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夏丐尊在《国文学习三讲》中说过这样几句发人深省的话语,“我们学习国文所应当注重,并不是事情道理东西或情感本身,应该是各种表现方式和法则”。“学习国文,目的就在学得用文字来表现的方法,他们只着眼于别人所表现着的内容本身,不去留心表现文字形式,结果当然是劳而无功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从形式理解内容,进而把握形式的过程,即形式—内容—形式。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是同时成就的,言语内容生成于言语形式,言语形式实现言语内容。夏丏尊先生在《学习国文的着眼点》中明确指出:"学习国文,目的就是学得用文字来表现的方法,他们只着眼于别人所表现着的内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滋养健康心灵、培育健全人格的文化源泉,但语文教育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特别是国民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总体还不甚理想.夏丐尊《学习国文的着眼点》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语文学习既要学习内容,还要学习文字的形式.学习文字的形式是为了更准确地表达思想,更好地叙述事物和抒发情感.夏丐尊语文形式观不仅影响了20世纪上半期国文学习,还对当下语文学习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滋养健康心灵、培育健全人格的文化源泉,但语文教育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特别是国民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总体还不甚理想.夏丐尊《学习国文的着眼点》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语文学习既要学习内容,还要学习文字的形式.学习文字的形式是为了更准确地表达思想,更好地叙述事物和抒发情感.夏丐尊语文形式观不仅影响了20世纪上半期国文学习,还对当下语文学习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符号之所以为符号,并不是从符号的本身上可以看出来的,是看这事物有所代表没有。假如某事物是代表他事物的,无论两者是属何性质,前者就叫后者的符号,后者就叫前者的对象。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对于字体设计来说,最明显的符号莫过于它所设计的对象——文字系统。要搞清楚文字的符号性就必须弄清楚“作为语言的符号的文字”和“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也即“字符”)这两个层次的含义。显然,字体设计是属于后一个含义层面上的。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的文学批评是一种形式批评,立足回到文学自身。对“文字”的批评,是他形式批评的一个重要尺度。他所说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书面语言。他认为文字创造应该完全;“文字”运用与言语运用可以实行转化,提出以口语造“意境”;“文字”与言语转化的中介就是作者的深切体验和技巧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汉字和英语单词均有文字形式结构表意的现象,向来多被认为是不可译现象。不可译性具有“动态性”和“相对性”两个特性.因此汉英语言中文字形式结构袁意的现象也可以通过“再创造”来增加文本翻译的可能性,实现互译。  相似文献   

8.
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指出:“其他各科的教材教法,内容工具,似乎都还可以借鉴于他国先例的地方,独有国文,非有我们自己来探索不可。”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则进一步指出:“语文是个民族性很强的学科。这不仅受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特点的制约,而且还受这个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心理特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内涵极丰富主体感极强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也当是一门立体艺术。追溯古老中国的国文传授传统,我们发现古人乃至近人更注重对文字及文意的体味与鉴赏,从而摈弃单纯的文字层面的考据与训诂(即韩愈说的“句读”“小学”)。其实从诸葛孔  相似文献   

10.
着力在文字     
梁增红 《江苏教育》2014,(14):70-71
<正>夏丐尊先生在《学习国文的着眼点》中说,"我是主张学习国文应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的,我所讲的方法也是关于形式方面的事情。"如何着眼文字的形式呢?他举了三个方面。一是关于词的,"关于词儿,可说的方面还不少,上面所举的三项,就是词儿的意义、情味、在句子中的用法,是比较重要的,学习的时候应该着眼于这些方面。"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材料作文的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形式多样、考点丰富,倍受中考青睐。就其所提供的材料而言.可以说覆盖面极广,任何文字材料都可以成为中考作文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彤彤姐姐点评: “你说对了,我十分爱太原!”这句话在小作者的文章中一遍又一遍地再现,让这一篇夸赞家乡的文章充满了真情。每一段文字都在向我们介绍太原的点滴辉煌和成就,每一段文字都在向我们展示一个欣欣向荣的城市。文章结构整齐,文字富有情感。  相似文献   

13.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文字就是文学语言。所谓文学就是“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文学是艺术地表现思想和感情的文字”等说法说的也都是这个观念。  相似文献   

14.
应积极推进     
我们应该突破教学思维定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真正把学生放在首席地位,积极推进个性化记录方式。记录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个性化的记录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再提高。科学讲究证据和说服力,它不能纸上谈兵。所以,三年级时,我们要求学生画“大树和小草”、“蜗牛和金鱼”,用纸拓树皮的样子,用个性化的符号记录他们认为重要的东西。四年级时,要求他们可以用剪贴图配文字、标本配文字及表格等多种形式来记录。五六年级时,尽可能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不求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15.
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的训练。”教育家夏丐尊先生也说过:“国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传语感于学生,要从培养学生强烈敏锐的语感人手。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6.
并非戏言     
《师道》2012,(3):63-63
保守的中国文字由上至下.阅读的时分要不停地点头,暗示着对文字说“然也,然也”。西方文字则是从左向右.阅读的时分要不停地摇头,意味着对文字说“No.No”。(某位大学教员如是说)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视觉文化的大背景下,报纸的视觉化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的视觉化和形式的视觉化。反观报纸的视觉化发展历程,人们对形式方面的视觉化情有独钟。事实上,报纸的基础在于新闻,优势在于文字,报纸内容的视觉化应是报纸视觉化发展的重要方面,文字的视觉表现作用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文字介质得以视觉化实现的机制、语言形态、层次结构的分析,概括了以文字为介质的报纸新闻所包含的三个基点六个方面的视觉要素。可以看出,文字的视觉表现空间很广阔,报纸新闻丰富的、内隐的视觉要素,亟待我们发掘。  相似文献   

18.
释“好”     
夏娟 《学语文》2010,(1):46-47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这是说,前人通过文字可以垂范后人,后人诵过文字可知先人前事。这正说明了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9.
“女书”是一种在“性别”概念上代表性非常强的文字形式,是只有女人能看懂、专为女人而创造的文字。以“女书”为元素,将“女书”的“形式、载体和语言应用”与现代汉语文字进行比较,同时在特征上与外国文字进行对比,通过文字和文字之间的比较,从他们的共同和不同点看到文字和图形一样有着“外放”因素的存在。从“女书”的传承探讨文字是“内敛”和“外放”的综合体,它并不仅仅是内在含义的载体,同时也拥有着外在的表现,外在的表现附加上深厚的文化基石,使得文字不仅拥有图画一样的表现潜力,并且能更加立体和深刻的表现主题。并根据现代设计中的文字和图形,从文字的形式的转变以及文字和图画的相互配合和转换等方面,提出了怎样将文字的“外放”放大,让人们更加关注文字。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量大、商业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中,我们应从传统“字体设计”中解放出来。文字设计者应重新认识“字”,挖掘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与艺术性。我们应有意识地从观察与体悟、叙述与表现、想像与构成三个方面去重新设计文字,努力反映文字这种平易的符号元素,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以此传递信息和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