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政务诚信是当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影响,对我国政府机关,以及公务员的时代要求,也是政府加强自身建设和赢得公共信任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政府的执政水平,关系到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因此,从文化视角去透视其文化内涵,从道德文化、制度文化、法规文化、政务人员的素质文化和监督机制文化去探讨与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在欧洲,一般公众似乎失去了他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为弥补这一遗憾,欧盟委员会提出要科学的"重新装备"。然而问题是,更多的科学应用是否会颠覆公众的不信任?迄今为止的经验似乎表明效果适得其反,因为公众对于基于科学的政府控制系统有许多不信任。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就是创建一个独立的科学食品管理局。然而,我们认为,单独的科学建议并不可能重新树立公众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要使科学建议更加透明,即清晰地阐明其所依据的科学前提和科学事实。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基于狭窄而明确的风险定义,但公众关心的是一个广义价值背景下的食品安全,既包括利益也包含风险。公开透明以及广泛理解公众对于食品风险的警觉,建立有公众参与的对话机制,是涉及复杂价值问题的食品安全生产的必要且紧迫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3.
由于政府有着自身的效用函数,在其与公众之间的政策博弈中,出于最优化而进行相机选择决策。然而公众的理性预期,使政府的最优化意图最终无法实现,并使其收效最小,即产生动态不一致问题。但在多种政策博弈中,信誉使得政府遵守既定的决策规则,成为克服动态不一致的最有说服力的因素。西方经济学家对动态不一致和政策信誉的理论分析,既有其重要理论意义,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但这一理论对于提高我国当前经济政策的信誉,加强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统一性及透明度,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公车改革作为有关政府自觉规范权力运作、寻求先行法治化的一种尝试,其所蕴含的宪政意义和积极因素并不亚于诸多宏观的政治法律体制改革.但是在受到高度评价的同时,这一被政府赋予促进公共善之使命的改革举措也遭遇公众广泛的质疑,基于宪政视域考察所得出的不信任本源集中于程序缺陷引发的若干消极因素.对程序缺陷的矫正成为解惑公众质疑和应对车改系存问题的关键.而程序导向性的矫正措施可以衍生出某种以公众民主参与为特征的更高层次的新型政府决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弭民主政府与公民不信任的传统冲突.车改本身的积极因素与对其系存的消极因素的矫正机制相结合,折射出政府权力运作迈向宪政格局的曙光.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中重视并选择信任,对于教师的确定性寻求、承诺兑现和自主行动都有实际的本体论意义。课程改革中信任文化的培育,一方面要注重关系信任和制度信任的有效构建,另一方面还要重视"不信任"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危机,合法性危机来自公众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不信任,产生不信任的采源也就是合法性危机的根源。政府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是合法性问题危机的症结。合理的制度设置对解决合法性危机是必要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7.
学校信任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时代课题,因为信任学校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人们之所以信任学校不仅源于信任结构从人际信任向系统信任转变,更源于公共学校自身的功能和品质满足了公众的期望.要判断学校信任危机,需仔细甄别不信任与不依赖的复杂关系,识别不信任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确证学校信任的危机,进而分析学校信任危机的原因.学校信任危机既有"信任者"即公众的因素,也有"被信任者"即学校和教师的因素."主动信任"的概念强调信任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自反构成过程,这意味着重建学校信任更多地依赖学校而不是公众.学校需要提升服务公众的能力,主动维系与公众的良序关系以"赢取"公众的信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刑事司法的信誉危机不断上升,由于其自身性质的特殊性,常常处于司法信誉评价的风头浪尖,获得公众信任难度更大;刑事司法赢得公众的信任,需要司法人员的恪尽职守、具体制度和措施的跟进,但更重要的是要眼光长远,不能满足于一时一事的效果而背离法治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公众参与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评估,是推进地方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不可或缺的一种动力机制,也是提升决策质量的重要前提。但是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目前还存存在着诸如决策事项不够公开、透明、公众对政府缺乏信任感以及法律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制约因素。要想突破制约公众参与的"瓶颈",则需要从建立与完善重大决策信息的公开机制、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和建构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机制方面寻求制度创新,这才是确保公众在地方政府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充分行使话语权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郭美美事件”是当下比较热议的话题,它与之前发生的陕西“彩票事件”、贵州“瓮安事件”、山西“疫苗事件”等轰动一时的事件有着相同的特点:透过这些事件可以折射出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失信问题相当严峻。失信的原因主要表现为政府在管理政策、决策上存在缺失、不足以及公众因素问题等方面。要提升政府公信力。就必须建设服务型、廉洁、有限及法治的政府。  相似文献   

11.
政府在事故预防和处置中居于主导地位。心理学的“华生模式”和“皮亚杰模式”实现“社会学转向”,可用以分析政府的责任问题。而安全事故的“强刺激”和“弱刺激”对政府改进效应是不同的。中国当前社会转型中逐步出现了城乡、单位、地方之间而主要表现为阶层之间的利益分割局面。因而政府的责任一方面不仅仅在于对某一事故的“强刺激”进行反应性改进,更应该在于包括“弱刺激”在内逐步把内化以人为本的责任伦理和信念伦理结合起来,对事故进行事前预知和防范,同时另一方面需要抑制精英阶层对整个社会利益的割据,保障社会底层的安全权益,引导底层进行安全维权,乃至抗争上层“官商秩序(结构)”的利益勾结,打破“资(方)强劳(方)弱”、“上(层)强下(层)弱”结构,从消极的“华生模式”转向积极反应的“皮亚杰模式”,不断提升政府效率,保障个体生命安全和社会安全。  相似文献   

12.
大众传媒在发挥巨大影响力的同时,也肩负着道德教育的责任。大众传媒通过提升受众的道德认知能力、内化道德观念和外化道德行为来发挥它的德育功能。然而大众传媒在德育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对受众主体性的解构、"后现代传媒"对现有道德体系的反动以及媒体渲染引发的道德恐慌。大众传媒视域下德育效果的提升路径为:明确媒体的社会责任,提升个体的主体能动性,加强对媒介工具使用的规范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按照公众的意愿和偏好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回应公众的要求,追求的目标是公民满意,因此,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就应具备一些区别于其他类型政府的职能,而且要履行好这些职能,还应遵循一些特别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因为道德教育是成人教育,所以,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人在表现为现实存在的同时,又面对未来进行超越,与此相应,道德教育一方面要教会人们如何适应现实,但另一方面又要帮助人们不断地超越现实的束缚.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与物质文明飞速发展,而人文精神与公众的道德心性却日益颓废。人心转换,道德建设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佛教关注人生,把人的道德修养作为成佛得解脱的阶梯,一直以来就是社会道德教化的重要工具。发挥佛教对社会人心转换、道德建设的独特作用,是佛教适应社会、利益社会的需要,也是佛教扩大自身影响、弘法的需要。发挥佛教道德教化作用前提是挖掘,其关键是以人间佛教入世度生来凝聚亿万信众,加强佛教信徒自身的道德建设,以其为基点感化、影响社会道德风气。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府经营土地的理论基础是土地公有制,其经营土地获得利益的根本目的应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所追求的共同富裕是一致的。但政府经营土地的社会主义理想与当前中国的现实却出现巨大的差距,反映出政府经营土地过程中存在着角色冲突。因此,应以“公共利益”为界限约束政府经营土地的行为,并采取措施对政府经营土地的行为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政府行政伦理要求法规化、制度化已成为一种世界趋势。不仅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进行道德立法和建立专门的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方面都有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与此相比,中国却至今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公务员道德法典。因此,加强政府道德责任制度建设,成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当务之急。健全问责制和引咎辞职制以及道德监督机制是政府道德责任制度化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党政机关干部的政德修养,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对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从五方面加强党政干部的政德修养。  相似文献   

19.
教师道德权威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具有的道德方面的力量和威望,它受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影响,受法律保护,而教师自身的知识经验、能力和德性是教师真正拥有道德权威的关键。教师道德权威是教师对学生顺利进行德育的保障,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无形的力量。当代社会要求的变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不足以及教师自身德性的失落使得教师道德权威备受挑战,这需要教师自身、教育有关部门、政府三方合力去应对。  相似文献   

20.
奉天法古是董仲舒《春秋公羊》学的重要内容。奉天法古的根本是奉天,奉天是说天子受命于天,当以天意为其行动准则,而《春秋》就是天意的体现,王道则是《春秋》的中心,这是从天意的高度,对王道的合法性作出论证。奉天法古有王权绝对化的一面,也有儒家王道政治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