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公共物品是独立于私人物品和商品之外的,其生产和消费不能以市场运作的方式来进行的一种特殊物品或环境,是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条件。根据公共物品的本质属性,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属性公共物品和社会属性公共物品。本文通过对公共物品涵义的详细界定,从而认识公共物品的基本属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公共物品与政治发展的关系,并从政治民主化、政治法治化、政治效能化、政治稳态化四个方面论述公共物品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面临挑战的教育公益性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教育这种公共物品经过转化 ,是可以进入市场的 ,是可以通过市场来运作的。经过转化后的教育 ,尽管是以私人物品或者准私人物品的面貌出现 ,但仍应将它看作是一种市场化的公益行为 ,而不是纯私益的行为。现行法律所规定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并不是教育公益性所固有的性质 ,而是法律赋予它的一种外在性质 ,教育的公益性质并不必然排斥营利性行为的存在。当前我国的公共教育体制应当是一个多元化的体制 ,从事的是公益性事业。构成公共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应当是一种非政府的和非企业的社会组织 ,提供的是公共物品。由于教育的非垄断性质 ,这种公共物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私人物品或准私人物品来向社会提供。提供公共教育的机构可以是公益性机构 ,也可以是营利性机构  相似文献   

3.
公共物品的边界和范围,实际上很难明确划分。大部分物品介于纯粹公共物品和纯粹私人物品之间。引入产权制度、组织以及技术等排他手段,公共物品能够由私人有效供给。争胜竞争市场过程中的企业家行动总是能够展示出公共物品的多种私人供给方式。一定情况下,搭便车和排他问题不再成为提供公共物品的制约因素,非赢利性行为下的民间公益,也是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一种现实模式。  相似文献   

4.
存在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连续谱系中的义务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经典性社会物品分类标准必然得出义务教育是“私人物品”的结论;义务教育作为“公共物品”不但在理论上存在着合理性困境,在实践中也存在着操作的困难。借鉴马斯格雷夫的物品“外部性划分标准”和波齐曼的“政治和经济权威的组合状态”观点,以“外部性强度”为标准,可以将义务教育看成是存在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连续谱系”中的社会物品,并具有全息性、历时变迁性和共时选择性特征。义务教育的谱系特征启示我们,当代中国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必须摒弃单一的制度设计,走多样化之路。  相似文献   

5.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一般属性,这要求其成本补偿方式应采取不同于私人物品的形式.税收作为公众消费公共物品而支付的价格使公共物品成本补偿和再生产成为可能.在这种税收价格观下,构建服务型税务成为公共物品视角下税收征管的必然思路.  相似文献   

6.
自新公共管理运动实现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以来,西方公共管理一直热衷于多元供给模式的变换,其实质就是在重构政府与企业、第三部门的合作关系。通过比较新时期出现的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公共物品供给观,不难看出西方公共物品供给理念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的嬗变,以及当代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本质内涵的逐渐体现。  相似文献   

7.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管理的活动学科。随着社会发展形态的不断变革,公共管理作为一门新的管理学科,相继在各国政府与社会的治理中应运而生。现代公共管理学在我国综合治理的具体运用中也出现了管理性质、管理范围、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的新变化。本文在公共管理学原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与发展方式做出了初步的分析,旨在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公共管理学更好地完成转型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论公共管理学科和财政学科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管理学和经济学相分离,特别是公共管理作为一级学科或二级类列入研究生和本科生专业目录之后,划在经济学门类下的财政学科,应当循着“一体两翼”的思路建设和发展,将财政学科建筑在经济学和管理学———或者应用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互相融合的基础上。同时,划在管理学门类下的公共管理学科,应当以公共财政作为学科建设主线并以此整合各个方面的公共管理活动。无论财政学科,还是公共管理学科,都应当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走学科之间互相融合或综合的建设和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现行公共文化体制存在的问题入手,具体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生产供给、设施建设管理、流通和投融资四个关键环节,从理论角度确立“从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出发”这一逻辑起点,提出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发展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主体群落,探索建立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行的理事会制度,创建政府统筹、扩大社会参与的宏观投融资体制,以及运用数字网络技术建立先进可靠的内容配送系统等,以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服务型公共文化体制创新进行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10.
公共物品是由市场还是政府来供给,依赖于制度选择。尽管“经济人”并非政府的主要特征,但经济转型期制度的不完善,扩大了政府“经济人”的效应,从而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形成了障碍。解决公共物品短缺问题,I必须针对政府“经济人”的特点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研究应该在借鉴各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研究,应该从中国的实践出发来思考中国公共管理问题.<中国公共管理>正是一本基于对中国问题思考基础上的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公共管理问题的基本视角和方法,按照中国国情和公共管理的理念来探讨中国公共管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即协调党政关系,处理好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关系,提高私人部门的社会责任感及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重建之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多次政府改革的失效表明,指导我国政府管理和改革实践的知识或理论存在着严重缺陷。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我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基础,反思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所内含的范式的不足,并提出新的替代范式。以下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公共行政应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民主国家治理的过程,应避免公共精神的丧失,避免过度强调国家;公共行政应从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或公民的互动角度思考问题,强化对公务员公共伦理道德的要求,积极吸收和借鉴西方政府管理及改革的经验;中国公共行政的发展目标应以人为本,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叙事哲学的视角,检视西方行政思想史,将公共行政学的叙事模式划分为现代性叙事和后现代叙事两种模式。公共行政学的现代性叙事模式,采取主客二分、元叙事、理性主义叙事的方式。公共行政学的后现代叙事模式,具有主体性叙事、反元叙事、非理性主义叙事的特征。公共行政学的此两种叙事模式,既对立又统一,在它们之间存在过渡状态,并且后者是对前者的扬弃。中国行政学需要兼容并蓄,并主要基于后现代叙事的立场,吸收现代行政学和后现代行政学的精粹。  相似文献   

14.
“新公共管理”范式既是当代西方政府管理研究的新的理论形态 ,又是当代西方政府管理的新的实践模式。本文仅对其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以及对我们的启示略作论述 ,以期对我国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学科的知识创新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公共产品的供给发展与社会公共问题的有效解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公共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于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要,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公共产品的未来供给趋势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多元化的开放主体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现代以来的国际公共管理领域先后演化形成了三种主要的范式,它们分别被称之为"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治理"。这三大范式在时间顺序上有着前后更迭和转换过程。从各国实践的角度看,三者之间又存在着相互重叠的情形。然而根据其核心价值、学科依据以及实践操作,从不同层面观察,三者的确有其各自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区分边界。这三大范式深刻地影响着各国公共事务管理发展的大趋势。因此,我们当前的确迫切需要对这三大范式的基本内涵加以清楚的梳理、对照分析,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把握国际公共管理发展潮流的方向,也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公共管理发展的自觉性。本文尝试对这三大范畴的主导时期、学科背景和实践模式加以剖析,并对各范式的核心要素和各自特点加以概略对照,以便有助于对三大范式要义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公共性是政府得以产生、运行的内在依据和合法性来源,是政府的根本属性。政府公共性决定了行政人员的“公共性”,行政人员在公共行政过程中只能扮演“公共人”的角色。为了确保政府行政人员的公共性,伦理化的行政制度安排,公开、规范化的公共行政过程以及全方位、多渠道的行政权力制约机制等都将是有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服务”、“民主”、“公平”、“效率”、“公平与效率相结合”都不能作为公共行政的终极目标 ,公共行政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满足行政需求 ,行政需求是社会向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提出的合理要求 ,是公共行政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前提。有一定支配权的政府、有社会责任感的政府、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行政行为、高质量的信息支撑网络和动态性的公共行政思想是满足行政需求必须具备的条件。行政需求可以通过政治途径、经济途径、社会途径和文化途径来满足  相似文献   

19.
公共管理作为一门新的学科,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发展和完善。我们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及特点出发,从四个方面讨论了加强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思路,即要有明确的学科方向、将学科队伍建设放在首位、优化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与公共事业管理有密切的联系,在内涵上,公共事业管理既不是行政管理,也不是工商管理,而是以管理学为主,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的综合。公共事业管理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很快,然而现在却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是社会和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认识不足。接受程度较差,导致学生就业难等。要解决此问题,需要明确专业特色。西南科技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上去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