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尺度的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以宏大的历史尺度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他论述社会发展理论的哲学总纲领。马克思通过劳动性质、财富尺度和自由时间这三个基本维度,不仅从“自由个性”、“自由劳动”与“自由时间”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了人和社会互动生成的社会历史机制,而且从“实体”与“主体”相统一的角度论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本原。  相似文献   

2.
由异化上升到异化劳动,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但异化劳动理论还不等于唯物史观,它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本文通过对异化劳动理论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分析,即着眼于分析劳动中形成的主客体关系——人与劳动对象、人与劳动过程、人与人的关系,把异化劳动看成是一种客观历史现象,从而揭示马克思是怎样把社会发展看成是自然历史过程、进而去研究历史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最终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它与时俱进地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这既凸显了“现实的个人”的主体性,也是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肯定,并体现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终极价值。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在对劳动阐述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以人为本”正是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在当代中国的全新诠释。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雇佣劳动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层建构主要表现在他从主体向度与客体向度辩证统一的角度对社会生活过程的本质内涵进行的深层解剖,其主体批判线索深深内置于历史性生产关系的发展线索之中.同时,伴随着雇佣劳动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拜物教问题,没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内在矛盾在现实生活中的内在凸现,工人阶级是无法真正冲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拜物教的观念牢笼.因此,对雇佣劳动所带来的拜物教的主体向度的批判是建立在客体向度成熟的根基之上的,经过主客体双重线索的共同作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雇佣劳动”必然向“真正自由的劳动”发展,由此,人类社会也就实现了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历史飞跃.  相似文献   

5.
美好生活作为当前中国社会的热词,反映着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所需所急所盼;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不变的人民立场和初心。美好生活作为古今中外人类共同探索和追求的目标,理解其在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内涵尤为重要。通过梳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中“劳动-闲暇”这组核心范畴,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理解美好生活的意涵。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劳动-闲暇”的解放在于实现生产力的极高度发展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美好生活的根本目标;“劳动-闲暇”的贯通意味着二者共同作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对象化本质力量的活动,体现着美好生活的合理内核;“劳动-闲暇”的共享表明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劳动,同享闲暇,这种“美美与共”状态的实现是美好生活的最终旨归。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包含了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三个方面。市场经济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意义,已经内在地包蕴于马克思著名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之中。从积极意义上看,市场经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作用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形成人的丰富关系、促进人的能力发展、保证人的价值实现、提供人的自由条件。  相似文献   

7.
郑琦 《思想教育研究》2023,(10):137-143
“劳动审美”一直以来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论题。马克思的劳动美学思想立足于实践论和存在论的维度,将“美”界定为建立在人的自由自觉劳动基础上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解放,是一种高级、开放的“身—心”自由之美,并在此基础上立足于人的实践开辟了通达“自由劳动之美”现实历史路径。客观来看,马克思关于劳动美学的相关思想,为新时代劳动观审美向度的开辟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提出了以“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为表征的新时代劳动美学。习近平关于劳动美学的相关论述不仅在理论层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美学思想,而且在现实层面为新时代中国社会形成尊崇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社会风气奠定了实践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价值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性本质,集中表现在邓小平关于价值主体、价值主体性、价值客体及其属性的丰富论述中。在邓小平的价值论中,价值主体是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群众;价值主体性突出表现在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主体的“为我”与“自为”性;价值客体是当代中国的现实和条件。邓小平的价值论以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价值理论为理论基础,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9.
主体教育论的若干构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体教育论”研究的主旨在于,寻求一种立足于今天时代特点和我国社会走向的实现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思想的教育学理论。为使这一研究走向深入,需进一步阐明“主体教育论”研究的基本思路、所要探讨的基本问题及其层次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是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属性。传统“主体-客体”模式把毕业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毕业生被当作“加工”的对象,造成毕业生主体地位丧失。主体间性视阈将毕业生从传统“主体-客体”模式中解放出来,恢复了毕业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主体间性是对传统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也是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贯彻主体间性思想,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理解原则、差异性原则和教育者主导原则。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观使我们对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从天国降到人间。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进一步揭示了人和社会的基础在于劳动。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存在的四重原初关系的提法,生产劳动对人类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和地位及其领域作出了规定,不仅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形成,而且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人类自身再生产一样都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在社会生产体系中各具独特地位,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各有独特的功能。精神生产是指主体认识客体、创造精神产品的过程,是一项以脑力劳动者为主体,以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为对象,以一定系统形式的精神产品为结果的社会生产活动。精神生产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马克思在《神圣家族》里首先使用的,不过,马克思在这里谈精神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证明劳动时间是劳动产品的价值的量度这条经济学原理,从而揭露鲍威尔一伙在这个问题上的无知。作为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范畴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首次提出的。在这里,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即“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也就是通过脑力劳动,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科学知识产品的生产,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规范、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科学知识等。  相似文献   

13.
理解劳动价值论 发展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1世纪新的历史起点上,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经济现实中的地位。一方面,明确指出它“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也紧密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中出现的一系列新的实际问题,如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所起的日益重要的作用等,向广大理论工作者提出了“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的新课题。深化…  相似文献   

14.
《哥达纲领批判》把按劳分配规定为“资产阶级权利”,这被认为是一个“斯芬克斯之谜”。传统观点认为这是马克思用商品生产的尺度衡量按劳分配的结果。其实,破谜的关键在于生产劳动二重性。生产劳动既是劳动者作为主体的自觉创造过程,又是劳动者作为客体的体力耗费过程,这种二重性是造成资产阶级权利的根源。随着生产劳动转化为自由劳动,体力耗费不再成为生产财富的基础,劳动时间不再成为财富的尺度;逃避劳动和转嫁劳动不再是一部分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资产阶级权利也逐渐消亡。  相似文献   

15.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其丰富的财富思想,不仅从“劳动”和“资本”这两个核心范畴出发对资产阶级“财富生产”的实质进行了界定,揭示了资本主义财富生产中的三种拜物教观念及其实质,而且从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进步意义上论述了财富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生产的历史作用、资本的文明意义以及财富生产对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意义与社会价值。对这些思想进行哲学解读,有助于我们从经济哲学与历史哲学的双重视野领会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具有丰富深邃的文化思想,本文仅涉及他的文学艺术情趣、经济理论基本概念、自然观与文化思想的联系。马克思的文学艺术情趣是他观察社会及其历史文化变迁的窗口、镜子。他在文学作品中读史,看到社会层面与文化风俗和历史变迁。被马克思称为“对象化”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劳动,它不是一个纯经济学概念,而是一个文化哲学概念。由于带有目的、意义和自由等人类的特性,因而有文化色彩。文化与劳动并生,一起发展,随劳动异化而异化,产生不合理性。马克思自然观带有强烈的社会历史文化色彩,这是区别于其他自然观的重要特征。在天然的自然和与人有直接联系的自然中,马克思更重枧后者。自然的历史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在历史和逻辑上相互交织着。人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是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指出,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可见实践在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中起了决定作用。实践在价值本质:价值形成的基础源自于主体需要、价值形成的条件是客体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价值形成的实质是主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需要关系的不断生成中,三个方面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文章指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使用的“异化”本质是一个价值批判范畴,并进一步阐述了其理由:(l)“异化”体现的是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2)“异化状态”是指客体在价值属性上与主体的相对立状态;(3)异化现象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主要是指人的价值行为的异化;(4)价值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线索。  相似文献   

19.
主体间性是高校教育的内在必然属性,信息素养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的客观求。传统“主体-客体”模式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造成其主体地位丧失。主体间性视角下将学生从传统“主体-客体”模式中解放出来,恢复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信息化教育的今天,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深刻反思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贯彻主体间性思想,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应坚持人本准则、主体间性准则、指导性准则、全面发展准则。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价值概念是关系价值论,即认为价值是主客体的利益关系。这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同时也割裂了共性与个性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并难以同实用主义的“有用就有价值”的价值观划清界限。而客体有无价值,不仅应看它的自然属性,更应看它的社会属性,即应当从客体与社会劳动的关系中去考察。所谓价值,就是客体所包含的主体与社会劳动的关系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