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时期、近代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时期和现代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时期。古代藏书楼"重藏轻用",有特定官员管理,为少数特权阶层服务;近代"图书馆"出现,实行"藏用并举",设专职图书管理员;现代文献信息管理全面开放,建立起一种管理体系和管理文化。研究我国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及演变,对于了解我国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历史及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是一种与知识社会相适应的管理,它与文献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文献管理的最高阶段。图书馆知识管理具体说来是将其组织内部的知识信息进行有序化、系统化的整合,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建立知识主管,加强工作人员培训,营造学习型组织,将知识管理策略贯穿于服务工作之中,使之能尽快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竞争力和新价值的知识管理策略,实现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和知识增值,同时提高图书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创新信息化的能力和水平,求得图书馆知识生存的广阔天地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图书馆逐渐把重点从收集文献转为检索文献,从分散管理转至协作管理,从传统文献服务转为网络信息服务。本文就传统图书馆和现代图书馆差异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引文分析看馆藏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文献状况陈燕霞广西农业大学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图书馆之重要,其关键因素在于它的藏书,藏书是否适应教学之需要,能否保持重点学科所需文献信息的优势,并形成相对系统、完整的特色。我校图书馆已有六十年建馆史,...  相似文献   

5.
中西古代和谐观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是一个恒古常新的观念。通过追本溯源,我们不难发现中西古代贤哲和谐观的相同与迥异之处。中西古代贤哲都充分肯定了和谐的价值,把和谐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以求的社会和人生目标;揭示了和谐的内涵及致和之道。同时也表现出自然和谐观与社会和谐观、动态和谐观与静态和谐观、积极和谐观与消极和谐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两汉时期,康居是地处中亚的西域大国,它不仅在中亚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中西交通史上也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古希腊作家和古代波斯的文献都没有留下康居的记载,唯一的材料就是中国的史书.而中国史书的记载又过于简略,难窥古代康居之全貌.近年敦煌悬泉置出土的悬泉汉简有若干康居的材料,弥足珍贵.本文结合文献记载,通过对这些简牍材料的考读,揭示了古代康居与西汉王朝的来往关系,有助于西域史、中亚史和中国秦汉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关于中西传统思维方式特持点及其差别,学术界已作了很多的评说。但是,从古代哲学的源头,从思维坐标的角度来探讨思维差别的根源,对中西思维方式的比较研究无疑能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新视野。本文试从“易”之三义的逻辑结构入手,以古代中西哲学史为背景说明天人秩序和思维自由,不但分别是中西古代哲学思维的基本坐标系,而且它直接成为中西思维方式差别的根源,同时影响了中西整个哲学史的不同走向。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作为储存人类知识的宝库,自古以来就受到了洪儒硕学之士的普遍重视和利用。因此,对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进行研究很有必要。以下从七大方面对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文献的类型及特征;馆藏目录的组织与检索;各类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参考工具书的管理与利用;如何阅读与积累资料;图书馆馆藏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在由传统图书馆到电子图书馆或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高校图书馆经历了文献管理、文献信息管理、网络信息管理诸阶段,并将逐步建立和拓展知识管理。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将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以知识创新为目标,这样可以充分激活“人”与“技术”这两大管理要素,使图书馆的资源得到盘活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组合,进而深化图书馆管理,实现服务方式、手段和内容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它荟萃了古今中外各种类型的文献。什么是文献呢?“文献”二字自古有之,在我国,它最早出现在《论语》中。《论语》第3卷“八佾”篇中记录孔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微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再徵之矣。”杞、宋是古代的国名。杞是夏的后代,宋的是殷的后代。孔夫子这段话的大意是:他能讲解夏代和殷代的典章制度,但对杞国、宋国的典章制度因文献不足而无法讲解。如果文献充足,那他就可以取得证明了。这段话表现了孔老夫子论事有据,注重文献的治学精神,而何谓“文献”…  相似文献   

11.
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课程的重建考察中西古代数学的发展,发现分别存在着注重实用性、计算性、算法化与注重理念性、演绎性的不同特点,形成差异的根源是中西不同的文化传统、迥异的数学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中西古代的数学发展不但影响了中西数学课程的演进,而且促进了...  相似文献   

12.
1990年代以降,台湾地区图书馆自动化进入逢勃发展阶段,各类型图书馆纷纷建立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以利用电脑科技与网路环境来提升工作效率与资讯检索服务品质。中央研究院于1993年1月15日正式启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后.促使全院各个图书馆的服务迈入新的里程。经过一年多的建档作业后发现,必频积极规划自动化权威控制系统.以有效控制书目资料库品质.提高检索效率.达到编目作业一致性及提升工作效率。因此.自1994年3月着手进行书目资料库之权威控制系统规划工作.本文即为第一阶段之规划报告。本文于缘起中说明权威控制之必要性与书目资料库之品质,在权威控制系统之规划部分就文献搜集、订定权威控制研究计划及成立权威控制研拟小组加以叙述,并就权威控制研拟小组的主要任务之文献研读、拟定权威控制政策初稿及评估自动化权威控制系统厂商做详细说明,在权威控制系统之建立部分,就建立权威档、成立权威控制工作小组与权威档之管理与维护等三方面加以说明,最后为结语.特规划心得与经验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书价急剧上涨等因素导致了高校文献资源匮乏,高校内部文献资源管理上的条块分割,重藏轻用,又加剧了文献资源匮乏程度,高校图书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引进国内国际大型文献信息网络和实现校园内文献资源的联合,走资源共享的道路是高校图书馆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耿桂枝 《成人教育》1996,(11):33-33
成人高校图书馆的期刊工作耿桂枝成人高校图书馆是成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三大支柱之一,而期刊文献以其信息量大且新、出版周期短、传括流通快等优势,在图书馆诸多文献信息资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对期刊工作实现科学化管理,使图书馆期刊文献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充分...  相似文献   

15.
一、保存和传递文献是图书馆的共同职能 保存包括对图书文献的搜集、整理、加工、组织等;传递包括对图书文献的阅览、外借、复制、检索等各种服务。保存和传递概括了图书馆的全部活动。 图书馆这一共同职能,贯穿于图书馆发展的全过程。从古代的藏书楼到现代的图书情报中心,尽管文献载体的物质形态和服务的技术手段发生了许多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图书  相似文献   

16.
“文献资源建设”逐渐从“图书馆学概论(或基础)”中分化出来,具有建立新学科、获得独立学科地位之趋势。文献资源建设将成为一门包括文献来访、馆藏文献组织、文献剔除、文献保护、文献资源整体化等分支在内的应用性学科。文献资源建设是指图书馆通过规划、协调,对社会上分散无序的文献资料进行选择收集、组织管理、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以满足读者对文献需求的全部活动和过程。从微观上讲,主要包括文献资源建设规划和原则、馆藏文献结构、馆藏文献调研、文献资料的选择、文献复选与剔除、文献资源补充、文献组织、馆藏文献评价、文献保…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有着明显的复合图书馆的特征:电子文献迅猛发展,纸质文献充满活力。这种特点既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物质保障,又对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硬的网络技术服务技能和良好知识产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管理现代化既是终极的目标,又是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总体现代化程度的提高,随着文献信息技术条件的改变,随着人们认知手段的发展,图书馆管理现代化的内涵是发展着的。本文力求探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图书馆管理现代化的内涵,论述了开放、动态的管理方式,定位、到位的管理思想,特别是指出了作为文献信息传播系统的图书馆,文献信息技术不只是服务的手段,而是图书馆的生命线,图书馆管理应把握好当前现代文献信息传播技术应用的契机,推动图书馆由传统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19.
宋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郑樵,在《通志·校仇略》中提出了补充藏书的“求书八法”:“即类以求、旁类以求、因地以求、因家以求、因人以求、因代以求、求之公、求之私”,全面地总结了中国古代藏书楼补充藏书的各种方法。现代社会随着图书来源呈现的日益多样化趋势,图书馆藏书补充的渠道和方式更加复杂,远非古代藏书楼所能比拟。因此,要保证馆藏质量,就应熟悉采购文献的多种渠道,掌握书源信息。本文就馆藏文献进购的渠道、方式作一探讨。  一、商业渠道商业渠道进书主要是指图书馆通过图书出版发行单位或个人用货币以图书贸易形式…  相似文献   

20.
市校共建下的池州师专图书馆角色转换与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州市人民政府和池州师专共建池州师专图书馆,对图书馆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文章认为,共建后的图书馆具有高等学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双重属性,图书馆业务随之发生了两个变化,即图书文献收集的多样化和图书文献传递使用的多元化。加强制度建设是“一馆两制”真正落到实处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