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孟子宇义疏证>是清代著名考据学家戴震最重要的义理著作.在该书中,戴震欲以疏证孟子达到批判程朱理学的目的,书中虽以疏证为题,但戴震在思想上与孟子有本质的差异,这是我们在考察<疏证>一书在古文献学方面应该明确的.  相似文献   

2.
<知言养气章>作为<孟子>中最为重要的一章之一,却也常常因为其强烈的哲学意味,而在古今众多注本中聚讼纷纷.本文立足于借助<孟子>文本的内证和对孟子思想体系的整体把握,通过对"动心"、"志"与"气"这几个关键概念的辨析来提出对孟子的"不动心之道"的解释.同时,还比较了<知言养气章>中所提出的三种"不动心之道"的异同,从而来突出孟子的"不动心之道"的特征.最后,进一步考察孟子的"不动心之道"与孔子和告子学说的关系,并认为,孟子发展了孔子学说中"质"的一面,告子则发展了孔子学说中"文"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论及孟子诗学在汉代的影响时,往往仅从诗学发展角度来探讨其影响.然而通过对赵岐的<孟子章句>中的章指设置和篇章结构的分析可见,<孟子章句>的整体设置与孟子的"以意逆志"思想存在着密切关联.这不仅反映了孟子诗学观点在汉代影响之广泛而深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赵岐<孟子章句>中篇章设置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注疏发源于经部,而注疏自其创始之日起就不局限于解释单纯的字词,在<毛诗正义>中,孔颖达将单纯的字词解释称作"释文",将以疏通句义、抉发文旨为目的的训释称作"释义".同样,当将仇兆鳌<杜诗详注>中的追溯语源,寻绎典出定义为"释文",而将此外所引经史诗赋,以证诗意定义为"释义",就不难发现仇氏注释具有明显的"释义"倾向,仇氏之援引典故正为点明诗旨、申明杜义.  相似文献   

5.
西周晚期,特别是厉王、幽王统治时期,政治腐败日益严重,谮人之风日弥,可谓"谗口嚣嚣".昏庸的君主不分黑白是非,宠信谗言之人.谗人得志,身居要职,而正人君子遭受陷害,身陷囹圄.一些贤良的贵族、士大夫整日忧谗畏讥,或恐自身朝不保夕,或忧国家岌岌可危.<诗经·小雅·巷伯>就是反映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这是"寺人孟子因被谗受害而作以泄愤的诗"(孔颖达<毛诗正义>).  相似文献   

6.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干"均据<集韵>"居案切"立"gan<集韵>居案切"的音项或条目,收与<集韵>"居案切"下所释"扦也"义相当的"捍卫"义等,不妥.从陆德明<经典释文>音义材料来看,"干"作"扦也"义常读"古寒切","居案切"只是个别经师的读音,两部字、词典应取消据<集韵>"居案切"所立音项或条目,将收在该音项或条目下的"捍卫"义等调整到据<广韵>"古寒切"所立的音项或条目下.<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将"狙"的"窥伺(伺察)"义收在据<广韵>所立的"jū(<广韵>)七余切"下,不妥.根据玄应<一切经音义>和慧琳<正续一切经音义>及古书注解中的音义材料证明,"狙"作"窥伺(伺察)"读御韵去声合口三等清母(相当于<广韵>"七虑切"),三部字、词典应分别据<集韵>"七虑切"立"qù<集韵>七虑切"的音项或条目,将"窥伺(伺察)"义收在该音项下.  相似文献   

7.
善于思辨是思想家孟子的突出特征.<孟子>一书通过对孟子言行的记录,表现了他在抽象思辨领域的积极探索.孟子对当时诸子讨论的一些哲学问题,如人性本真、天人关系等,阐述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孟子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诸如仁、义、礼、智等为根据,提出人具有先验之善性,首创"性善论".关于天人关系这一问题,孟子认为,天的存在和发展,有其不依赖于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人们具体的实践活动应当遵循自然界本身的运行规律.孟子"天"论中内涵最为丰富的一层,便是对道德之天的体认.对于道德之天,孟子认为人们应当抱持"知天"的理性态度.他极力追求尽心、知性进而知天.孟子的哲学思辨,对中国文化的建构和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被儒家尊为"亚圣".他一生高举"民本主义"大旗,倡仁爱,推仁政,行仁道.当其在政治上不被重用时,就和孔子一样聚徒讲学,并且"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相似文献   

9.
汉代四家诗在解<诗>用<诗>的过程中,无不突出强调<诗>的王道政教功能,这是汉<诗>经学特点的重要表现.这一特点又以齐诗为最,齐诗明确把"匡扶邦家"做为诗学传播的主旨,并将<诗>广泛用于劝谏.然而这一经学化特点渊源何在,一向众说纷纭.文章认为,齐诗的这一经学特征源于对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观点的承袭和践行,并肯定了孟子在汉<诗>经学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诗经>和<孟子>都是儒家经典,而<孟子>中引用了不少<诗经>的诗句.孟子对<诗经>的理解大多不顾及诗句的本义,而是由自己的观点随意阐发.他的理解有些是符合事理的正解,但也有不少误读的成分.造成误读的原因主要是孟子好辩的性格以及他独特的解诗方法,当然也有<诗经>语义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11.
大型辞书<汉语大字典>"僵"条"僵硬;不活动"义下所举<灵枢经>、<红楼梦>两个例证与释义均不相符,二例中"僵"应为古义"倒下",其它一些辞书也存在相关疏失.  相似文献   

12.
通常人们认为孟子性善论的提出主要基于"心善是性善的根据",把"心"作为性善论的基础和出发点。实际上,我们也可从另一视角——"义"来探讨孟子的性善论。"义"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和修养,是对"仁"的精神价值的外在表达的规定性。"人之正路"就是要求人们要心存仁德,行由义路。"义"是开启孟子性善论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3.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相似文献   

14.
<正>杞柳文学社成立于2007年9月,隶属于江苏省扬州市仙城中学。"杞柳"二字撷自《孟子·告子上》中的"杞柳"之喻:"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杞柳文学社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理念;以"提高同学们的文学修养,创造良好文化氛围,为年级的跨越  相似文献   

15.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宋代之前一直和<礼记>同治.到了宋代,<大学>才被单列出来独自成书.朱熹为<大学>、<中庸>做了章句,并为<论语>、<孟子>做了集注,编排在一起成书<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从元代到明、清一直被列为科举考试用书.但现在所见的朱熹<大学章句>已改变了原貌,<大学>的面貌在数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发生了诸多变化,各个时期对<大学>的研究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成就.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传统儒家思想包含有丰富的正义观念和意蕴,"仁"、"道"、"礼"、"义"、"中庸"、"正名"、"均富"等思想都充分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正义观.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基于对功利主义的批判,通过"无知之幕"、"最大最小值规则"等对原初状态的设定和描述,论证并提出了体现其正义观核心的正义两原则.儒家和罗尔斯的正义观都表明政治与伦理道德不可分割,二者都在某种程度上主张大体上的均等,且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同时,这两种正义观在时代和政治出发点上各不相同,还体现了中西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两种正义观及其差异给我们留下许多启示:我们不能把现代人的政治原则强加于古人;应在主张伦理与道德正义的基础上强调法律正义和制度正义;一个正义的社会必须保证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平等的自由权利,并通过各种福利政策和补偿措施充分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对<孟子>的研究,过去主要集中在对孟子哲学思想的探究及孟子散文艺术特征的分析方面,而对孟子的口语艺术论及甚少.本文从孟子的口语交际的实践出发,探求了孟子把握口语交际核心话题的能力、驾驭语言技巧的能力及其令人遗憾的口语交际效果,力图开创<孟子>教学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对"觳觫"一词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其本义为抖动和颤抖,并从文献中爬梳出各种同源词,解决了(<孟子>、<木兰诗>等文献中有争议的训诂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中国书法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九义)>中"写字"概念的提出是应当肯定的,但同时又似有不足,这表现为提法不够到位,以及<语文课程标准(普高)>这方面内容的缺失.具体而言,我认为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应当明确提出"中国书法基础教育"这一概念,并且应贯穿于"九义"到"普高"整个阶段,而不是现在的状况:"九义"阶段有各学段的"写字"目标,而"普高"阶段则一字不提.  相似文献   

20.
走向欧洲的孟子——译介《孟子》的西文图书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世纪至19世纪孟子及其著作多次被欧洲译介.文献与实物证明,孟子是最早被介绍到欧洲的哲人之一,而<孟子>则是最早翻译到欧洲的中国典籍之一.其间,孟子及其学说是作为儒家的次要代表和儒家思想的组成部分加以译介的,篇幅、种类较少,单独成书的也较少.承担译介工作的主要是传教士,早期以旧教耶稣会士为主,后期加入了新教传教士,这一工作还得到中国人的协助.译介过程中发生过诸如"性向善"与"性本善"的不同解读,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差异,折射了不同文化间的调和与认知.译介<孟子>的语言经历了从单一拉丁文到兼用不同语言的变化,译介图书刊行经历了由无法印行到版本众多的变化,孟子及其著作的影响也随之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