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命"这一哲学概念,无论在孔子还是庄子的哲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儒、道两家思想认识、政治主张以及生活体验的不同,对"命"的认识自然也有所差异。从"命"的思想来源上看,他们都受相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以及都自觉地摒弃宗教思想落实于经验生活对"命"的思想进行生发,但相比之下孔子更多地受到礼乐制度的影响;从"命"的思想内容上看,孔、庄之"命"同具普遍性,而对"贤与不肖"的看法以及"天命之命"的认知上有着不小的分歧;在对待"命"的态度上,孔子提出"知命",庄子高扬"达命",但二者都对"命"抱有积极回应的态度。将孔、庄二人对"命"的理解作对比,有利于理解儒道二家的思想旨归,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思辨性阅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思辨性阅读”评价是实施“思辨性阅读”教学的难点,“思辨性阅读”试题命制是开展“思辨性阅读”评价的基础。明确“思辨性阅读”试题命制的价值,把握“思辨性阅读”试题命制的目标,探寻“思辨性阅读”试题命制的方法,是有效进行“思辨性阅读”试题命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命题是一门学问,命题是一项基本技能。命制一份科学的试题不仅体现了教师对课标、教材的理解与把握,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深度和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好的试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那么,政治教师应如何命制试题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4.
"天"、"命"是中国哲学范畴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孔子以来就有谈"天"、"命"的传统,视"天"、"命"为个体自我道德践履的超越根据,以此提升现实生活中道德践履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孟子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提出"良心"一词,发展了孔子开创的"性-天(命)"儒家伦理,进一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孟子特色的"心-性-天(命)"式儒家伦理观,使得儒门道德践履活动变得更具有操作性、可把握性,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基于函数拐点、类比函数对称中心可命制出一系列压轴试题.常见手法是:比较拐点异侧两点的某个量的平均值与拐点对应量的大小,通过比较大小得到相应的不等式,从而命制试题.  相似文献   

6.
正研究高考试题命制,根据高考试题把握高三历史复习的方向与思路,可以使教学与高考更加对路,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近几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笔者认为,历史教师在高三复习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关注立意、逻辑以及阅读材料过程中的问题意识。一、学术支撑下的主题立意高考试题的命制专家在命题时特别注重立意。记得杨宁一教授曾经讲过,考试测量的试题应该有三个命制目标:一个是命题的立意,即试题要有一定的主题思想;一个是能力考查的目标;一个是通过作答使认识得到提升,也就是使考试测量本身成  相似文献   

7.
(一) 唐初的皇帝,从高祖、太宗到高宗,都非常重视立法工作。唐高祖武德元年,即命刘文静等制定《武德新格》,寻又命裴寂、殷开山等定《武德律令》。贞观年间,太宗命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定《贞观律令格式》和《贞观留司格》。永徽年间,高宗命长孙无忌、李勋等定《永徽律令格式》和《永徽律疏义》(即《唐律疏议》)  相似文献   

8.
从试题的立意、情境、设问与应答设计等三个方面探讨高考理科试题的命制。能力立意就是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强调过程与方法,注意不同能力层次试题命制的要求;情境创设应注意考试目标的适切性、情境的真实性、多样性和教育性;设问与应答设计要明确考试目标、表述无歧义、设问具有层次、答案规范等。  相似文献   

9.
水仙     
李渔 《华章》2011,(10):33-33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相似文献   

10.
宋人邢 日丙 和今人马茂元都将“子罕言利、与命与仁”释为“孔子很少谈到利和命和仁”。文章结合孔子的思想 ,从《论语》中倒举出大量的实例 ,并根据相关书籍的解释 ,认为这段文字应标点为 :“子罕言利 ,与命 ,与仁”。译为 :孔子很少谈利 ,他信命 ,赞许仁。  相似文献   

11.
论惠周惕《诗说》在诗经研究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周惕是清代著名经学家惠栋的祖父,他的《诗说》是研究《诗经》的一部著作,在诗经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诗说》主要涉及了关于《诗经》的这样一些理论问题:《大雅》、《小雅》区分的依据;《诗经》中所谓的正变问题;《二南》所指涉的具体对象;汉学和宋学关于“赋”、“比”、“兴”看法的对错。这部著作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明代诗经学的方法与成就,同时又在某些方面开启了清代《诗经》研究的风气之先,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它是某些惠氏家族经学研究特色的渊源所自。  相似文献   

12.
《唐诗解》之成书与《唐诗品汇》的渊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楝《唐诗品汇》是明代最有影响力的唐诗选本,对明代之诗歌创作和唐诗选本影响巨大。唐汝询自幼目盲,借助父兄子侄而“听读”至于博学,编选《唐诗解》一书。文章从编选体例、唐诗分期、作品选录等方面,以详明的数据和具体的分析,比较深入细致地论析《唐诗解》一书与《唐诗品汇》之间的传承与创变。《唐诗解》以《唐诗品汇》为选录渊薮,参酌《唐诗正声》、李攀龙《唐诗选》,而勒成体现唐汝询自身选录眼光的诗歌选本,在唐诗学史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何良俊缟撰《何氏语林》开明清“世说体”小说之先河。而其为何会在“世说体”小说中断三百多年后的嘉靖年间横空出世呢?为什么在体例上又比模仿对象《世说新语》多出“言志”“博识”两门;既是模仿《世说新语》所著,又为什么书名不与《世说新语》相类似,而与已经失传许久的裴启《语林》重名。另外,其按语、小序有没有借鉴前人?上述问题正是本文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14.
《释名》是声训的集大成之作。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往往以"穿凿附会"、"唯心主义"来评价它,且被视为作用不大之书。那么今天在人们对语言的认识有了突破性发展的基础上,在汉语词源学获得长足发展的背景下,很有必要站在语言学而不是语文学的立场上重新审视《释名》,深入发掘和充分认识它在语言学研究方面的独特价值,批判继承这份文化遗产,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以服务于科学的语言学建构。  相似文献   

15.
生存的焦虑是师陀短篇小说创伤中的精神内核。面对死亡,人处于无望之中;同时面对焦虑及延展着希望。于此相对应师陀的创作体式也呈现出尴尬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释名》研究始于三国时韦昭,两晋到明代的研究多停留在引用和申发上,清代是《释名》研究的繁盛期,对《释名》的整理和研究成就最大。“五四”以后,特则是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释名》研究几乎成了一大热门。《释名》又是一部颇具争议的书,历来引发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作者及成书年代、性质、价值、训释条例和缺陷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明朝大画家石涛的画论,极大地影响着当时的画坛和他以后各代画坛。本文论述了石涛关于“一画”、“皴法”、“似与不似”等理论。  相似文献   

18.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与重--史铁生创作中的生死主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史铁生的全部创作中,生与死、命运与人生的思考一以贯之。本文通过对史铁生作品的文本细读和分析,揭示出作家通过文本所呈现出来的对生死的深刻思考和体悟。史铁生作品中对死亡似乎存在着颇为矛盾的两种态度,存在着一个难解的悖论:一方面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千方百计的选避。另一方面却是对死感到无比的亲切并以死作为无上的福祉;而“生”在史铁生的作品中既是荒诞、偶然、宿命,是不可克服的人类困境,更意味着一种过程,意味着认真地执著于活着而超越生死!于是,人在生与死之间进行着痛苦的拉锯战和艰难的抉择,认真地体验着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与重。  相似文献   

19.
施蛰存与晚明小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蛰存选编《晚明二十家小品》,除倚文谋生外,还与周作人倡导明人小品密不可分。该选本的价值取向,体现为以风趣为主、注重表现人格风骨的文字与倡性灵、反复古的文学见解。施氏景仰王思任的人格气节,推崇张岱小品文的艺术风格。在散文表现人物奇僻个性及吸取诗歌抒情性特征方面,施氏与张岱颇有相似之处,但施氏的散文渗入了心理分析小说的技法,比明人小品写得更细密、婉曲一些。  相似文献   

20.
明代《草堂诗余》版本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草堂诗余》作为一部由南宋书商因应歌需要而辑成的词选,在明代被视为宋词的典范受到社会的普遍推崇。流传至今和见于录有39个明代《草堂诗余》版本,受它影响由明人续编和扩编的尚有11种词选。明代《草堂诗余》的版本体系、各版本在明代的时间分布、主要版本的收词情况以及参与传播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可见其传播的盛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