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人们对问题的思考都有一种习惯趋势 ,每遇一个问题 ,就按照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 ,这就是所谓的思维定势。在学习活动中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 ,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的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 ,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 ,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按某种习惯思路去思考。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相一致时 ,定势的作用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 ,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 ;…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进行思考。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相一致时,定势的作用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不一致或相悖时,定势的作用往往形成负迁移,使思维受到束缚,或造成解决问题的失误。  相似文献   

3.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古人见杨柳,便想到凄惨的离别,这是联想.但若只想到离别,那就是思维定式了.在化学学习中,思维定式表现为思维的一种趋向性,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一致时,能产生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思维定势表现为思维的一种趋向性,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思维定势对人们思考问题显然有很多好处,它能使思考者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不走或少走弯路,大大缩短思考的时间,提高思考的效率;还能使思考者在思考过程中感到驾轻就熟、轻松愉快。有积极的一面。反之,若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悖或不尽相同时,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思路陷入误区。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不仅注重常规常法的教学,还要注重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定势的训练,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此看法。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技能时仍存在一定的准备状态,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定势",定势决定了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思维定势表现为思维的一种趋向性,即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考虑问题.当这种习惯思路和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一致时,就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相悖或不一致时,往往形成负迁移,这时就会酿成解题的错误.因此,在课改不断深入的发展阶段,更要重视思维定势的处理,才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笔者认为,对学生出现的不同思维定势,应采取细致的态度,分析情况,慎重地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6.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进行思考,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不一致或相悖时,定势往往形成负迁移,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积极的、活跃的数学认知。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眼整体,厘清关键,让认知聚焦知识的核心,是引领学生走出思维定势形成的负迁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思维定势具有二重性,当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相一致时,就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当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相悖时,往往形成负迁移,使思路囿于某种固定的“框架”。因此,对于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定势,应分别情况,慎重处置,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8.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带着已有的解题经验、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解题的心理准备状态,按照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或模式去研究和解决问题。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相一致时,就可以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这种是积极的思维定势,使人们更好适应环境,更好解决问题。但当这种习惯的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相悖或不完全一致时,这时就会造成解题的错误,或者使思路陷于某种固定的“框架”久久不得解脱,这种错误的思维定势使人们来不及适应外界细小变化,往往产生错觉,妨碍新问题的解决,因此对学习产生消  相似文献   

9.
思维定势,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也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了的倾向去反映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专注性.当习惯思路和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一致时,就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使问题得到迅速的解决;当这种习惯的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悖或不完全一致时,往往形成负迁移,这时或者酝酿成解决问题的错误,或者使思路局限于某种固定的框架之中,久久不能解脱.由此可见思维定势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技能的一定的心理准备状态,它能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思维定势.构成思维定势的因素,主要是认知的固定倾向.这种趋势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表现为一种思维的趋向性,即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学生倘能将已获得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运用合理的类比、想象和推理,正确地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则思维定势在这时所发挥的影响是积极的;当这种习惯的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悖或不完全一致时,往往形成负迁移,这时或者酿成解决问题的错误,或者使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般总是先从正面入手按照常规的思维途径去进行思考,这就是所谓的正向思维.如果这种思维方式对于特定的数学问题形成了一种较为强烈的意识,就转变成思维定势.人们常常借助于一些具体的模式和方法先加强这种思维定势,而使许多问题得到解决.但往往也会遇到从正面入手较繁较难,或出现一些逻辑上的困境,这时就要从辩证思维的观点出发,运用逆向思维,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面,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分析问题,运用反证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中常常遇到这种现象:有的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不满足于常见思路,主动尝试新的解题思路;有的学生只能模仿例题作题,题目稍加变化便束手无策.产生这种现象不仅与教师的教有关,而且与学生本身的学法不当有关.学生解题思路僵化主要表现在:1.思路定势.这是学生形成的一种习惯性思维趋势,即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考察问题.当这种思路与实际数学问题的解题途径相合时,问题能很顺当地解决;反之,当这种思路与实际解题途径相悖或有差异时,往往形成负迁移,或者思路堵塞,造成思路混乱,形成思路差错.  相似文献   

13.
何宏 《考试周刊》2010,(51):38-39
逆向思维是另类的思维方式,我们如果受某种习惯势力或心理定势的影响,往往按某种思维定势办事,当这种习惯性思路和实践不能带来预期的成果时,我们就应尝试其它途径,而不应该只顾搬用过去不成功的或不够理想的做法,即摒弃习惯。运用逆向思维来解决数学上的问题时,不仅可以成功解决问题,而且有助于大脑思维的发展。运用逆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常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定势思维是指人们以一种固定的思路和习惯去思考问题的思维倾向,也称习惯性思维,它既表现为思维的一种倾向性,又表现为思维的一种惰性和呆板性,因此它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一致时,能产生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本人在教学中发觉不少学生遇到代数问题时,习惯用代数知识求解,遇到几何问题时习惯用几何知识求解.这种思维定势容易形成单一呆板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谈谈如何利用抛物线解决二次方程、三角方程、对数方程和二次不等式的问题,这对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发展思维能力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6.
浅谈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如果依思维的习惯来分类,那么数学思维过程可分为定势思维与非定势思维。所谓定势思维是指人们用一种固定了的思路和习惯去考虑问题,表现为思维的一种倾向性和专  相似文献   

17.
刘北荣 《云南教育》2001,(23):46-47
创造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下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介绍几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一、突破定势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由于习惯于运用某种思维方式,便会产生一种定势心理。一般地讲,形成定势心理,思维就不会活跃,创新意识就难以产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突破定势心理,启发他们独立地、多角度地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在课堂讨论时,就不能用固定的模式去限制学生,只要答得合理,就应允许有多种不同的答案存在。例如,在比较720和512…  相似文献   

18.
何先万 《湖南教育》2002,(15):26-26
思维转换能力是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解题教学中,我们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转变思维模式。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要依据一定的模式。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掘出题目的内涵,引导他们通过联想、追忆以往接触过的模式,研究出不同模式解题的特点,比较其优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克服思维定势的负迁移。思维定势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表现了一种趋向性和专注性,当习惯性思路与解题途径吻合时,它就会起积极作用,促进正迁移产生;另一方面,它产生一种惰性和呆板性,使人们囿于习惯性思维而陷入困…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进行思考。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般总是先从正面入手按照常规的思维途径去进行思考,这就是所谓的正向思维。如果这种思维方式对于特定的数学问题形成了一种较为强烈的意识,就转变成思维定势。人们常常借助于一些具体的模式和方法先加强这种思维定势,而使许多问题得到解决。但往往也会遇到从正面入手较繁较难,或出现一些逻辑上的困境,这时就要从辩证思维的观点出发,运用逆向思维,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面,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分析问题,运用反证法解决问题。一、反证法及其逻辑基础证明命题“A B”时如果用这种方法:假设A∧B为真,在A且B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