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提到绿色,我们便不由自主地想到淳朴自然的农庄,想到生气勃勃而又郁郁苍苍的农田。那什么是“绿色作文”?“绿色作文”之意即象征春天的作文,是指用优美的文字表现生活艺术的作文。“绿色作文”的本贡是“真”,即摈弃刻意的矫饰,还作文以真实,以自己的手写我的真实思想,写原本我的文章。新课改有许多新的理念,倡导“绿色教育”、“绿色课堂”,“绿色”仿佛是一种理想,一种希望,更意味着是一种价值!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如何生动而有效地在农村小学这块纯净、肥沃的教学土壤中,  相似文献   

2.
绿色,乃生命本色。所谓“绿色作文”,是指学生不受世俗的影响和某种固定思维的束缚,根据自己观察世界、感悟生活的实际收获,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自主地写出体现自身个性特点的作文。提倡“绿色作文”,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指导思想。那么,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写“绿色作文”呢?我想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相似文献   

3.
“绿色作文”,是从“绿色食品”里借来的。它是相对于传统作文教学中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千篇一律的“灰色作文”而言。它反对矫情、假大空,无种种清规戒律,追求真、实、趣。让学生的心情和思想从笔尖流淌出来,在自然轻松的状态下进行情感流露,使他们的作文充满勃勃生机!“绿色作文”的出现,为我们深陷“一切为了考试”的泥淖中不能自拔的作文教学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写作是为了真实地展现自我,反映现实生活。然而由于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肤浅,洞察力不强,知识面窄,加…  相似文献   

4.
在“儿童”之前加上“作文”这一定语并不是为了框定一个范畴,而是试图聚焦一种特殊的生命状态——“作文着的儿童”。  相似文献   

5.
余秋雨先生说过,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和沟通”。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是不能复制的个体,他们有着全然不同的先天禀赋和生命体验。因此。作为生命个体“反映生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形式——作文,应当具有个性,也就是说,个性化是作文的“精神”,是用自由之笔,写自我之境,抒自得之情,表自觉之意。  相似文献   

6.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04.2、19登了一篇文章,《下水作文利与弊》,作者万继允总结说:“下水作文是定势思维作文的一种体现”,“下水作文弊大于利,实在不可取”。我个人认为下水作文利大于弊,万先生对“下水作文”的看法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7.
“绿色作文”是一种情智生态均衡发展的作文 ,是作文教学中的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绿色作文”教学的艺术在性于营造气氛 ,创造心灵的共振 ,拨动心灵的琴弦 ,做好空间的文章 ;“绿色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追求思维的创新 ,提高习作的效率 ,做好时间的文章。“绿色作文”的教学应力求做到情感交流零距离 ,师生互动零差距 ,作文评价零功利 ,指导优化零损失 ,读写结合零脱节 ,情趣开放零约束。一、情感交流零距离“绿色作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活动 ,这种情感交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共鸣是课堂气氛是否和谐的主…  相似文献   

8.
在2005年和2006年的中考作文试题中,用“最”“也”“又”“更”“其实”“原来”等副词设置适度障碍的情形逐渐增多。如“最美丽的__”(河南省课改区)“让生命与生命更近些”(江苏省连云港市)“__也美丽”(浙江省嘉兴市)“幸福原来__”(河南省)“__,也是一种享受”(山西省)“这也是课堂”(江苏省徐州市课改区)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面对当前中学生作文表现出的种种“顽疾”,“绿色作文”如一阵清新之风,让假、大、套、空等作文自感汗颜.“绿色作文”倡导“真诚地袒露心迹,热诚地拥抱生命:写真实生活,展生命轨迹”与日记——记录自己每天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感,表现自然纯真的我,可谓是不谋而合.可以说日记是彰显学生“原生态”,即绿色作文的一种写作样式.但日记该怎样让作文表现出“原生态的自我”,让学生作文既快又好地向“绿色作文”靠近呢?我想:  相似文献   

10.
作文之法,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有效的作文教学亦是如此。“我”“真”“美”是本人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中总结出的三字“经”。“我”字体现的是以我为主体的写作理念;“真”的情感是写作的动力;“美”的语言则彰显出个性。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改革,必然导致作文教学的变革。作文教学要日趋完善、进步,必须将“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生命和谐、自主、创造性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作文教学中,努力构建自主、开放的“习作超市”,营造宽松、自由的作文氛围,把选择权、评价权交给学生,已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2.
张岩  王涛 《辽宁教育》2006,(7):57-58
习作教学的试金石在于学生习作水平的验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习作教学新方案,现在理论界将这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称为“生态课堂”,而由此生发的促进学生情智生态均衡发展的作文我们不妨称它为“绿色作文”。我们追求的“绿色作文教学”在于将学生引入生活,将作文融入生活。为了切实发展学生的思维,追求思维的创新,提高习作的效率,我们注重在“绿色作文”的源泉和基础上下功夫,并突出抓好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绿色课堂”已成为21世纪课堂教学的核心追求和理念境界。绿色乃生命本色,绿色显现出生机盎然、生气勃勃的生命状态;“绿色课堂”以“教育生命性”为指导思想,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价值的体现,她反对污染学生的情感、控制学生的身心、窒息学生的灵性、羁绊学生的创新,“绿色课堂”以创建自由、本真的环境为目标,让学生抛却固有的框框,从最真实的环境中接受最丰富的生活启示。  相似文献   

14.
常荣杰 《学周刊C版》2014,(8):172-173
“绿色作文”来源于“绿色食品”的概念.“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在自然状态下生成的健康食品。从这个概念延伸开来.“绿色作文”意味着没有矫饰,没有大空.没有各种条条框框。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思想的个性化.放松学生的精神.使学生的作文充满活力.让学生的各种情感和思路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是“绿色作文”的本身意图和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个性”是创新的基础,它体现了个体独特的观察、思维与独特的创造。生命要具有个性,作文教学有利于个性的发展。作文教学应尽最大的努力去树立学生“个性”的旗帜,学生的习作应尽可能体现他个性的光芒,“求真”,“求趣”,“求异”,“求新”。  相似文献   

16.
孙会莲 《甘肃教育》2008,(12):36-36
绿色乃生命原色。要摒弃矫饰,学会用眼睛观察人、事、景、物,用心灵感悟人生,将自己真情实感倾注于字里行间,在写作中历练文笔、提高认识、升华灵魂,这就是“绿色”作文的真谛。“绿色”作文是一种情智生态均衡发展的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因此,开发学生的“绿色”潜能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绿色作文”这个有趣的概念,是从“绿色食品”里借来的。绿色食品,是指无农药、无污染、无激素,在自然状态下生长而成的健康食品,把这个概念引申到作文中来,是指无矫情、无假大空、无三段式的说真话、讲真理、抒真情的作文。  相似文献   

18.
“作文的儿童”与“儿童的作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作文的儿童”——关注儿童的作文原态在“儿童”之前加上“作文”这一定语不是为了框定一个范畴,而是为了试图聚焦一种特殊的生命状态——“作文着的儿童”。1.童情的缺失——虚假化叶圣陶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作文要“感情真实”。但遗憾的是,小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非常严重,胡编乱造十分普遍,动辄就搞“五子登科”——推车子、抱孩子、领瞎子、捡票子、让位子。写“父母”不是选取“父母冒雨送伞”,就是选取“父母宁可穿破衣服也要给我买学习用品”;写“老师”的不是选取…  相似文献   

19.
朱光潜先生在《艺术杂谈》中说过,“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一半根据对语言文字的认识,一半也要靠虚心模仿前人的范作。”这里的“范作”,指的是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榜样示范作用,能培养起学生写作情感的一种精神实体。作文,主要是指“学生练习写文章或叫做学生练习写的文章”。这种以“范作”为基础的模仿教学,能简约、便捷地获得写作理法,缩短学生探索直接经验的时间。作文教学中的模仿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创造,“师其神,不师其貌”。  相似文献   

20.
看到作文材料,我首先想到了“韬光养晦”这个成语,但仔细一琢磨,材料中的“隐”又不同于“韬光养晦”。这个“隐”,是一种更智慧的“隐”,它的背后是关乎人生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