴起。中国学人以罗振玉父子为代表率先参与其中。陈寅恪先生留学期间曾研习比较语言学和包括西夏文在内的多种东方古语文,归国任教后为朱希祖等人提供西夏学国际研究动态。1929年,国立北平图书馆以巨款抢救大批西夏文献,陈氏参与审查藏品,进行初步研究,并发表两篇论文。虽然此后他未继续有关研究,但其视野与方法有开风气、示正轨的意义。此外,陈氏还培养学生王静如投身新兴的西夏学研究,同国际学界对话。王氏荣获世界汉学至高荣誉,并为国内现代西夏学奠定基础。陈寅恪对西夏学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其学术史的贡献与意涵尚未获得充分的梳理及阐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