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青年学人是推动学术研究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人的主动性视角来看,青年学人成长之路是诸多要素合力的结果,是以人生境界为内核,以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和治学环境等基本要素为外围的学术成功同心圆不断构建、完善的过程。学术成功同心圆是青年学人成长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2.
巳故著名学者吴孟复先生毕业于无锡国专,治学之余创作旧体诗,合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为一手。吴先生诗典雅而能通俗,理论与创作实践密切结合;风格兼融唐宋特点,和雅清新。诗中表现知识人士爱国情怀与真纯品格,堪为后学之楷模。  相似文献   

3.
著述文献,是学人学术成果最重要的体现之一,是学人思想、智慧、才华的结晶。历代广西学人著述文献,不仅记录、反映了广西学人、先贤的学术主张、学术思想,亦反映、体现了他们的学术精神,历代广西学人的著述文献所表现出的优良的学术精神,如积极向先进文化学习的精神,勇于探索与创新的精神,刻苦钻研与严谨治学的精神等,值得今天从事桂学研究的学人,尤其是从事广西文献研究的学人深入地挖掘与宣扬。  相似文献   

4.
汤用彤先生治学中西兼研,触类旁通。他善于将西方学术思想以及学术研究的方法运用于中国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之中,他既强调学术研究的民族性特点,国故国粹对外来学术思想的渗透与影响;同时又不抹杀外来学术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与作用。他的“昌明国故,融会新知”的学术思想,为中体西用的学术研究理念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同时也为学术研究接受外来学术思想如何保持民族学术传统带来有益的启示。他的“就事推论,应有分际”的研究方法,为学术研究中新旧材料的利用,以厦实证研究的学术思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学术品格是学术研究品格与学人品格的统一。面对当前相当严重的学术失范现实,树立崇高的学术品格,治理学术失范、规范学术研究活动已成为学人们以至全社会的共识.马克思恩格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术研究品格与推陈出新、朴实无华、谦逊诚实、善于争论、淡泊宁静的学人品格,是真正的学人们学习的光辉典范。本试以论之,作为对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6.
谈治学     
赵荣光先生是当代杰出的学者 ,中国大陆饮食文化、饮食史学科的开拓者。其治学之刻苦 ,学风之严谨 ,成果之丰硕 ,独破陈说 (如“菜系说”、“满汉全席”的谬传 )之胆识 ,赢得了海内外学界的由衷钦敬。他应本学院之邀所作的这一演讲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宝贵治学谈 ,既深入浅出又独到警策 ,无论是莘莘学子还是各学科有所建树的专家 ,都反映说每次阅读记录稿都能得到新的启示和领悟。而演讲中所提到的“学术研究要特别注重感觉与状态”,“学问首先是过程”,“过程就是忘我”,“科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艺术”等等切身体会 ,都深刻而精彩地揭示了学术研究的高境界 ,是已有的名家治学谈中所罕见的。感谢赵先生惠允由本刊首发此文 ,相信广大师生、各界学人读时都会有进入宝殿之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闲斋书简》为分析对象,从“为人”与“治学”两个方面,讨论钱谷融先生的学术思想与精神世界。从“赤子之心”、“情与礼”、“散淡”、“文人气息”几个方面,讨论钱谷融先生的人生境界从“提高人的精神和心灵世界”、“作为创造力的生命活动的学术研究”、“学术研究的‘人情味’”、“学术研究中的文字之美、生命之美”几个方面,讨论钱谷融先生的治学之道。  相似文献   

8.
一代文化宗师陈寅恪,晚年致力于为正统学人所不屑的女性题材研究。研究旨趣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似有令人费解之处。然而,当我们拨开扑朔迷离的云雾,走近大师的内心世界,并了解了他的为人时,就不难发现,这既是他张扬独立自由精神的一种主观努力,也是他抒发胸臆的一种迂回曲折手段,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高贵可钦的学人品格。后世学人,当以大师为典范。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相当多的“学人”任事干外交,担当重要的外交职务,乃为民国外交人事结构变动的新景观。这一变动打破了长期以来职业外交官对整个外交界的垄断,造成外交人事结构新的重组以及“学人”自身角色地位的转换,同时也引发了他们与职业外交官在外交理念上的矛盾与冲突。而这一切显然与国内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现代外交发展的走向有关。  相似文献   

10.
超凡的语言天赋、扎实的学术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他就是中国英语语言文学翻译方向著名学者,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王宏印.殷殷学人锐意探索 王宏印生于1953年,祖籍陕西华阴.他从小聪颖灵慧,笃实好学,为父母之骄傲,也为邻里羡慕.他在千军万马之中挤过高考"独木桥",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安外国语学院.  相似文献   

11.
“新文人画”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个画家群体或一两个人的突发灵感而产生的,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和积淀,经过近代社会上百年的积累而进发的一种意识潮流,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后后现代的“新”主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一个大写的“学”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的关键字是“学”字,大学是一个大写的“学”字。这个“学”字怎样才能写大?关键是“时为学所用,钱为学所花,物为学而在,人为学者先”。  相似文献   

13.
从张可久的人生价值取向、创作审美对象和心理根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深具传统气质的文人雅士,他性情和顺,趣味高雅,虽仕途不顺,但散曲是他摆脱俗务、澄净心灵的精神绿洲,是他创造和谐的一种方式。他是一个在畸形的社会里,命运畸零,但人格裂变较少的传统意义上的文人。  相似文献   

14.
儒学能在中国两千年的社会里产生重要影响,当然是源于它博大精深的思想,但与孔子本人的人格魅力也有莫大的关系。细读《论语》,我们就会发现,孔子是一位多姿多彩的人.而不同时代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孔子的形象进行了一些改变或塑造。  相似文献   

15.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现象古已有之,引人深思的是,近几年这种现象在大学和科研机构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与自古以来把"学而优则仕"异化为读书做官,以及现在社会流行的"官本位"有关,其实,"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其所体现的是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正本清源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值得我们今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游士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阶层,曾在先秦、汉初时期活跃一时。他们的本质特征便是"游",即奔走于诸侯之间,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先秦游士之游是一种政治性较强的社会活动,他们以游历的方式,增长见闻、宣扬政见、实现抱负。汉初游士之游,虽仍有先秦之余风,但已逐渐形成了结伴而行,欣赏美景的游览活动。游士身上体现的"游"的内涵的发展与演变,首先缘于汉初游士的分化,而其根本原因则在于汉代大一统的政治体制,使游士逐渐失去了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17.
儒学能在中国两千年的社会里产生重要影响,当然是源于它博大精深的思想,但与孔子本人的人格魅力也有莫大的关系。细读《论语》,我们就会发现,孔子是一位多姿多彩的人,而不同时代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孔子的形象进行了一些改变或塑造。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传统“士人精神”的现代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士人是中国传统化的承载、传播,他们特有的政治精神是中国传统政治化价值体系的凝聚,并不具有现代性。本针对学将士人等同于现代知识分子的观点,指出从传统的士人精神中走出来,实现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现代化,还需要在“价值支点”、“人生目标”和“人格结构”等三个方面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由拥有知识分子性的学者书写的犹见才情与智识的文体,"学者散文"在"世纪末"的勃兴似乎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倘以修辞批评之美学修辞与意识形态修辞两个基本维度来观照之,晚近"学者散文"写作及其气质又是充满"文"与"学"、感性与理性、审美与启蒙等内在的反讽与悖论的。在精英文化与商业文化明显对峙、人文知识分子与明星知识分子出现分化的当前情势下,"学者散文"如何守持自身文学性的规定、如何保持在"散文性"与"学者性"之间的张力平衡,这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婴儿”和“卵子”这两个词在中国哲学中经常使用。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已经超出了生物学意义而进入了哲学意义的层面。本讨论了老庄关于“婴儿”的理论和心性学家关于“卵子”的理论,以及它们在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