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读书时,曾经听老师说过:对于老师来说,最容易记住的学生有两种,一种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一种是调皮捣蛋的“差”学生。长久以来,我一直在寻找老师和“差”生之间的平衡点。直到我自己做了老师,遇到了这样一个调皮捣蛋的王同学。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早上好今天由我来进行国旗下的演讲。在我演讲之前,我首先要告诉大家两条好消息。”我环视了一下,看了看充满好奇心的学生们,看了看整齐的教师队伍。“大家可以猜一猜。”我请了两名学生走上台,“可能是学校得了什么奖。”“可能是同学们的作品又发表了。”……所有的老师此时也不知所以然。“好,我来告诉大家。第一条好消息是:我们的丁晓东老师今天新婚归来了;第二条好消息是:我们的李少卿老师被评为‘全国科研型教师’,刚刚领奖回来了。”所有的学生不约而同地把头转向了站在后排的老师,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穿着红色套…  相似文献   

3.
前段时间,听了石林板桥小学一位教师上的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课“分类”。这位教师在学生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后,提问:“如果把现场的听课教师分类,你想怎样分?”学生窃窃私语。不大一会儿,有学生举手回答:“我想把这些老师按男女分类,分成两类。一类是男老师,一类是女老师。”接着又有学生回答:“我想把这些老师按戴眼镜和没戴眼镜分成两类。  相似文献   

4.
走下讲台     
“课堂上,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我曾把这当作处理与学生关系的准则。直到有一天,一节课改变了我原有的看法。那天因为咽喉发炎,我嗓音沙哑。我担心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听不清我的话,于是就走到教室中间来讲课。好不容易撑到下课铃响,我疲惫地挥一下手,示意下课。几天后,在批阅学生的周记时,关于那天上课情景的两篇文章,引起我的注意。一个学生写道:“老师轻轻地走下了讲台,来到了我的身边,我好喜欢坐在老师身边听课。”另一个学生写道:“老师在下课时笑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老师在班上笑,感觉真亲切!”学生的几句…  相似文献   

5.
许黎剑 《河北教育》2002,(12):12-12
开学初,学校组织学生乘车去科技馆参观航模展,车子开时,我发现车上站着两个人——我和郑老师,而学生们一个个心安理得地坐着,有说有笑。我脑子一转,对旁边的学生说:“你们都坐着,可老师还站着。”几个学生似乎想到了什么,往里挤了挤,不好意思地说:“许老师,您坐这。”我微微一笑,说了“谢谢”就不客气地坐下了。车上唯一站着的还有郑老师,我又对周围的学生说:“你们看,郑老师还站着……”又有几个学生说:“郑老师,您坐。”郑老师笑笑说:“不用了,没几分钟,我站一站吧。”“不,郑老师,”我接上去说,“学生给你让座,…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永远是语文老师的“两大革命”。我阅读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获益匪浅。管建刚老师认为由学生兴趣构筑的动力系统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当习作成为学生自我情感表达、倾吐的需要时,就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了。  相似文献   

7.
王祖哲 《中学教育》2005,(10):51-51
2000年我在澳大利亚教汉语。我在街上走路的时候,一个流浪汉过来跟我要烟抽,说:“天气不错,能不能给支烟,Sir(先生)?”我在饭店里吃饭,服务员当然叫我是Sir或Mr。在学校里,澳大利亚同事和学生都叫我是Mr Wang(王先生)。澳大利亚的老师竟然称呼他们的学生是Ladies或Gentlemen,翻译为汉语,也是“女士”或“先生”。等我回国,不一样了:我在学院,年长的喊我“小王”,同辈的直呼其名,特别会来事儿的同辈也叫我“王老师”。原来是这样:你光有男身,还不足以被呼为“先生”。在那里,称为“先生”的没几位,虽然那里的男人很多。  相似文献   

8.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备课怎么备”、“教学设计如何设计”、“写教案如何写”之类的问题。在大学读书时,教《教育学》的老师在讲到“如何备课”这一节时,苦口婆心地强调要“备教材”、“备学生”,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依据。记得期末考试时出的考题就是“怎样备课”。自己做了教师之后,我一直按“备教材”和“备学生”这两个要求来设计我的教学。后来我发现,“备教材”与“备学生”其实是合而为一的事情而并非分开的两个要求或两个程序。我将它理解为“根据学生的学情梳理教材的知识结…  相似文献   

9.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要活就必须念好“我、新、准、精、趣”五字经。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始终紧扣学生心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突出一个“我”字 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以“我”为例、这个“我”字,既包括自身,又包括亲戚、朋友等与我有关的人和事。举这样的例子,好处是:(1)能增加可信度。因为所举主人公就是站在眼前的老师或与老师有直接关系的人,发生在老师身边的事,使学生感到熟悉可信。(2)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学生对老师及与老…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一副样式普通的近视镜,黑框,无色玻璃镜片。我每天透过镜片,温和地与学生相望。记得曾有学生在作文中写过:“老师的眼睛像一汪清澈的潭水”,我当时只觉得学生是仿照着例文练练笔罢了,没有特别在意。今年,我换了一副新眼镜,漂亮、时髦,镜片还可以变色,戴着它心里很得意。一天课后,听见几个学生在悄悄地谈论我的新眼镜。其中一个学生说:“老师的眼镜好像有两层镜片哎,有时候没有颜色,有时候变成灰色。”这些小家伙真可爱,居然不知道这是变色镜片。我于是把“两层镜片”的原因解释给他们听。有个学生凑上来对我说:“老师的…  相似文献   

11.
“尊师爱生”是我们一贯倡导的师德和教风。然而 ,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师生矛盾或对立的情况 ,在常人眼里 ,老师批评学生合情合理 ,学生顶撞老师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事实上 ,学生顶撞老师也要分清原因 ,学生不会无缘无故顶撞老师的。两年前我就从一个学生的“检查”中发现 ,师生对立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下面是学生的一份“检查” :星期一早晨刚到学校 ,老师对我说 :“看你抖抖擞擞的 ,还没去!”她指的是我星期六没去春游。因为我姥姥去世 ,星期六火化 ,正好时间发生冲突 ,我曾经和老师请过三次假 ,老师理应知道此事 ,却说出这样的话 ,真让…  相似文献   

12.
薛元荣 《中国德育》2007,2(7):74-74
下午放学时候,我在楼梯口遇到了我的学生玲雅和小燕。“薛老师,下个星期我要送你一张贺卡。”玲雅说。“老师,你人好。我也要送。乔老师太凶,就不送了。”小燕说。“人好?是吗?我怎么不觉得?”背后还会“议论”老师,这群小家伙。“不算好,马马虎虎吧。对你们好,可是咱们班的成绩上不去呀。”我受到了学生的“表扬”,心里有些洋洋得意。被学生“表扬”一句“你人好”,酸楚中有一丝甜蜜的感觉。我这个语文老师“好”在哪里?想了想,大约有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13.
每当教完一届学生,我都会以《我最喜欢的老师》为题目,让学生自由作文,以聆听学生的评价.寻找工作中的得与失。也许我是班主任,也许我是语文老师,也许工作还算出色,在以往,“赞扬”我的学生总是不在少数。而这一次,却令我大吃一惊,全班竟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选择了朱老师——一位“相貌平平”的自然老师。朱老师已年过花甲,  相似文献   

14.
我教的是音体美特长班,有半数是单亲或因是女孩被送人领养的,一个女孩还“中转”了两次.竟然有三个妈妈。他们上网、打牌、谈恋爱……个个任课教师叫苦不迭。学生自个也说,“老师,我们是死猪不怕开水烫。”身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实在不愿也不忍眼睁睁看他们如此下去。我曾努力用各种方法试图改变他们,虽收效不是很大,但他们开始喜欢我。  相似文献   

15.
徐敏 《宣武教育》2004,(10):41-43
我们班学生背地里叫我“小徐”,这是学生毕业时告诉我的。因为我长相“显小”,如果坐在学生中间几乎看不出我是老师。早晨进校门时,值周生很少对我说“老师好!”,大概他们把我当作学生了。  相似文献   

16.
今天是期中考试后的第一节课,课堂上我正准备对此次历史试卷进行讲评。可是上课铃响,班主任李老师却在班里紧锁眉头,“赖”着不走。在翻看了几个学生的试卷后,李老师终于忍无可忍地走上讲台,冲我说:“贾老师,我想说两句。”我只能知趣地走下讲台。  相似文献   

17.
呼唤人性     
《山东教育》中学版 2000年第 9期刊登了《老师的“ BP”机》一文,文章大意是永强老师的妻子 (也是教师 )病重,为了不耽误课,关键时刻又能照顾妻子,永强老师借了传呼机。在课堂上,永强老师的 BP机响起的“嘀嘀”声曾一度引起学生的误解。当永强老师正在给学生上《最后一课》时,“嘀嘀”再次响起,他“看了看传呼机上汉显的内容,忍着眼泪,关上机子”,接着又用“洪亮的声音”讲课。后来,学生们得知永强老师的妻子的传呼内容是“我不行了,上好你的课,永强,别了 !”   最初,读过此文后,我胸中产生些许感动,多好的两位老师啊…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为实现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之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 1991年开始,我从教学生批改作文入手,进行作文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先教学生如何当好老师   平时,学生对老师是很崇拜的,一听说自己可以当“老师”,都跃跃欲试。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我就加以引导。我告诉学生,每位好的老师对学生都是负责的、公平的、无私的,只有做到这些,老师…  相似文献   

19.
临近期末,教学又进入全面复习巩固阶段。常规做法是做做试卷,查漏补缺。但我却做了一次新尝试,哪位学生作业出现了错误,就让那位学生编两道题,公开演算一次,并讲解或宣布答案。没想到牵一发动全身,课堂中被动的学生,一下子变为主动的老师。学生在“教”中充满自信,身为教师的我也深深体会到“每一位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胸卡的功能     
每天在上、下班的路上都能听到家长们嘱咐孩子,或亲切,或严厉。一走进教室,又会听到老师们对学生布置着一个又一个任务。这么多的要求,没有一个是孩子自己提出、自己愿意做的,老师和家长们的话往往左耳进去,右耳出来,已成了“老茧”。为了让学生能够自我教育,形成自我控制能力,我想出了一个办法———佩戴胸卡。胸卡如名片一样大小,塑封,别在胸前。正面用学生喜欢的美术字标示“我能行”三个字,反面写上三种要求,即老师、爸妈和自己的。“老师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的。可以是学校的纪律、卫生要求,也可以是班级存在的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