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福建高职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密切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形势调整专业设置,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环境,为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竞争力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无论是海峡东岸的台湾还是西岸的福建,都面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人口的变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确立的宏观大背景下,比较海峡东西两岸台湾和福建人口的产业区域分布,福建在进行产业布局时要结合人口的产业区域分布特点,制定人口政策.  相似文献   

3.
谢弦 《闽江学院学报》2006,27(6):38-42,46
区域品牌战略是“海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区域品牌的内涵与特征、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关联分析,进而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品牌创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环三都澳区域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福建港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更好地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大局。要坚持以港口为龙头、以城市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大力推动港口、产业、城市三位一体、互动发展,着力构建环三都澳的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和风景带。以环三都澳区域的综合开发,带动全市山海、城乡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特点和问题,并提出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有所借鉴.yh  相似文献   

6.
消息     
福建教科所努力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海峡西岸”写入“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了“海峡西岸”是一个地区,凸显了“海峡西岸”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独特作用,使这一战略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这是中央对福建建设海峡西  相似文献   

7.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举措,不仅有利于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而且有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建设服务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综合开放通道。关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现有研究主要是在区域发展战略、功能定位、区域对比以及具体的提升策略方面,缺少从管治角度进行的分析。基于此,首先对管治理论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所面临的区域协作问题,并就其多中心区域格局下的空间协调和管治构建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重要举措。是促进福建对内对外开放,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它对福建高职教育既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又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使福建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应该正确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福星 《中国教师》2011,(15):24-26
<正>在2009年,我国一共批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江苏沿海地区等11个区域发展规划,批复的区域经济规划数量几乎是过去4年的总和。再加上深圳,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成都、重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沈阳经济区这8个国家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以来至今,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等十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区域经济有望成为2010年A股市场持续的主题投资热点。  相似文献   

11.
龙岩全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龙岩发展提供新机遇,龙岩提出构建“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的发展新定位。必须立足新定位突出可持续发展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培植生态型产业;加快生态城市体系建设,夯实发展平台;提升发展层次,发挥枢纽作用,增强拓展腹地的功能;全面对接加快发展实现发展新跨越。  相似文献   

12.
闽西土地革命期间,中共领导了闽西苏区的社会改造.这场针对封建恶习陋俗的社会改造,是中共为促进闽西土地革命及闽西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进行的,改造的内容是丰富的,改造的效果也是很好的.通过社会改造,整个闽西苏区树立了社会新风尚,充满着革命的精神风貌.闽西苏区的社会改造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提出为福建省经济发展营造了更好的有利的国内环境。人力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主动力,其体系的构建必将成为支撑整个经济区的发展的主心骨。福建省人力资源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人力问题的解决及对策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是经济结构还不完善、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科技实力较弱等制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福建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在综合分析90年代以来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对"十一五"期间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做出合理的预测并提出了若干需要注意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福建省84个县级行政单元经济发展和民营经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借用GIS技术,探讨福建省民营经济空间格局和发展态势。研究表明:福建省民营经济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自相关特征,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突出地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一枝独秀,且明显表现为以闽江口和闽东南三角地带为中心的"双核"模式;从民营经济发展重心轨迹看,全省个体经济发展重心总体上向东南沿海转移,但私营企业发展却呈现出向西北转移的态势;从动力机制分析,因东部和东南部投资吸引力的下降,闽西和闽北在投资环境得到大力改善情况下形成了较高的投资环境评价;从民营经济发展响应分析,全省城市化水平、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以及经济重心和区域发展水平重心都呈现出西向、北向的转移趋势,反映经济梯度转移的规律,以及不同地区间投资环境和政策发展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6.
章从宏观计划控制、开发过程推进、产业结构及其目标的确定、人才开发与产业开发、利用资本市场资源、追求经济增长质量、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论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当前亟待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正全面推进,福建高等教育在海西建设过程中能否发挥重要作用,人才建设是关键。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机理出发,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剖析了福建高等教育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福建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8.
基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背景,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发展福建风险投资基金的重要性;分析了福建省风险投资基金发展的现状:风险投资政策有待加强、数量和规模偏少、资本构成单一、投资范围偏窄;指出了福建省风险投资基金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企业对风险投资基金观念较为保守、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政府的多头管理模式、市场准入障碍;最后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海西建设为背景阐述了海西建设为闽北的成人教育注入了活力,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促进了闽北各种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也让闽北成人教育的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0.
王瑜  俞霞 《莆田学院学报》2012,19(3):39-42,76
在海西高速铁路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开展高速铁路建设对区域旅游发展影响的研究,可为福建省改善区域旅游发展的现状提供借鉴。高速铁路建设对于福建旅游业在开展省际旅游合作、实现省内旅游互动、提升旅游经济效益等方面有诸多影响。结合未来高速铁路建设的前景,福建省旅游业应从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打造旅游精品等方面实现对全省高速铁路建设目标的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