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试析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渊源和特点张西同,胡霞裳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了。对于亲历过那场战争的中国人民来说,惨痛的记忆或许更;于胜利的喜悦。50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罪恶的侵华战争,曾经使中国人民陷人苦难的深渊。50年后的今天,那场战争的阴影...  相似文献   

2.
祝红德  张维 《历史学习》2001,(11):16-17
近代史上,日本先后两次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一次是甲午战争,另一次是全面侵华战争。将这两次侵略战争作一番比较,对于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推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纸弹轰炸"     
1937年7月,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战争一开始,日本空军就出动大量飞机,对中国广大内陆、沿海地区进行狂轰滥炸,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天津、杭州、武汉、广州、南京、上海都遭到了日军的野蛮轰炸。空袭过后,到处是恐怖的烟尘和火海,一  相似文献   

4.
明治维新后期,日本国内儒学逐渐走向军国主义化。为谋发动侵华战争,明治政府将儒家文化中的忠孝伦理借助于武士道的形式扩展为全体日本人只效忠天皇一人的近代军国主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国家意识全面法西斯化的形势下,日本国内儒学研究的学术性也逐渐退化。这些为后来日本殖民者在沦陷区宣扬封建礼教,奴役中国人民提供了思想根源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1894年到1937年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接连发动了两次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战争。甲午战争对全面侵华战争的发动具有重大的影响;甲午战争奠定了日本作为东亚军事、经济和政治强国的地位,进一步刺激了日本侵华扩张的野心;甲午战争改变了东亚格局,日本成了帝国主义侵华的急先锋;甲午战争使日本在华势力恶性膨胀,各种矛盾日益激化,日本为摆脱困境,不惜铤而走险,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6.
原日本陆军军医汤浅谦在侵华战争中被派遣到中国战场,亲身参与对中国人进行的活体解剖实验。汤浅谦的经历从另一角度深刻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残暴性,由此也管窥出他对侵略战争的理性认识和深刻反省。  相似文献   

7.
对于战争的思考,首先涉及的便是战争的原动力的问题.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之所以能够发动那样一场旷日持久的、非正义的侵华战争,是与日本国内民众的倾力支持分不开的,而这又是由于日本政府长期推行军国主义愚民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对中国进行全面入侵,决非偶然,而是自明治维新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直接结果.本文以大量的日方历史资料为依据,论述了日本侵华政策的实行与演变过程及其为把中国变成日本独占的殖民地所采取的一系列严重步骤,揭露了日本政府企图用扩大对中国战争的手段来摆脱国内的政治、经济困境的图谋。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同属亚洲乃至世界上的重要国家。中日关系的走向对中日两国、亚洲乃至世界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一、近代中日关系以日本侵华为主要特征近代史上,日本侵华表现在五个方面: 1.发动和参与侵华战争:1874年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4—1905年发动旨在侵略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  相似文献   

10.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一场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战争。奴化教育是日本对我国东北地区实行的殖民教育,是具有军国主义色彩的殖民侵略,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政治统治、军事镇压和经济侵略而采取的侵略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田雨 《历史学习》2010,(10):7-9
1931年9月,日本侵华军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了旨在侵吞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发动这场侵华战争呢?  相似文献   

12.
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在1937年7月7日全面发动侵华战争? 笔者从事编史修志工作多年,依据对残存的大量资料考证,认为这与日本军国主义者中迷信“逢七必胜”有关。人们不难发现,凡与侵华有关的事件、行动或会议等的日期,人多占有一个“七”字或几个“七”字。  相似文献   

13.
在日军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背景下,近卫文麿出任首相,是以同意军部发动侵华战争为前提的。他对内阁各大臣特别是外务大臣、陆军大臣、大藏大臣的遴选,着重于如何发动侵华战争。事变爆发后,他几度企图诱降国民政府,使华北"特殊化"。全面侵华战争发动后,他宣称为了建设基于"国际正义"的"真和平"和远东"新秩序","日本唯一的目的是把中国击至屈膝!"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50年前的5月8日,是欧州战场胜利日,9月9日是日本法西斯向中国人民签暑投降的日子。50年前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各国5000万人丧生,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那场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多万人,耗资1000多亿美元的沉重代价。经历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民族自卫战,终于打败了日本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之前,由于英美对日本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以及对苏联与中国革命的偏见和相互之间的猜忌,无视中国抗战的战略地位,英美对日本没有采取强硬的措施,未能组建远东集体安全体系,丧失了阻止日本法西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机。这是英美在战略上的短视和对形势的错误估价而做出错误的决断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6.
三千五百万——中华民族的惨痛创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个世纪多以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侵华战争,不但大量杀伤中国军队和抗日武装的有生力量,而且对无辜的中国平民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烧杀淫掠和灭绝人性的生物、化学残杀,使中华民族蒙受了有史以来最惨烈,最严重的伤害和破坏,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极其深痛的记忆和创伤。 今年5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莫斯科伟大卫国战争纪念馆揭幕式上发表讲话时向世界宣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于战时对日本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郁达夫认为日本文化是对中国文化的“抄袭”,缺乏创造性。随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步上军国主义的道路,其文化也走向倒退。作家堕落,作品内容趋于反动,文化生活十分空虚;尤其是对中国文化的侵略。使日本成为毁灭人类文化的敌人。然而中国文化有五千年历史,隋唐之时曾“开发倭夷”;将来“建设东亚新文化”,责任也还在“我们的肩上”。  相似文献   

18.
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原因,学术界已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利用前人研究成果梳理了日本霸权主义思想的源流,认为霸权主义思想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9.
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原因,学术界已从经济、政治、思想、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利用前人研究成果梳理了日本霸权主义思想的源流,认为霸权主义思想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20.
从甲午战争刚刚结束开始,日本的一些国际法学就相继抛出了一系列的以甲午战争为对象的国际法作。百多年来,这一“研究”热度不减。其共同特点是,站在军国主义的立场上,用国际法的术语作概念游戏,歪曲和伪造历史,为日本发动甲午侵华战争寻找法理上的依据。对此,我国学术界长期无人做出回应,给以必要的批判和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