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涵养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时代新人的有效路径。河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思考对党、民族、青年的时代价值;从教学导向出发做“学、思、悟、践”教学定位、赓续红色基因;从课程设计出发切实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打造多样化教学平台。河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时代价值的角度,对党、民族及新时代青年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在教学目标角度应统筹规划教学环节,砥砺青年思想品格;在课程设计角度应理论教学结合实践体验,助力平台搭建。总之,河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着重把握理论发展性特征以提升思政课教学创新力,凝聚思想共识、提升红色文化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带来了深刻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师务须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要坚持"四真"原则,充分彰显"思政课"的真理论魅力;坚持参考借鉴与创新突破相结合的原则,充实完善"思政课"理论内容;坚持理论性和生动性相结合的原则,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坚持与时俱进原则,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运用瑶族传统文化资源具有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与亲和力、培养创新性人才、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信等重要作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有效运用瑶族传统文化资源的路径探索主要有:一是以供给侧改革思维,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瑶族传统文化内容;二是以创新人才培养思维,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中倡设探究学习课堂;三是以社会化教育思维,构建思政课运用瑶族传统文化的协同教育格局;四是以课程思政思维,构建富有瑶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形态。  相似文献   

4.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不但要全面认识思政课教学的普遍规律,还要深刻把握西藏高校的特殊规律。因而,上好新时代西藏高校思政课就必须把握好"十个度",即把握好教学目标的高度与梯度,既要体现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要求,还要符合西藏高校的实际;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既要抓住课程的核心要义,还要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把握好教学方法的常度与韧度,既要善于运用有效的常规方法,还要主动探索符合西藏高校特点的灵活方法;把握好教学情境的温度与亮度,既要用真情感化学生,又要用真理教化学生;把握好教学评价的尺度与效度,既要遵循科学的标准,又要凸显合理的效度。  相似文献   

5.
陆春蓉 《文教资料》2014,(10):181-182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边境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保障机制乏力、实践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实践教学队伍参差不齐等方面的问题。基于此,边境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结合边境民族地区的特点,加大保障机制的支撑力度,开发及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多方面改进地区思政课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影响着思政课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的作用;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是对思政课效果进行评判的直接体现形式。文章基于情感事件理论,采用自编问卷,对全国158所高校共6350名大学生进行思政课满意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教材满意度没有差异;思政课满意度与学生主动学习行为呈正相关;大学生思政课满意度对主动学习行为具有预测作用(预测率> 50%),但不同课程的预测变量组合和预测大小不一致。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主动性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教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原则,准确把握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借助文献分析法,实践教学的理论意蕴充分融入统一性和多样性,对于课堂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把握实践教学统一性的内在逻辑,毫不动摇地落实统一性要求,是高校思政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高校思政课课程性质的内在规定,也是高校思政课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体现。尊重课堂实践教学多样性的创新选择,采取多样性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落实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使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高校思政课从统一性到多样性,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人才保障,也对今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作文教学的育人导向和政治化倾向使人们发现思政课教师和思政学科的价值感和使命感。让思政课教师在作文教学领域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为学生提供素材,让作文教学能够聚集民族正能量、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让思政育人贯穿作文教学全过程,让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念看待社会发展,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理想信念、国际视野"统领下,用真情实感来行文。要使思政课融合作文教学,需要关注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聚焦国家意志,把握时代方向;感悟生活情境,培养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学评价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遵循宏观上深入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中观上正确处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内部张力、微观上大力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细则三重逻辑,进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可以更好地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雷青松 《文教资料》2020,(9):159-160
高校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的灵魂课程,应当借助现代互联网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为了打破一些高校以往思政课堂学生学习被动局面,激发高校思政教师提升教学实效,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思政"金课"显得很必要。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紧密衔接;坚持"内容为王",以大学生能力素质提高为导向设置教学内容;坚持考核多元化,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立足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目标,促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世界多元思想及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在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等方面上取得显著成绩,而且也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有利帮助,但分析教学情况可见仍存在不足之处,如大学生缺乏文化自信意识等,极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造成影响。文章基于文化自信视域下分析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措施,为相关学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简述高等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遇到的问题,并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路径。要深化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加强网络新媒体掌控,为高校提供安全的意识形态教育环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助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常态化。  相似文献   

13.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普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更有自己的特性。从2006年新学年起,全国各高校将开始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各民族院校应该以此为契机,针对民族院校自身的特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使之更好地为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和研究,是民族院校的历史使命,针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增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科学化研究和师资培养等,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步入良性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理论指导和价值引领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对提高民族地区生态德育实效性、推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共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有着形态迥异的生态文化,深入挖掘蕴含于神话传说、农耕活动和栖居环境等方面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资源,以生态思维为导向,三项改革联动推进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落地生根,五课联动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建构,开展多维度实践体验活动推动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入脑入心,多层次、多要素的联动机制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6.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持久动力。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民族地方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已成为紧迫的任务。以凯里学院为例,就民族地方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实质、内容进行分析,并着力探索改革的相应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新疆地处反分裂反恐斗争最前沿,形势严峻,新疆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的宗教问题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文章从影响无神论思想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宣传教育实效性的各种因素出发,揭示无神论思想宣传教育必须注意的问题,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把握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现状,分析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的特征,从多个方面入手提高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实效性.要注重提高对思想政治线上课堂掌控能力,保证学生始终"在线";提高线上课堂语言...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系统是指将一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及其效果产生各种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之关系及结构的总和,并将其进一步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生态环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微观生态环境下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走势,在中观生态环境中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衔接,在宏观生态环境下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思政课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课程思政”代表一种课程理念,指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进行讲授,两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辩证统一。新时代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同向同行,共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有效挖掘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注意强化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并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