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来,国家上上下下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那么什么是新常态?从字面上看,“新”,就是“有别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教育综合改革一系列部署的逐步落实,教育进入新常态,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人的发展和成长相对于经济,更有其必然规律,教育更应该树立一种新常态意识,体现一种新常态思维。在新常态下,我们的教师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
信息动态     
“新学力观”提出的基本思想要求学校的教育活动应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意愿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力求在实施基础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个性。“新学力观”强调学生自我思考、判断和表现等能力的培养。新学力观指导下的课程制定的目标就是培养符合“新学力观”要求的新型人才。日本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这次课程改革,焦点是关于综合学习和各个学科学习各自的地位如何,以及时间如何分配的问题。日本京都大学教育学院田中耕治教授强调,综合学习是学校教育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其目标旨在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  相似文献   

3.
常态课简言之就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平常课,常态课全面、真实地体现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在每一堂常态课中真真实实地感受与学习;需要日常点点滴滴的积累。然而常态课不是随随便便的课,常态课不是“脚踏西瓜皮”的课,这就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平时、关注常态、关注学生的探究活动和真实感受,提高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项建明 《考试周刊》2009,(29):215-215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地提出一个问题比教师提出十个问题更有意义。更能激发创新思维。希鲁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课堂教学要变成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的殿堂.就要变“带着问题学习”为“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有的知识与教材中的新知识碰撞而产生新问题的过程,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表现、创新意识的萌芽,这样的问题才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探究欲望,才更有价值。那么,在物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5.
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援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明确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而在以前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中没有这一能力要求。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既是学习的开始,又是学习的延伸。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途径1.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杨振宁教授曾精辟指出:“物理本身就是现象”。物理教学就是让学生“识物树理”、“悟物穷理”,没有“物”就没…  相似文献   

8.
《职教论坛》2015,(34):74-74
鄂甜在《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22期中撰文,介绍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实质内涵,分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对职业教育的新挑战,并提出了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新策略。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就是由过去经济超高速增长的“非常态”转入经济适度发展的“新常态”。在此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是中高速的,但是结构要比过去更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比例更高。要实现“既适度增长,又结构优化”的新常态.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因此中国经济新常态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一、“以人为本”成为职业教育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所谓“问题解决”就是把学习置于问题之中,把问题解决看做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过程。将学生学习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化为“探索——研讨——创造”,将教师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正是物理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的宗旨,也是同建构主义理念完全吻合的原则。那么,如何将“问题解决”运用于物理教学之中呢?  相似文献   

10.
新地理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提出了“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此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地理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通过该目标的实现,学生不仅能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地理技能,也能体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在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所谓“问题解决”,就是把学习置于问题之中,把问题解决看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过程,将学生学习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化为“探索——研讨——创造”,将教师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过程,而这正是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那么,如何将“问题解决”运用于生物教学之中呢?  相似文献   

12.
徐振国 《物理教师》2004,25(9):9-12
我国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不会提出问题.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但是,在学校里学习一般是让学生学‘问’,学习如何回答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现在,国家新制订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在创新意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研究性课题中都把“学会提出问题”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因此,在使用新教材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的一个根本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在学习理解新课标这个思想的同时,应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即变“教”为“学”。表现在教学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要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质疑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的一个根本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在学习理解新课标这个思想的同时,应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即变“教”为“学”。表现在教学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要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质疑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问题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问”与“答”的思维活动过程中掌握汲取知识的方法。“问题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它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任务。其优势突出地体现在:  相似文献   

16.
一、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性1.“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逻辑起点。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学研究表明,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不会自主地进行探究思索。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关注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把问题看作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点和推动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优化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7.
所谓自学能力 ,简单地说 ,就是学生能运用已学知识去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 ,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是建构 ,就是以原有的数学认识结构为依据 ,将新知识进行加工 ,并且需要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地构造 ,进行一系列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 ,以期获得新知识 ,并加深对旧知识的认识理解。  一、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1.“问题解决”教学法  “问题解决”教学是一种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 ,并加以解决的学习方法 ,也就是在数学课堂中学生能综合地、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所谓“问题解决”就是把学习置于问题之中,将学生的学习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这同当今数学素质教育思想是相吻合的。然而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强化问题意识呢?一、营造“问题解决”的氛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意识地营造“问题解决”的氛围,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的思维…  相似文献   

19.
所谓“问题解决”就是把学置于问题之中,把问题解决看做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将学生学习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化为“探索——研讨——创造”,将教师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同当今数学素质教育思想是相吻合的。然而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如何将“问题解决”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呢?一、营造“问题解决”的氛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根据学…  相似文献   

20.
高敏 《教育探索》2000,(12):31-32
培养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应成为教学的重要目的和任务。  一、“学会”与“会学”的现状  “学会”,是一种适应性学习或维持性学习,它重在对知识的接受和积累,重在对当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会学”,重在掌握学习方法后去主动探索知识,重在吸收和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对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学习。“学会”是“会学”的基础,“会学”产生高层次的“学会”;二者相辅相成,它们不仅影响学生在校阶段的学习,而且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