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诗是诗歌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中国古典诗坛中,很多大诗人都有经典的组诗集成,其中分为两种类别。一类如李白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杜甫的《秋兴八首》,是集中于同一时期所作,从多个侧面表达诗人对时事的观照,或曲折写出内心万般感慨。另一类如阮籍的《咏怀》、陈子昂的《感遇》,则散布于诗人的写作生涯当中,托一时之兴,包诸多事变,可以纵观作者  相似文献   

2.
《古风》五十九首中神话意象众多,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凡人得道成仙者.李白塑造了众多清高飘逸的神仙形象,创造出诗人理想中清逸宁静、悠游自在的神仙世界.诗人除了大胆想象还通过对比反衬、细节描写等艺术技巧,将此类神仙形象鲜活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相似文献   

3.
组诗是诗歌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中国古典诗坛中.很多大诗人都有经典的组诗集成.其中分为两种类别。一类如李白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杜甫的《秋兴八首》,是集中于同一时期所作。从多个侧面表达诗人对时事的观照.或曲折写出内心万般感慨。另一类如阮籍的《咏怀》、陈子昂的《感遇》,则散布于诗人的写作生涯当中,托一时之兴.包诸多事变.可以纵观作者的情怀、品格和思想倾向等。  相似文献   

4.
《古诗十九首》被誉为“五言之冠冕”,而陈子昂的《感遇》诗则被颂为唐代的“古体之祖”。一般认为陈的《感遇》是脱胎于阮籍的《咏怀》。其实,追根溯源实为《古诗十九首》,其作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才可以更肯定地认为陈子昂《感遇》诗是对《古诗十九首》的继承与发展。其突出表现便是兴寄与风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陈剑锋同志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四期发表了《陈子昂诗文编年考辨点滴》(以下简称《陈文》),提出了几点新见,读后获益良多,颇受启发。然而,似有一些可商榷之处。 一、由于对原诗文理解的错误,造成了编年的不当 《陈文》说,《感遇》第十八、二十两诗,“当作于刑狱既盛而酷吏又未除之际”。其主要根据是:此二诗的基本内容反映了奸党酷吏横行的世态。为此,陈同志作了这样的解释: 《感遇》十八曰:“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岂无感激者,时俗颓此风。”慨忠直之士寥寥无几,公正之道丧失殆尽;看透昏虐之道者大有人在,然而又慑于奸党酷吏之势只好缄口沉默。这种“道弊”之风,连绵已久。灌园何其鄙,皎皎于陵中。”表面上说低劣鄙陋之荆棘生长在皎好的园陵中,是如此不配,实质上慨叹、咀咒(应为“诅咒”)那些祸国殃民的奸党酷吏混进了把持国家命运的朝廷…… 这段文字,有两点明显的错误:一是“逶迤势已久”以下四句,本是作者感慨骨鲠之风久颓,自己忠诚报国不得器重,刚直不阿难容于世。如清代闻人谈在《古诗笺》卷十六中释此诗是如此。另一位清代学者陈沆《诗比兴笺》卷三联系陈子昂的著作和作为,对此诗笺释得更为明白:  相似文献   

6.
“位下何足伤,所贵者圣贤.有才继风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为日月悬.……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唐代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什么能在《陈拾遗故宅》中,给予陈子昂和他的《感遇诗》这么高的评价呢?这不是杜甫的偏爱或一时冲动,而是他在纵观文学发展、较全面了解陈子昂一生所作所为,前后比较、左右铨衡后得出的科学的结论.而给予了开一代诗风的,胸怀坦荡的,忧国忧民的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一年出版的《陈子昂诗注》,在“说明”栏中,对子昂传世的一百二十余首诗,一一指出了作年,固可供读者思索然亦难免有一些臆测之嫌。如,《感遇》(其十六)的“说明”云: 此篇慨叹以天下为公的“圣人”已一去不返,尊贤下士的明君,浮云富贵的高士也杳如黄  相似文献   

8.
《古诗十九首》被誉为"五言之冠冕",而陈子昂的《感遇》诗则被颂为唐代的"古体之祖"。一般认为陈的《感遇》是脱胎于阮籍的《咏怀》。其实,追根溯源实为《古诗十九首》,其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才可以更肯定地认为陈子昂《感遇》诗是对《古诗十九首》的继承与发展。其突出表现便是兴寄与风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杜甫诗歌艺术灿烂夺目,前人称赞倍致.元稹说杜甫“为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王安石说杜甫“其词所从出,一莫知穷极.”(《杜工部诗后集序》)宋人王彦辅道:“子美之诗,周情孔思,千汇万状,……非特意语天出,尤工于用字,……历世千百,脍灸人口.”(《增补杜工部诗序》)宋人蔡梦弼在《杜工部草堂诗笺跋》中写道:“自唐讫今余五百年,为诗学之宗师.”今人张元济在《宋本杜工部集跋》中写道:“少陵诗圣……,备藻丽之态,实积众流之长,为千古宗仰而不替.”历来研究杜甫的文章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但每得每新,看来“诗圣”丰碑仍将挺立于中国人,乃至华夏子孙的心目中.因此,用现代科学对杜甫进行研究就是年青一辈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主要艺术特色在于用典,以人事典故用得最多。他选取历史上与诗文典籍中所描写的品格高尚,有奇操卓行的人事入诗,讴歌其人其事,而且他的用典继承了前代诗人,并发展了前代诗人的用典艺术,很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1.
唐初诗人陈子昂,字伯玉,是奋力开拓唐诗发展道路的杰出先驱,他的一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千百年来广为流传。陈子昂的一生刚正不阿,追求贤明政治,所作的《感遇》诗,指斥时弊,风格清峻,赢得后世的称颂。然而,陈子昂仅活了42岁,便死于非命,人们不禁要问,他到底死于何因? 据陈子昂生前好友卢藏用《陈子昂别传》及《新唐书》、《旧唐书》记载,陈子昂是被贪婪残暴的射洪县令段简迫害致死的。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在朝中任右拾遗的陈子昂上表,以父老…  相似文献   

12.
曾被后人尊为开一代诗风的陈子昂,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他的一生却很短暂,只活了四十二岁,便死于非命。对于陈子昂的死因,历代的诗人墨客以及研究者们都十分关注,如诗人杜甫在《送梓州李使君之任》中说:“遇害陈公殒,于今蜀道怜。”按照杜甫的看法,陈子昂属“遇害”而卒。对于杜说,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仇兆鳌《杜诗详注》为引《旧唐书·陈子昂传》注云:“子昂父在乡,为县令段简所辱,遽还乡里。简乃因事收系狱中,忧愤而卒。”《旧唐书》此述,实际上是本之卢藏用《陈子昂别传》(《文苑英华》卷九七三)的记载。卢文为:“子昂性至孝,哀号柴毁,气  相似文献   

13.
初唐陈子昂的三十八首《感遇》诗包含了不同时期的作品,其内容呈现纷繁复杂的现象。在这三十八首《感遇》诗中,或写养晦待时、或写时政得失、或写世风日下、或写隐遁山林。终其一生,诗人是希望与幻灭,起伏消长;出仕与求仙,交错进行。所以如此,和诗人所处的时代环  相似文献   

14.
李白一生对国家政治抱有极大的热忱,这一思想贯穿李白的一生,而且在古风诗作中表现得尤为集中。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反映的年轻时积极寻求的政治出路、在长安及离开长安几年间矛盾的思想,以及贯其一生的游侠仙道思想。  相似文献   

15.
《感遇诗》是陈于昂的主要作品之一.陈子昂之所以在中国诗歌史上处以显著地位,被人称之为卓立千古、名同日月、古今独步,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有了《感遇诗》.陈子昂的《感遇诗》.不同于他以前几百年的诗歌,以前那些大部是追求形式的整齐,语言的华丽,而内容空泛,无病呻吟,甚而把诗歌作为获取利禄的手段,赢得主子欢心的玩物.而陈子昂在《感遇诗》中却如实地记录了他的  相似文献   

16.
在光辉灿烂的唐代诗坛上,闪耀着两颗永不陨落的巨星,这就是名冠当时、光照千古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如果说盛唐是唐诗的高峰的话,那末李杜的诗歌便是这座高峰的顶点。他们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历代文人总是惯于把他们的名字连在一起,称为李杜。是李杜并称,不分轩轾,还是杜优李劣?这个争论在中国文学史上长期进行着。争论的实质,是对浪漫主义作家如何评价的问题。从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的“时人谓之李杜”和白居易《与元九书》中的“诗之豪者,世称李杜”的话来看,早在盛唐,李杜就已齐名并称。再从当时一些诗人对李杜的称赞来看,李杜在盛唐时就是并驾齐驱,驰名诗坛的伟大诗人。我们先看他们对李白的评价。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篇中说:“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贺又见其《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也有类似的记载。这里可以看出贺知章所再三称叹和欣赏的是李白的浪漫主义代表作《蜀道难》等篇。又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对李白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说:“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唯公一人。”并指出了李白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特色:“言多似天仙之词,  相似文献   

17.
从“挤不出眼泪”说起何联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怀古》,曾令历代多少怀才不遇之士慨然共鸣啊!近日读过许淇的散文《聪明与糊涂》后,我却忽然发出一些感想来。许先生在文中说:我以前叹服诗人陈子昂...  相似文献   

18.
陈子昂何人?此人一生写了一百二十余首诗,《感遇》诗三十八首借古喻今,托物寄情。“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笔锋直指武则天耗财事佛,战乱扰民。《蓟秋览古》七首,因“雄图中夭”而悲愤。特别是《登幽州台歌》,吊古伤今,天地多么大啊,自己多么无奈!慷慨而又孤寂,代表了封建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普遍情绪,千古传唱。陈子昂以自己的诗作大破齐、粱颓靡之风,认为诗既要有“兴寄”,又要有“风骨”。他虽然只活了42岁,可是对诗歌革新的主张影响深远。陈子昂之后是盛唐。  相似文献   

19.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四和《别内赴征三首》,旧说认为,前者是天宝十载(751)为鲜于仲通伐云南而作,后者是天宝初应玄宗征诏时作。本文根据二诗内容、李白行踪、史书记载等,考定前者是天宝十三载春夏间为杨国忠征天下兵伐云南作,后者是至德元载(756)冬应永王征辟赴江陵幕府时作。旧说错误。  相似文献   

20.
曾被后人尊为开一代诗风的陈子昂,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他的一生却很短暂,只活了四十二岁,便死于非命.对于陈子昂的死因,历代的诗人墨客以及研究者们都十分关注,如诗人杜甫在《送梓州李使君之任》中说:"遇害陈公殒,于今蜀道怜."按照杜甫的看法,陈子昂属"遇害"而卒.对于杜说,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