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于艳荣 《青海教育》2011,(12):33-33
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要想达到此目的,就得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语言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局面已引起社会的关注 ;毫无疑问 ,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 ,是中学语文教改的当务之急。为此 ,我校语文课题组将“学习语言”论 (洪镇涛 )和“潜能开发”理论结合起来 ,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 ,收到了显著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是构建“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 ,二是建立“开发潜能”激励机制。一、构建“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模式1 坚持“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 ,就是以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为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两个基本点 ,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时候 ,抓住“理清思路”、“品味语言”这两…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干什么?叶圣陶先生说得非常明白: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本领.语文教学必须狠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语言教学,"两个基本点"就是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通过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根本,是重点.  相似文献   

4.
对公开课的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对公开课的评价,应该围绕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进行。“一个中心”就是以目标达成度(即预期教学目标完成的程度)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以教学方法和教学基本功这两个基本点展开评价。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干什么?叶圣陶先生说得非常明白: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本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狠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语言教学,是途径,是手段;两个基本点,就是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是语文学科的价值所在.提高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根本,是重点,是显性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是渗透,是融合,是隐性目标.语文教学要提高有效性,应该在"教什么语言""如何教语言""如何评价孩子的语言水平"等核心问题上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要实现一个中心(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两个基本点(指导观察,指导练笔)。“两个基本点”是服务于“一个中心”的.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如果不认真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不认真指导学生练笔,学生的作文成绩也就难以提高,就会出现“学生读书上十年,写起文章不成篇”的状况。几年来,我们围绕“一个中心”,在落实“两个基本点”上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韩志湘 《教学与管理》2006,(10):117-118
何谓“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即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的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故合言之,称为语文。”由此看来,语文教学就是一方面教学生口头的“语”,另一方面教学生书面的“文”。 但是,语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科目,本身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使用的工具,教师要利用“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跟学生交流感情,向学生传授“语”和“文”的知识,那么,教师自身的语言,尤其是语音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当然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的第一范本就是教师的口头教学语言。这就对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首要载体——语音提出了要求,本文将要讨论的也仅限于有声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结合自己对当前语文教学实践的肤浅认识,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内涵可以阐发为: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个层面,四项能力。现分述如下:一个中心。即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学习为中心。洪镇涛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这是非常正确的。读准语音、积累语汇、培养语感,达到准确理解并较熟练地运用语言,这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任何忽视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语文教学都是不得要领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先生曾在山东会议上提出:语文教学要实现一个转向——学会知识转向学会学习;体现一个中心——以语言学习为中心;立足两个基本点——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把握四个评课标准——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重结果但更重过程;重成绩但更重能力。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信号灯、指挥棒,学生也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教师也应该从教学主角的角度转换过来,甘当配角,努力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语文老师应该围绕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和“关注个性发展”为两个基本点,切实贯彻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推进课程改革方面,我们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工作体会、工作方向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坚持一个中心、狠抓两个基本点。”简单地说:这个中心就是课堂教学,两个基本点就是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要不要引深课改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是“以语言——言语的方式存在”的一种对话活动,语文“既表现为由言语向语言的发展,也表现为由语言向言语的发展。而语文教学在技术层面上,也可概括为这样两个方面:通过言语让学生学习语言,通过语言发展学生的言语。”在这种“以语言——言语的方式存在”的语文教学活动中,“由言语向语言的发展”是一个基础性的活动,语文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言语环境的把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13.
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 一、确立“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本体论 我认为,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个长期性全局性的失误,可以说,我们还陷在这个误区中没有跳出来。这误区,简而言之,就是以指导学生研究语言取代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以对语言材料(包括内容和形式)的详尽剖析取代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积累。语文教学的任务,应该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而不应该是让学生研究语言。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一门闪耀着审美性、人文性、哲理性的学科。新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整合。有人疾呼“语文应找回自己的家园”,有人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或“语言文化”。其实,教学语文。就是要让语文教学呈现出充分的语文味,感悟出语文的真善美。语文,应给学生提供一个感受语言魅力的空间。语文课离开了语言的品味,失去感悟的环节,便是丢失了语文的“阵地”。因此,语文课应立足文本,注重对文本语言的品味,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教会学生品味语言。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加强语言教学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能熟练地、有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语言感悟到作品中的心灵世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涉及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功,那就是“读”。“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作用在于能够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明史、明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紧抓教学的"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便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本质——语言教学,两个基本点便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目的。打造趣味课堂,创设有趣、高效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适宜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7.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从语言的角度看,就是要学会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离开了经典课文,离开了典范语言,离开了具体的字词句,谈何感受?谈何理解?谈何运用?因此,字词句是教一篇课文的“总抓手”,离开了它,语文教学就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成为“空中楼阁”。对于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阅读能力是品味能力,尤其是词语的品味能力。教课文,就是要扣紧词语。只有扣紧了词语,语文课才有“语文味”;只有扣紧词语,语言因素的教学才会落到实处。所谓“扣紧”,从宏观上讲,就是要潜心钻研课文语言,精心锤炼教学语言,热情批阅作文语言;从微观上讲,就是针对具体的词语,层层追问3个问题,即语言里“有什么”,语言“怎么样”,这样表达“为什么”。这3个问题,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问自己,在课堂上要问学生,并要引导学生自己问自己。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准确运用语言的方法,实现其语文工具性的作用,达到善交际和言谈的功能。作为一个教学语言的教师来说,准确、形象地运用语言,能够对学生的语言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且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教师语言的表达,(常有学生说:“听X老师上课简直是一种享受”之类的话即是如此),学生对语言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科教学应提倡“立足能力本位为中心,抓好重、难两个基本点”,其作用在于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和中职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本文在强调“立足能力中心,抓好重、难两个基本点”的重要性的同时,更着力于教学实践的思考,在实践与思考中深化对中职语文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张建军 《现代语文》2009,(10):22-23
语文课其实就是语言课,语文教学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培养和积淀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言生成和语言理解能力的过程。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培养和积淀学生的语感?下面从两个大方面淡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