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基于物理化学实验教材“最大气泡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实验中毛细管与液面相切难控制、毛细管鼓泡速率难控制的缺点提出了改进方案.由注射器代替滴管控制液体加入量,较容易使毛细管与液面刚好相切;采用带活塞的锥形瓶与注射器联用取代滴流瓶控制减压操作气泡形成的速率;用计算机取代人工处理实验数据和绘图.改进后的实验数据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防止 Cl_2和水、碱反应时气体外逸,对环境造成污染,我们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一、实验仪器医用注射器(50 mL)、矿泉水瓶(550 mL)、橡皮塞。二、操作步骤1.收集一矿泉水瓶 Cl_2,用橡皮塞塞紧。2.用注射器吸取50 mL 左右的水从橡皮塞处注入瓶中,振荡瓶子。3.用注射器吸取少量紫色石蕊溶液从橡皮塞处注入该瓶中。4.最后用注射器吸取10 mL 左右的 NaOH 溶液也从橡皮塞处注入该瓶中,振荡瓶子。三、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3.
针对教材中“氢气的制取及性质验证”实验的存在不足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大注射器作为制取氢气的反应装置,低泡洁厕液和废旧电池上锌片作为反应药品,眼药水瓶用于收集氢气进行验纯,粗针头作为燃烧尖嘴管,附有打火机点火器的小注射器作为不纯氢气爆炸装置,自制酒精打火机作为热源等,设计成便于学生做的家庭趣味实验.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简单,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操作简易、安全、成功率高且实用;所有实验完成仅需要4分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为了防止硫化氢气体外逸,我用医院用的输液滴瓶代替集气瓶,用输液管代替玻璃管,把硫化氢气体贮存在滴液瓶中。 操作步骤: 1.用20ml注射器吸取已收集在滴液瓶中的硫化氢气体,用火柴在针头上点燃,可看到  相似文献   

5.
改进:取医用小安泡(Vc或B12小药瓶)将其端部取一小孔,将药液倒出来或用注射器将药液吸出,将瓶洗干净,待内部干燥后,放入一小粒碘,用木夹夹住小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小瓶的底部,使碘升华。当药瓶为紫红色时,再立即加热瓶口,当瓶口烧红软化后,用铁镊子快速将瓶口封严,用同样的方法再制造出20~30个这样的升华瓶,待学生分组实验时使用。改进后的实验有以下好处:①可获得直观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即加热时瓶是紫色的,停止加热,过几十秒后瓶是白色的。②将小安泡放在手中握一会,瓶子也可以变色,它具有魔术般的效果,有很强的趣味性。③变演示实验为…  相似文献   

6.
在化学教学中,适当进行实验改进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一个重要途径。医用注射器具有气密性好、体积小、易操作、可调节、透明度高、易观察,且使用简便灵活等特点,这些特点是传统实验仪器无法替代的,同时它具备量取、转移、兼作反应容器等功能,能够在"绿色化学"实验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平时的教学实例积累,利用注射器对几个实验进行改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次性注射器在化学实验中的用途极为广泛,它可以代替许多仪器来完成实验,特别是学生家庭实验或创新实验设计上,用途更为广泛.它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用途总结如下:   1 充当漏斗:学生在家庭小实验中有时要往一个小细口瓶中倒入液体药品,极不方便,这时用一支规格较大一些的一次性注射器可以充当漏斗,往细口小瓶中倒液体则极为方便.  相似文献   

8.
一次性注射器在化学实验中的用途极为广泛,它可以代替许多仪器来完成实验,特别是学生家庭实验或创新实验设计上,用途更为广泛.它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用途总结如下: 1 充当漏斗:学生在家庭小实验中有时要往一个小细口瓶中倒入液体药品,极不方便,这时用一支规格较大一些的一次性注射器可以充当漏斗,往细口小瓶中倒液体则极为方便.  相似文献   

9.
一、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实验改进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实验器材:1个去底的无色可乐瓶、细铁丝、滤纸做成的纸花、称量瓶(也可用小药瓶代替)、酚酞、浓氨水.  相似文献   

10.
根据教科书中“置换法测定镁的相对原子量”的实验原理,我们设计了一套微型实验装置.1.实验仪器:6ml的带橡皮盖的青霉素注射瓶一只,作为反应器;2ml的带刻度的注射器一只,作为量气管;注射针头一只,作为导管.2.实验操作步骤:2.1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除去氧化膜的镁条1.0-1.5mg,放入带橡皮盖的青霉素注射瓶中,塞紧橡皮盖,用注射针头戳穿橡皮盖,使瓶内外的大气压相等,再拔出针头.2.2用带针头的注射器吸取0.2ml的2ml·L-1的H2SO4,放出里面的空气,记下H2SO4的准确刻度.2.3将吸有H2SO4,并带有针头的注射器插入装…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铁与硫反应实验"方法生成的副产物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环境.为此新设计的实验方案利用透明玻璃瓶、微型吸气泵、石棉网、灌肠注射器、橡胶塞等器材制成吸气钟罩;利用激光笔光束照射吸气钟罩内的火柴头粉末,引发铁与硫的反应;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被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脱脂棉吸收,避免了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2.
实验室制取乙炔常用饱和食盐水来代替水.但实际上仍存在下列问题:电石和饱和食盐水的反应速度仍然相当的快,速度难控制;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糊状泡沫;不可让较多电石在大量食盐水中反应,难以观察团体和液体反应时固体表面冒气泡这一现象;如实验过程长、乙炔量要求制取较多时;需分次加入电石或食盐水;该实验也不可使用启普发生器.本实验经笔者改进后,能很好地克服上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改进方法:①用水的酒精溶液代替水或饱和食盐水;②可使用启普发生器.二.改进的实验依据和理论依据:1.实验依据①在盛…  相似文献   

13.
苏科版初中物理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采用的是通电电阻丝加热等量的煤油,通过观察煤油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来间接得知电阻丝通电后产生热量的多少.但由于煤油量大,显示速度慢,加热时间长,且不能连续实验,所以不利于课堂教学组织.有鉴于此,我们通过理论分析、实践探索,对此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进后的实验采用气体的热膨胀来代替液体的热膨胀,用液柱的高低代替温度计温度的高低,用注射器实现有效控制,缩短了实验时间的效应,取得了明显的实验效果.在教学中,极大的促进了相关教学,在此,愿将此成果与广大一线同仁共享,以期在教学中得到进一步改进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1 实验目的  探索快速、安全、简便制取NO的方法 ,揭示NO、NO2 、HNO3相互转化的规律 ,减少氮的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2 实验用品   6mol/L硝酸 1瓶 ,细铜丝一束 ,长度约 3cm ,10ml注射器 1支 (带 8号针头 )小橡皮塞一个 ,蒸馏水 1瓶。3 实验步骤  将铜丝束扭在一起 ,弯成圆弧状 ,放入注射器内 ;用活塞将铜丝推至注射器顶端 ,紧贴注射器内壁 ;吸入少量蒸馏水 ,排出空气 (防止O2 与生成NO反应 ) ;再吸入 1ml6mol/L的硝酸 ,用小橡皮塞封住针头 ;手握注射器 ,针头向下 ,反应产生的无色NO将活塞向上缓缓推…  相似文献   

15.
注射器在无机化学实验中代替很多常规仪器.而且使用注射器改进的实验,提升了实验功能,减少了实验误差和有害物质的排放.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和实验安全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无机化学实验》中“氨的制备和喷泉实验装置”易造成试管破裂、操作不便、且实验现象不明显等缺陷,提出采用水浴加热,用注射器代替滴管、支管烧瓶代替圆底烧瓶等改进措施,实验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17.
化学实验中制取气体(如氢气、二氧化碳)通常用启普发生器来制取,其好处是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也可以使反应随时停止,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由于存在耗酸量大,而且仪器的洗涤也不方便的缺点,故常用一些代用装置来制取(如化学教材中P50页图36,P93页图517等);而许多代用装置又不具有启普发生器制取气体时,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又可随时停止的优点。在此,笔者介绍一种代用装置,兼具有二者的优点:1 装置组装  反应装置:下支试管贮液装置:大号注射器将下支试管的支管与注射器咀部通过耐酸胶管相连,用带导气管的塞子塞住下支试管口,并与导气管相…  相似文献   

18.
2001年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一章第一节(P162)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几个实验中有"瓶吸鸡蛋"的实验.此实验生动有趣,现象明显,能有力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在教学中笔者感到若连续给几个班用一套仪器上课时,从瓶中完整地取出鸡蛋继续使用,虽然也是一道训练学生思维的题目,但短时间器材的恢复上有一定的困难.为此做如下改进:用小气球装水代替鸡蛋完成实验.  相似文献   

19.
进行减压蒸馏实验,采用直立式"U"形压力计替代真空表,用壁厚3mm的下嘴瓶代替干燥塔,并自制部分联接件,由实验给出的数据表明,这样做是可行的.文章还从操作、气压计校正、理论计算等方面讨论了减压蒸馏中出现的b.p(沸点温度)随系统压力增大出现偏差的现象,证明这种改进后的实验能在普通高校开设.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物教学》2019,(14):49-52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探究性实验,实践表明,教材提供的实验参考方案在实验装置、反应时间、产物检测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改用20 mL注射器作为反应装置、以活性干酵母复水活化代替新鲜食用酵母,探究葡萄糖溶液的适宜浓度、酵母菌液与葡萄糖溶液的适宜体积比、传统检验酒精产生方法的改进。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后的实验简化了实验装置、节约了实验材料、缩短了实验时间及使实验现象更为明显,提高了该实验在中学开展和普及的可行性,将该研究成果与教材中的实验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设计探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