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雅俗共赏,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对联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雅俗共赏,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对联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在浩如烟海的联语中,有种讽刺对联它和杂文、漫画一样,寄讽喻于幽默,寓  相似文献   

3.
对联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也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无所不包的丰富内容,博得了人民群众的喜爱、专家学者的青睐。正因如此,故一般诗词不可取而代之,对联有对联的特点、作用,也就是说,对联就是对联。李可珍、郑天佑二同志在《对联与语文教学》(1994年第一期湖北大学主办的《中学语文》第25页。以下简称《对》)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值得语文教师借鉴。不过,文中列举的对联多有不当,没有达到对联的要求,有些对联还不算对联。其不当之处,归纳起来有如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对联是中国文化的特产和绚丽的奇葩,也是一种为历代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世界上独一无二。千百年来,聪明智慧的历代中国人民,承继泱泱诗歌大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创制了浩如烟海、蔚为大观、无以计数的对联佳品。当名人将它移植到“勤学”这芳草地时,其芳香便愈加沁人心扉。  相似文献   

5.
对联(又被称作楹联)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作品浩如烟海。然而,这一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因历来被视为“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而未见载于文学史,现代连中学语文教科书也没有它的一席之地。大量对联文献长期被冷落。可喜的是,对联已进入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中国历史》教材。在二、三、四册教材中,十几条对联文献资料的引用,令人耳目一新。一、对联文献是知识教学的“催化剂”对联文献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记忆。在讲到《马关条约》的时候,笔者就曾使用这样一副对联:“内无相…  相似文献   

6.
不少人把对联看作一种争奇斗巧的笔墨游戏,一种茶余饭后的快意消遣,就连著名学者梁启超也视之为“苦痛中的小玩意儿”。实际上,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对联与政治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近代、现代历史上,革命人民都曾把对联作为团结群众、打击敌人的武器。笔者这里要谈的便是1919年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后对联起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联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文体,为什么它与中国人民的生活结合得如此紧密,又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势头?本文主要从对联与"道"、对联与"鸣"方面加以探讨,并就对联的写作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8.
漫话对联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是一门雅俗共赏、耐人寻味、妙趣横生为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历经千年,对联始终焕发出勃勃生机。有关对联的知识典故、佳话趣闻、名篇佳作可谓浩如烟海。下面,笔者希望能从对联的知识宝库里撷取一二,连缀成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漫话对联     
对联,也称“对子”。它是我国人民创造的在内容上相互配合、呼应,形式上彼此对称、排比的两句话的一种文体;也是适应于汉字特点——“方体单音”,每个字所占空格相同——的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对联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应用文。它通过简便的形式,把诗歌、书法、图案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每逢节日喜庆,家家户户贴上  相似文献   

10.
漫话对联     
对联,也称楹联,它包括春联,喜联,寿联,挽联等等。它是我国民间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是百花园里一朵艳丽的奇葩。对联是由“桃符”演变而来的。最早的一副对联是五代后蜀主盂昶所写。据《宋史·蜀世家》载:公元964年,孟昶令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题词,因其所题不工,就自己动手撰了一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到明太祖朱元璋,又把对联提倡了一下,民间便广为流传了。不仅春节喜庆,并且婚事言欢,祝寿颂寿,致哀敬挽,师友相赠,堂榭装点,皆堪称上品。对联紧贴人民脉搏,呐喊人民心声,因而为人民所喜爱。 1923年,陈毅同志旅欧后回家乡四川乐至过年,叔伯们请他写副春联。他略略思忖,挥毫疾书:“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事无成事无成事事无成事事成。”揭示了受尽折磨,终年不得饱暖的劳苦大众的生活艰辛,表达了人民渴望组织起  相似文献   

11.
一、对联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依据 两语相对,应用性极广的对联是我国独有的古老的文学样式。虽然目前语文教学大纲对对联知识并未作学习规定,教材也未把对联知识作一种文体知识进行介绍,参考资料中也不重视对联,中学语文老师也较少提及对联,但这并不表示对联不重要。我认为中学生学习对联知识很重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讲对联用对联、教学生写对联更为重要。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撰写了一部分对联。这些艺术珍品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是毛泽东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对联是文学样式的一种,是作者对生活独特感受的一种反映形式。毛泽东的对联表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革命家、军事家和人民领袖的思想、意志、品格和情感,部分地记载了中国革命不同时期的目的、任务和策略。这些对联,无论是从思想内容方面,还是从形式特点,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在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和多元化评价手段下,历史教师应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此,笔者将对联引入到历史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创新思维,用对联的形式展示历史人物的魅力、体现历史事件的真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对联又叫楹联(楹即柱子)或楹帖,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特有的语言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为我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把对联引入历史活动课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品种,有着悠久的历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对联以它强大的生命力活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新时代新生活中令人注目的亮点。一、对联融入人民群众的褒贬爱憎。山东省临沂市九曲乡农民顾延泽曾三贴春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他辛酸地写过一副春联:“吃一斤  相似文献   

15.
夏海平 《教师》2011,(31):51-51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是我国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形式。在历史课上如果恰当地引用有关的历史对联辅助教学,不仅可起到开拓思路、丰富知识、活跃课堂、增加趣味、寓教于乐的作用,而且还可增强历史课的趣味性和教育功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一、利用对联,对学生陶情冶性,劝学励志,培养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16.
对联,俗称楹联、联语、对子,是我国传统文化领域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格律严谨,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蕴意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历史教学中如能恰当引用对联,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巧借对联艺术,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兴趣是知识入门的向导。利用对联,可以使乏味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如在讲“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一课中“护国运动”这一小节时,为了让学生对袁世凯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印象,笔者给学生出示了一幅对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然后引导学生从对联的基本常识入手分析:此联中的“千古”对“万岁”,符合对联要求,而…  相似文献   

17.
对联是一种音节匀称、结构整齐、形式美观的民族文学式样,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学校生活为题材编写对联,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还能提高  相似文献   

18.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历来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其中,有不少名联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背景材料。请结合以下对联和所学知识回答1~7题。  相似文献   

19.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它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样式,是诗词演变的一种形式,是书法与艺术的结合体。相传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曾在宫中书有对联一幅,其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据说这是对联的始祖。自宋以来,不断推广,作为客厅书斋、名胜寺庙装饰及庆吊之用,成为艺苑中一朵雅俗共赏的奇葩。它字数不多,但一幅精彩的对联,可以与鸿篇巨著想媲美;它讲究对偶、平仄,并能在一定格律上表现出高超的意境。对联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广为流传,成为我国人民喜闻乐道的民族文学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漫话对联     
对联 ,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是一门雅俗共赏、耐人寻味、妙趣横生为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历经千年 ,对联始终焕发出勃勃生机。有关对联的知识典故、佳话趣闻、名篇佳作可谓浩如烟海。下面 ,笔者希望能从对联的知识宝库里撷取一二 ,连缀成篇 ,以飨读者。作为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 ,古往今来 ,有关对联的趣话数不胜数。这里选取几则 ,望能窥其一斑。据传 ,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年除夕之夜微服私访 ,去查巡贴春联的情况。发现竟有一户人家斗胆抗旨 ,门口还没贴出春联。一打听 ,原来这户人家以“阉猪”为业 ,不好意思贴春联。于是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