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教育经济学先河。到了70年代,由于西方“经济滞胀”,导致西方学对人力资本理论质疑,并形成人力资本理论新发展。然而,这不过是原有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延伸,没有突破传统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直至20世纪9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的崛起,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才又辟新路径,使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石得到真正意义的拓展。  相似文献   

2.
论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中介促进经济发展,并且是比物质资本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这是“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发现和对经济学的重大贡献。70年代以来,尽管“人力资本理论”及以此为基础的教育经济学主流观点受到了“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英语国家教育经济学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教育经济学是随着对人力资本研究的不断深入 与完善,逐渐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走入大学和研究生的课堂。本系统地介绍了英语国家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及其内容。首先追求了人力资本形成的历史背景。其次,阐释了教育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及相关成果,最后,阐释了教育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理论是五十年代末在美国创立、六十年代后在西方国家广泛传播的一种经济理论,它不仅开辟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新的研究领域,而且还为西方教育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舒尔茨、丹尼逊、贝克尔和恩格尔曼等。为了了解西方教育经济学,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经济学,有必要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人力资本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理论,到各种反人力资本理论的教育经济理论"筛选假设"理论、社会化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完善和丰富,再到新时期着重人本精神复兴的社会资本理论、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教育产权理论,教育经济学理论获得了不断的丰富。  相似文献   

6.
论人力资本理论的最新进展与教育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兴起,人力资本理论在当代获得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人力资本投资则成为解释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具有长期主导决定性的重要变量。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受制于制度因素的激励及影响。因此,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生产,必须关注对制度的研究,必须进行教育制度创新。对目前中国教育而言,关键是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入,明晰人力资本生产的产权,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在教育领域中的关系,使教育制度创新步入“全球化”的发展路径———混合机制。  相似文献   

7.
靳希斌先生是中国教育经济学主要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教育投资是教育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靳先生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对靳先生1981—2015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著作中有关教育投资论述的文本分析,阐释其教育投资思想的形成逻辑及其学术贡献。靳先生教育投资思想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教育思想原著中教育投资论述的挖掘,演进于合理借鉴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教育投资观点,形成于关注中国教育经济、教育投资现实问题研究需要的应答,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投资思想体系;靳先生教育投资思想的学术贡献涉及教育投资及性质论、教育投资体制论、教育投资比例论、教育投资效益论、教育投资外资利用与教育资本论等主题;靳先生基于理论的融合与中国教育实践的发展,推动教育投资研究中国化;基于国家发展战略,认识教育投资优先的重要性;基于中国现实发展动态,理解教育投资比例的合理性;基于高质量人才培养,探寻提升教育投资效益途径等教育投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靳希斌先生是中国教育经济学界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四十余年的学术探求历程中,先生的教育经济思想日益丰富且个性鲜明,学术观点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引领性和指导性,为建构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思想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更好领悟先生丰富的教育经济思想及其蕴含的学术精髓,本文将先生的教育经济思想归纳为经济发展与教育改革、教育投资与经济效益、人力资本与教育人力资本、教育服务与教育经营、教育创新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自学考试制度与考试经济等六个研究领域,针对先生教育经济思想体系和学术特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与评述。先生的学术智慧对于准确把握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脉络,进一步开拓当代教育经济学研究新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传承意义和未来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理论曾在一段时期内对教育经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解开了教育经济学领域的诸多"谜团"。但是,仅以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还远远不够。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促进人的生产能力发展,但忽略了人在教育过程中除了生产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外其他能力的培养,这与"以人为本"的理论有所背离。因此,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再扩展和丰富。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经济发展和教育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理论已成为“今日经济学中经验应用最多的理论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认识到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康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然而由于深层次的教育制度原因,我国人力资本的生产和积累存在诸多问题,因而要积极促进教育制度变迁,加快人力资本时生产、形成和积累。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视野,通过对高校组织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型的探讨,认为“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的人力资本生产制度供给可实现人力资本存量的最优增长;而有形与无形的激励制度供给则可实现人力资本存量向人力资本价值的最优转化”。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的供给方式和原则,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社会主义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可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分析框架,以农民为市场主体,从制度创新的角度,认为实施市场化运作、进行人力资本积累是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的两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舒尔茨、贝克尔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分析现代经济超常规增长原因的过程中,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为关键的资源,其核心在于通过教育投资来提升人口质量,体现了实用主义的价值观。人力资本理论推动了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对于职业院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政府应重视并宏观调控职业教育,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强化校企合作,要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洪柳 《成人教育》2012,32(12):90-91
筛选假设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理论派别,也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筛选假设理论认为教育的经济价值更多体现为信号与筛选的作用,教育是帮助雇主筛选求职人员的装置。文章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研究筛选假设理论,且基于筛选假设理论探析高文凭现象。  相似文献   

15.
古典经济学对人力资本思想已有初步研究,内容包括从人的经济价值到人的资本价值,从人力资本的概念到人力资本的核算,从人力资本投资到人力资本收益的演进路径等,孕育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主要范畴。但时代的局限和理论基础的缺陷使该方面的研究不够完善,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理论对继续教育投资倾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世界发展史,劳动力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生产要素,但近半个世纪以来劳动力才作为人力资本来系统地加以研究。人力资本理论从古典经济学中萌芽,经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理论准备,最终促成舒尔茨从宏观层次研究并建立了人力资本理论。此后,贝克尔等人从中观层次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而现代劳动经济学则更关心微观层次的实证研究,为继续教育的理性投资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演化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期的演化经济学关注经济学与生物学的相似性,不过并没有提出明确的经济演化思想。凡勃伦将达尔文主义引入经济学,从而开始了旧演化经济学的时代,此后,熊彼特、阿尔其安等人提出了经济演化的选择机制、选择单位、有限理性等基本原理,但他们并没有突破新古典主义的束缚。纳尔森、温特在旧演化经济学的基础上,借鉴了生物学、复杂科学的思想,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新演化经济学框架。新演化经济学仍然存在不足,早期的演化思想以及旧演化经济学仍然能够为新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具有鲜明的产权特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产权的功能,可以极大地提高人力资本效率。尽管人力资本理论诞生于西方,但是有些理论早已蕴藏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从实质上看,马克思劳动力理论已经内涵了人力资本及其产权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本经济学存在多重理论耦合。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对创新我国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资本正成为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普遍接受的一个新的资本理论研究范式。学界对文化资本尚存争议,在不同的分析思路下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在概述文化资本理论产生的背景和简要介绍文化资本理论研究前沿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文化资本理论研究中的"文化资本"的"资本"属性、文化资本概念的界定、"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以及主体与"场域"的关系等四个方面的争议热点展开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