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反映位置技术源于系统咨询,是一种激发来访者自我观察和自我参照的应用技术,是一种自我理解的存在性体验。咨询师通过位置转换、循环提问与情感支持,邀请来访者成为观察自身的观察者,引导来访者采用一个观察者的位置来反观与觉察自身在访谈中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表达。位置转换前,启发来访者从不同视角理解内心冲突,改变自我。以学校心理辅导个案为例,探索反映位置技术在学校心理辅导个案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家庭格盘是一种可视化的家庭治疗工具,它以格盘作为沟通媒材,可通过木偶的摆放引导来访者呈现家庭关系样态,用非言语的表达方式传递家庭内在情绪,使来访者清晰地看到自己家庭的模式以及需要调整的部分。在学校心理辅导实践中,心理教师在恰当的时机使用家庭格盘,可以使来访学生或来访家长用俯视的视角直观觉察到之前没有看见的部分,激发他们内在改变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是一种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技术。心理辅导中运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在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希望感这一积极心理品质。如何应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提升学生的希望感?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方法:运用奇迹问句等技术,让来访者明确目标,看到希望;运用重新建构技术,让来访者积极转念,重拾希望;运用关系问句,让来访者重拾温暖,感受希望;运用例外问句等,让来访者自我赋能,点燃希望;运用一小步技术,让来访者勇敢尝试,践行希望。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SFBT)的基本观点出发,结合学校心理咨询实际情况,将被动来访者分为顺水推舟、盲目孤行、异中求同和强硬不从四种类型,用具体咨询实例说明SFBT 在处理被动来访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七年级某学生的父亲,常被孩子以不给玩手机就不完成作业威胁,心里为儿子着急,以谈话、打骂的方式教育,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跟儿子距离越来越远。该生进入初中后,父子冲突不断,父亲主动找心理教师求助。教师通过焦点解决技术,用关系问句、成果问句、评量问句、一般化等技术寻找改善亲子关系的契机,挖掘来访家长自身的能量和资源;协助来访家长将小目标具体化、去抽象化,使其逐渐意识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进而增强了他对问题解决的掌控感和信心,持续朝积极正向的方向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SFBT模式是一种短程的,以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为核心的心理咨询模式。其基本理念有:强调问题的正向功能;重视合作互动的咨访关系;咨询重点在于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重视"小改变",并从例外中寻找解决途径。因而,结合高职院校的环境特点、高职生群体的特殊性和SFBT的特点,此模式在高职生心理辅导过程中能起到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7.
SFBT疗法(即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是基于怏速解决教育中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的。这种心理辅导模式并不关注问题产生的动因,它关注的是“教师、学生和家长焦点难题”的“解决方案”。在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中,总有没有问题存在的时刻,总有获得成功体验的时刻,SFBT疗法称其为“例外情形”。SFBT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一个人对自我和他...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高中学校心理辅导站的来访学生情况.本研究调查了2008~2010年期间杭州市20所直属高中学校心理辅导站的接待情况,发现:(1)杭州市直属高中学校心理辅导站接待来访的学生是在校学生的12.6%; (2)来访者中女生占63%; (3)在20所学校的来访者中患有精神病、神经症的学生共353人,平均每校约17人; (4)高中来访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人际交往、不良情绪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这表明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适应性问题,普高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矛盾,职高学生在社会适应方面比普高学生差.  相似文献   

9.
来访者是一名高三女生,最近感觉情绪比较低落,因为疫情缘故,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回家了,最近一周大脑里经常会出现“活着真没有意思”“我是母亲的累赘”等念头,导致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情绪容易被激惹。根据来访者自身的特点及其心理问题的性质,心理教师采用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FBT)和情绪ABC理论等方法进行个体辅导。最后,来访者能客观地认识父母的感情和亲子关系,有了化解冲突、面对挑战的动力,不再自我封闭,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咨询是直接与人的心灵接触的工作,无论哪种流派的理论和方法都应该建立在良好的咨询关系基础上。美国学校心理咨询专家Russ说过:“辅导者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一种坦率、信任的关系,是辅导过程中头等重要的事情。”可见辅导教师与来访学生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是心理辅导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来访者认为自己在家中被孤立,常与母亲发生矛盾,近期总与母亲表达“你再这样我就×××”,并向班主任表达自己不想活了,由班主任带到心理咨询室。心理教师借助情绪ABC理论、SFBT技术、空椅子技术等对来访者进行干预,在第一次辅导后与其母亲进行约谈,通过4次个体心理辅导使来访者打消轻生念头,帮助来访者与其母亲初步建立良性互动,转化母女互相不理解的状态,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个案概念化有助于心理教师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较为准确地共情到来访学生,对来访学生的问题做出较为正确的评估,了解来访学生最核心的议题,从而选择合适的工作切入点,提高心理辅导的效率。阐述了个案概念化的定义、功能、方法与步骤,通过对一例学生个案概念化过程的展示,详细呈现了个案概念化在心理辅导中的应用,以期促进学校心理辅导效果和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心理咨询治疗不同,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以解决为导向,是一种基于来访者身上既有的优点、优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疗法,主要做法是通过与来访者的交流与沟通,视来访者为自身问题解决的专家,从现存的问题出发,帮助来访者找到自身改变的资源和解决方法,从而推动来访者积极的改变。探讨了此法在学生企业实习指导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黄海亚 《教育艺术》2009,(11):69-69
实践发现,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在初诊接待、心理诊断、确定方案、心理咨询等阶段的工作往往做得比较好,其中不乏可圈可点之处,而结束阶段却多呈虎头蛇尾局面。多表现为:来访学生常常在进行几次个别心理辅导之后(甚至一次)就不来了,辅导者往往误以为问题已解决;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缺乏心理辅导老师而兼职者较多,咨询后常常“有心无力”,没有时间精力去随访。  相似文献   

15.
李晓丽 《教育探索》2008,(5):124-125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是帮助来访者解决发展历程问题的短期咨询模式,它强调的是问题解决方案的构建,主要咨询任务是帮助来访者想象他的生活会有怎样的改变,以及如何促使这些改变的发生。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基本理念有:事出并非定有因;合作与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来访者是自身问题的专家;从正向的意义出发;小改变带动大改变;凡事都有例外,有例外就能解决问题等。这些理念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我们广州市越秀区一线专职班主任大多数兼职心理教师,对问题生的转化一直尝试从心理学的专业出发,寻找科学的突破口,试图能更专业地解决这个问题.越秀区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樊晓茹等参与了林伟贞校长主持的课题《小学生抗逆力的培养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通过研究共同体的学习研究,了解到问题学生产生的问题行为有可能是抗逆力非常规的表现形式,通过“优势视角”,能科学地判断问题学生的行为,为转化问题学生开辟出一条新径.优势视角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工作领域中的一种思维模式和实践方法,强调辅导者在对来访者辅导时,不单纯关注生活危机与困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是从优势出发,唤醒来访者抗击逆境的潜质,挖掘来访者自身的内在潜能,从而生成应对困难的力量,展示出理想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在中小学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点解决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新兴的咨询模式,在家庭治疗、学校辅导等领域得到广泛认可。其基本理念为:关注未来,不讨论问题的原因;认为每个问题都有例外;相信小改变可以引发大变化;确定来访者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资源。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在中小学有传统咨询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为中小学教师引导、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教师应依据建立目标、寻找解决、思考与作业、后续会谈等操作步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方面的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沉默与阻抗是个别辅导过程中极为常见的现象,两者既有某些联系又有很多区别。沉默对于来访者来说,实际上反映了他的种种内心状态,传递着来访者内心的各种重要信息;而对于辅导教师而言,沉默则是辅导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阻抗是来访者的一种防卫机制,来访者的沉默有时就是阻抗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来访学生的沉默和阻抗作出恰当的处理和反应,是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19.
面对一位沉溺于手机游戏的小学生,心理教师在初次辅导中消除了来访学生的阻抗,并建立了良好的辅导关系。辅导过程中,心理教师主要使用焦点解决技术来聚焦问题行为,探索关键事件,通过寻找例外和观照自己来促发来访学生的积极转变。在辅导后期,借助亲子互动的力量来巩固辅导效果,最终顺利帮助来访学生从手机游戏中“解绑”。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校二级学院心理辅导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辅导有着明显的不同,心理咨询中心采用医疗倾向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教师等待来访者主动求助,由于学生对心理辅导的误解和中国文化的因素,学生较少愿意主动求助。二级学院心理辅导采用教育倾向心理辅导,主动渗透、主动干预,契合了中国文化委婉含蓄的特点,不仅提高了心理辅导的效率,而且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