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对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新开设专业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课程设置上兼顾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智能电网专业特色内涵同时凸显工程教育认证"以学生为中心"和"成果导向"的核心要素。在实地考察并参照其他院校相关专业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梳理了我校设置的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对完善该专业的教学模式和加强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已成为我国"五位一体"的高教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本文结合长沙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践,介绍了该专业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在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专业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以工程实践教育为内涵,结合"中国制造2025"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和现代化制造业对于人才的渴求,以培养具备自动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的自动化专业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构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先进智慧工厂实训平台"创新实验室建设,加强学生对于"中国制造2025"现代化制造业的认知,培养学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工程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概念以及中、美、德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情况,分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指出了高等学校应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对照认证标准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劣势,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队伍、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5.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未来工程师的价值取向。随着工程对社会、自然的影响日趋加深,随着"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的快速推进,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我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必须在实践中创新,即:在充分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立足中国工程实践的特点,以培养未来工程师的社会责任为目标,以中国话语强化工程伦理规范的针对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引导学生注意工程伦理实践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性;将场景叙事方法进行教育学转换,以提升学生工程伦理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6.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校工程教育质量、转型地区发展模式、实现创新制造强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徐州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要求为目标,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课程体系的分类入手,分析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议设想,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奠定基础,为快速提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油气类专业中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石油行业工程伦理实践和学校专业建设的共同要求,但存在师生认识不到位、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以及教学师资薄弱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完善工程伦理教育基础,丰富校园石油文化内容,准确定位工程伦理的教育目标,以及采用项目案例教学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可以提高工程教育的有效性,推动相关教育院校完善工程人才培养措施,是保证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高等院校应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为抓手,探索一流课程建设路径,明确工程教育培养目标,扎实开展工程教育一流课程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对工程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文章...  相似文献   

9.
在油气类专业中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石油行业工程伦理实践和学校专业建设的共同要求,但存在师生认识不到位、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以及教学师资薄弱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完善工程伦理教育基础,丰富校园石油文化内容,准确定位工程伦理的教育目标,以及采用项目案例教学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工程伦理教育对于现代工程项目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加强对工科类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是现代工程项目建设的需要。国外工程理论教育研究已较为成熟,尤其是美国和德国;国内有关研究尚处于启蒙阶段,较多研究为工程伦理教育的教学实践方法。当前国内工科类大学在工程伦理教育课程上存在:宏观上,国内工程伦理教育主要表现学科划分不恰当和缺乏系统教育体系;微观上,国内工程伦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适合国内学生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成果评价方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智能制造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物。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加快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的人才须具有“知识结构系统化、技术结构高端化、能力结构多元化、素质结构人文化”的特征,这倒逼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加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但是,培养体系不完善、培养目标滞后、专业结构狭窄、技术结构单一、教学智能化水平不高等现实困境,制约人才培养变革,须通过完善职教体系、科学定位培养规格、跨学科建设专业和课程、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智慧学习平台等途径和方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2.
在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地方高校工程类学科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是发挥其办学特色和优势,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推行“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和实践适应需求的新型育人模式,建立健全形式多样的实践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不同等级的竞赛,不断拓展他们的学业知识和技能来对接市场需求,逐步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适用人才。  相似文献   

1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推动工程教育国际化,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已成为很多高等院校本科教学的重点工作。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相应地对于交通工程专业课程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通过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内涵和核心任务,基于“城市公共交通”课程的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课程的教学工作进行分析研究,改革现有教学模式,构建以产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建设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当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新工科建设要求的趋势,针对机械行业特点,在OBE理念指导下,按照湖南工程学院“厚基础、宽口径、有专长、强应用”的人才培养宗旨,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结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等课程建设内涵,积极探索,从顶层设计入手,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结合新工科及智能制造,大胆创新,形成了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反映湖南工程学院地方应用型大学办学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制度。以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为目标,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质量监控机制建设等方面推进通信工程一流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建设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它向工程伦理教育提出了深化教育目标和内容、推动价值理性回归的新诉求。鉴于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存在教育主体单一、教育内容狭窄、教育模式舶来化等焦点问题,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工科"建设的诉求,我们需要积极探索有效路径,构建协同机制以实现资源共享,引入宏观伦理以促进交叉融合,加强继承创新以推进本土化。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家正大力提倡和发展综合素质教育,泛人文知识和理工科的渗透结合已经逐渐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职业文化教育由于其功能和作用的隐蔽性而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结合土木工程学科的教学和实践,分析了目前高校职业文化教育的现状,从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学科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加强职业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实践教学是远程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质量保证环节,特别是工科实践教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专业培养质量。在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始终面临许多困难,其中又以工科实践教学实施难度最大。我们应当从远程教育实践教学设计、实施方案等环节入手,采取相应对策,保证工科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工程教育研究的内容,结合地方型高校的特点,从工程教育中专业与伦理责任教育的培养思想出发,对工程类大学生教育培养改革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基于工程设计思想课程设置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及课程设计过程中采用三步模式教学法,同时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索适合我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方法;并探索适合该工程教育方法的先进评价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设计评价系统,经应用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背景下,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势在必行。贵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以专业认证三个核心理念为引导,着力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办学条件、持续改进等方面,提升人才培养供给质量,推进专业建设,为专业认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