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获得知识,并有效地实现数学能力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2.
黄秋林 《考试周刊》2012,(89):155-155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自觉、主动地探究问题、激励他们利用现有知识向未知领域探索,从而达到培养探究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主体的姿态带着探索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以尝试发现、实践体验、独立探究、合作讨论等形式探索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讨论,主动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生物课堂教学已向传统的生物教学提出了挑战.认真探究与实践以探究为主体的生物教学模式,已成为生物教师的共识.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自己通过探索、研究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学习策略或学习方法.它强调既动手又动脑,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研究和"发现"知识,使学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精神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与我们如今的时代精神相吻合的。只有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创新才成为现实。在此,笔者试图对语文探究教学模式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杨青 《科学教育》2001,7(3):43-44
美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测算:人类十九世纪知识是每五十年增加一倍,二十世纪初是每十年增加一部,七十年代是每五增加一倍,而近十年大约每三年增加一倍,可见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增长。教师教育的目标已不能单纯是教学生学会知识,而应是教学生会学知识,生物五步变式教学模式主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探索、积极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教师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反馈练习,从而完成课堂教学,该教学模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科学探索能力,不达到最优化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探索性地运用导学探究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探究新知识,培养和发展发现学习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力地推动了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现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尝试探究教学”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实现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是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尝试——探究讨论——再次尝试的教学模式,从而为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创建最宽裕的学习时空,  相似文献   

9.
创设问题情景培养探究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情景是指学生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拟出以前未曾有过的新的活动策略,亦即完成探究性活动。而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在探究活动中获得并发展的,探究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情景为之提供素材与支持。学生借助学习情景中提供的素材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探究活动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自觉、主动地探索问题,激励他们利用现有的知识向未知领域探索,从而达到培养探究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目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物理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生活中的众多领域,物理对于现代科技以及社会进步都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情感,增强学生的物理能力已经成为物理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新课程标准下物理教学更为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学科观念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物理教育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本文就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模式、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理论与实验结合教学模式以及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教师充分发掘教材中有利于思维的因素,恰当地选择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并为学生创造积极思考的条件,激励他们思考,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作用。下面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  鼓励质疑问难,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就会主动地去探索一些未知领域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我突破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旧的教学模式,经常在讲课前或讲课后留一点时间,让学生或议论,或质疑,或问难,或对教师的讲解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2.
探究教学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基本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背景和思维能力决定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必须在教师引领下进行,否则探究活动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会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探究的成分,并不意味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减弱,相反,教师的启发、临场指导却大大增加了。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阵地,而新知识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只有学生参与兴趣被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才能提高。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教师必须创设条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探究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体系下“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伟 《教育探索》2004,(3):39-41
“引导-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参与知识的形成与研究过程,并始终贯穿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学法上的探索以及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角色转变的开始。为此我校紧跟其脚步,对以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为了能使学生在信息社会中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也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改革.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物理学科研究的是自然界的规律,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探索外部世界,发现新的自然规律,探索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从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以适应新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张熊飞教授提出的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恰好注重了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诱思探究就是诱导思维、探索研究。思维是学生的思维,探究是学生的探究。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去学习新知识、去探索未知领域,在未知中探索、在摸索中前进。诱思探究的教学过程是诱导准备——实验探索——归纳研究——迁移深化,这也正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具体实施过程。学始于思,思始于疑…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有这样的表述: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考试》2008,(9)
"尝试探究教学"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实现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了"尝试——探究讨论——再次尝试"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进行创新学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应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因此,新课改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强调探究性学习。那么,怎样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切实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