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班就读智障生的同伴交往常存在一些问题:普通学生在接纳随班就读同伴上存在障碍、随班就读智障生缺少与同学进行交往的技能、普通学校忽视随班就读智障儿童同伴交往问题等,可采取多方面促进普通学生接纳随班就读同伴、培养智障学生基本的交往技能、学校提供同伴交往支持等教育策略改善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2.
随班就读是实施特殊儿童教育的形式之一,随班就读有利于普及智障儿童义务教育和实现教育融合.但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提高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质量的策略有制定适度的教学目标、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发挥助学伙伴和合作小组的作用、注重考核评估等.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村学校"随班就读"智障儿童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一是"随班就读"的智障儿童放任自流状况越来越显著;二是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教育模式仍然被忽视。对此,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也进行了一些策略方面的探索,一是准确定位智障儿童,科学明确教育目标;二是按照"一人一案"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4.
正智障儿童的随班就读就是在普通学校的正常班级里招收少量的(1~3名)智障儿童随班学习的一种培智教育的办学形式。这是根据中国国情,发展培智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随班就读不仅仅是将智障儿童放在普通的班里,不是简单地把智障儿童与同龄的正常儿童放在一起学习和活动,而是要教师根据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给予特别的教学和辅  相似文献   

5.
普通学校教师对随班就读智障学生的了解往往不够深入,在教育教学中容易形成两种偏向:一是忽略智障学生的特点,照搬对普通小学生的关爱模式;二是对智障儿童过于迁就、放纵.因此,应注意在教学目标、计划、内容、方法及评价等方面与普通学生有所区别,以关爱为前提,努力探寻教育实效,切实做好随班就读工作,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一、教学目标定位——情感化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随班就读智障学生的教育更需要情感投入,更需要付出爱.由于身心障碍,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常常会孤僻胆怯、情绪紧张、缺乏自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质量及生活质量,更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要做好随班就读工作,就要首先让随班就读学生感受到别人的关爱,在班集体环境中感到轻松快乐,拥有一颗健康积极的心.  相似文献   

6.
李晓庆 《文教资料》2008,(36):150-152
随班就读教学中智障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交往是提高智障儿童认知能力的关键,但目前这种交往的实施策略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进智障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交往,切实提高特殊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本文针对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提出了四个实施策略,这些策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主体形式之一,对于轻度智障儿童来说,在现有条件下“随班就读”可能是最有利于发展其各方面能力的教育形式。然而在当前随班就读的实践工作中,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深入分析其产生原因,才能为下一步更好地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李祥军 《广西教育》2022,(10):30-33
本文通过对中度智障随班就读儿童的社会适应缺陷进行分析,从智力障碍的判定标准及分类、随班就读中度智障儿童适应缺陷的主要表现及社会归因分析、对中度智障儿童进行社会适应性游戏训练的策略和方法、游戏训练的效果检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最终得出运用游戏训练可有效提高中度智障随班就读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李祥军 《广西教育》2022,(10):30-33
本文通过对中度智障随班就读儿童的社会适应缺陷进行分析,从智力障碍的判定标准及分类、随班就读中度智障儿童适应缺陷的主要表现及社会归因分析、对中度智障儿童进行社会适应性游戏训练的策略和方法、游戏训练的效果检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最终得出运用游戏训练可有效提高中度智障随班就读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随班就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关系到教师的身心健康与职业发展,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乃至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本文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出发,梳理了影响随班就读教师幸福感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提升随班就读教师的幸福感,提高随班就读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李艳红 《文教资料》2014,(6):125-126
“随班就读”是我国解决特殊儿童入学问题的一种有效教育形式,已成为现有条件下实现“融合”教育的最佳途径。随班就读儿童与正常儿童在生理、心理发展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无论是身体素质、心理发展还是在生活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远不如正常儿童。他们与正常儿童在一起生活、长期相处的过程中,由于家长、学习伙伴、教师等因素处理的不当,都会给随班就读学生心理上造成较大压力,乃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需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学习伙伴、教师等相关人员的认识与素质。加大对随班就读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促进随班就读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达到最佳就读效果。  相似文献   

12.
融合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从全国的平均水平看有超过60%的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随读生由于身心条件的限制,其在社会适应中往往面临更大的挑战。目前我国东部地区一些城市的普通学校已开始纷纷建立资源教室,积极开发各类社会适应课程以满足随读生发展的需求。随班就读中社会适应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特殊儿童的  相似文献   

13.
陈瑾  曾凡林 《中学教育》2011,(4):108-112,118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融合教育在中国的一种具体教育形式。随班就读发展的困境之一是,如何对随班就读进行有效评价。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情况,对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尝试探索随班就读教育评价的发展对策,为我国随班就读教育评价实践的发展和随班就读教育质量提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升初转衔教育不仅对普通学生十分重要,对智障随班就读学生同样不可忽视.在智障随班就读学生小升初转衔教育中存在着学校教育管理不完善、普校教师及学生对智障学生接纳态度低、教师特教理论知识匮乏、对智障学生指导随意性大、智障学生学习态度消极、不能掌握学习方法等问题.对此,应做好教育管理、学习环境、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四方面的衔接,从而让智障随班就读学生顺利转衔,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5.
随班就读是我国对特殊儿童开展教育的主要形式,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但由于现实问题,学校、教师承受各种压力,使自闭症儿童的随班就读在实施过程中遭遇到很多困难和阻力。解决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问题,重要的是从学校和教师着手,为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提供各种支持,帮助他们最终实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6.
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主体形式之一,对于轻度智障儿童来说,在现有条件下"随班就读"可能是最有利于发展其各方面能力的教育形式.然而在当前随班就读的实践工作中,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深入分析其产生原因,才能为下一步更好地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一、随班就读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滞后.要使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首先要有学校来接收.然而在相对滞后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普通学校仍认为,特殊儿童的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的事情,普通学校没有责任和义务接收残疾学生,所以也不太愿意接纳他们.但由于学区划分、就近入学等政策,也只好接收.即使接收了,往往也只是作为旁听生,学生成绩不入册,以不影响到整体教学成绩为前提.  相似文献   

17.
《华章》2007,(12)
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特有形式。随班就读的学生由于自身某方面的缺陷,使他们既有普通学生身心发展类似的一面,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熟悉普通教育,而且要了解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掌握特别教育的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优化随班就读课堂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班就读的出发点是让轻中度智障生融入主流,每节课都让他们学有所成,价值有所体现,身心得到愉悦。因此,优化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需要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引导智障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学会自我保护。让随班儿童学会自我保护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在班级建设中引导“坏孩子”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20.
姚秋祉 《考试周刊》2014,(71):172-173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度智障儿童走进"随班就读"课堂,这给教育资源有限的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新挑战。面对如此挑战,教师可以从随班就读生的语言发展需求出发,通过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模仿一句话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开口说话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