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改革开放40年来,在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以城镇化为主要方向的人口流动格局变迁等如火如荼的宏观社会发展背景下,随着各地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持续推进实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教育质量得到改善;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撤点并校",一所所简陋的乡村学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规模更大、  相似文献   

2.
城乡矛盾与冲突在中国社会长期存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尤为频繁和突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解决城乡之间的冲突,缓解市民与村民的矛盾是健康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必须在关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理性看待城乡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主体的心理差异;在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护乡村的原生态文明;在切实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从国家、地方、社会和个体层面有效解决"城乡二元分割"及"社会断裂"造成的矛盾与失衡,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广大农村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空心化问题.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经济与人口因素、社会因素、规划与管理因素、制度因素等;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如破坏和浪费土地资源、传统乡村聚落文化破坏、村容村貌不整、社会问题加重、阻碍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等.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推进城乡整体规划,促进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改革完善现有制约性制度,加大"以工代赈"扶持力度,以适应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在研究制定中,教育公平成为当前热点问题。在教育公平的视野下考察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发现我国学前教育呈现出城市和农村两极分化的状态,广大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基础非常薄弱。《规划纲要》应该体现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改善农村学前教育是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异、推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以统筹城乡一体化为发展模式,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弊端,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战略、新手段。它要求必须提高农民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民职业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对此,必须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把握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重新调整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加大构建多层次的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训体系,推进学员、学校、企业"三位一体"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三农"水平、缓解农村劳动力供需结构矛盾,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窦秀珊 《甘肃教育》2014,(15):20-20
正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发展新阶段。城镇化必然推动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演变,但决不是以城市文明替代农村文明。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的希望,应当成为"为农"服务的教育。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在全面普及后正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面临着推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双重任务,迫切需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本文就谈谈在这一背景下人们教育理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论城镇经营主体及其职责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在经营好大中城市的同时,我们也应经营好中小城镇。中小城镇联系农村紧密、涉及面大。加快广大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两个关键。文章对各类城镇经营主体及其职责分工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使各主体能更好地分工合作,共同促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邢台学院学报》2017,(4):31-34
社会的发展,经济是重要的推动力。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由城市到乡镇,改革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显而易见。并影响着广大农村的面貌,出现农村发展的城镇化趋势,这样的变化意义深远,城镇化带给农民增收,生产力解放,居住条件改善等积极变化,但与此同时原有的农村乡土风貌,也在不自觉中渐渐地消退,把视角聚焦于我们所熟悉的乡村建筑环境上,通过建筑环境反映出农村乡土风貌亟待保护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在广大农村地区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因亲情缺失、缺乏有效监管,在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关注留守儿童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战略思想的倡导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由重速度转向重质量,新型城镇化不是"片面城镇化",也不是"被动城镇化",而是重视农村、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四大命题:第一,要转变思路,遏制农村教育的衰败;第二,坚持以城带乡,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第三,要创新机制,推进城市教育的校际间均衡;第四,要关注城市中的边缘人群,推进城市教育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1.
制度创新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就内蒙古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改革农村牧区土地制度,保护农牧民利益;实行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促进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牧区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由速度向质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的关键。其动力主要源于:农村土地的承载容量不足、农业报酬率过低等内部推动作用和城乡之间利益差距及城市化发展对农村的外部拉动作用。而我国目前存在的城乡户籍壁垒、城市化进程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及农村非农产业,全面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才能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13.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条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文化政策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我们应当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制度、加大供给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发展非常迅速,这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和构建社会和谐社会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社会因素影响,农村社会保障构建还存在众多问题,这对于保障农村社会成员基本权利,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极为不利。有鉴于此,笔者从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对于如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我国伴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却不断扩大的现象入手,分析传统城镇化固有的缺陷与局限性,并通过对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内在联系的分析,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代名词。目前农民工是个特殊、庞大的弱势群体.农民工的权利意识还普遍较弱、权利现状也不太乐观。其原因既有农民工自身因素,也有社会、文化等层面的因素。提高农民工权利意识的对策:一是农民工应提高自身素质,自立、自强,走自我发展之路,全面发展之路;二是国家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加强法制与政策对农民工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中国劳动力供给的主流,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对于城市社会结构的改变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生代农民工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他们对城市体现出较多的认同感和更强的归属感,渴望融入城市。但受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与自身文化、技能的制约,在城市中难以获取稳定、高收入的工作,在城乡两端都处于某种边缘化状态。他们在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着制度、经济、文化和个人等诸多因素上的挑战,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多管齐下,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品德、人格、心理等方面。文章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背景,推进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探讨其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与城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资源环境、人口流动、区域优化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基于专业更名的背景及新形势的要求,在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技能要求和专业特色进行总结和梳理的基础上,从人文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城乡规划技术及其应用两个专业方向提出了专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并进行定位,重点对不同方向的总体要求、重点发展领域、学生应掌握的技能以及就业去向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本专业未来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