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文教学就是在言语训练中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发展学生言语能力,同时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活动.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细研文本,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领学生徜徉于语言之途. 一、重视迁移,生发语言实践 在课堂上,教师要准确把握文本语言形式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迁移练习,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不断提升,学生在习作时就能任意地调动、组合头脑中的语言储备,达到"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境界.如我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的第4节时,学生理解这一节内容后,我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在语言训练中掌握语言文字的规律,提升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实现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各种言语实践的机会,搭建言语实践的平台,引领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天地中遨游. 一、在句式特质中进行语言实践 阅读教学应指向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文本语言的基本形式,引领学生与文本语言进行零距离接触,利用朗读、对比等策略,在体验感受中洞察文本语言的表达特色,继而引领学生根据文本语言的特点进行恰当地迁移练习.长此以往,学生意识深处就会积累下大量的语言材料,当他们处于表达状态时,就能随意从语言仓库中调动起所具备的语言积累,为表达能力、习作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散文教学中学生"语言图式"的构建为话题,从"读懂散文的语言结构,悟出散文的语言功能,内化散文的语言表达"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通过还原追索、品评体味、比较赏读等教学策略来丰富和构建学生的"语言图式",提升学生的言语能力。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8,(38):3-4
语文课程应"重视语言文字运用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的规则"。在阅读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方法引导,教给学生在阅读中借助语言文字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提取语言信息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依据文体的特点找到这种文体独具的文学价值,然后采用吻合这种教学价值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品味不同文体的语言表达特点;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朗读,重视背诵,重视语言运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言语实践活动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品鉴语言,是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顾小京 《学周刊C版》2010,(4):119-120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要实现这种知能转化,促进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形成棚提高,离不开语言实践活动。教师应以素质教育理念作为组织语言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主阵地,优化设计、高效开展课堂语言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碎片化"导致了语文教学的低效。语文教学需要从"碎片化"走向"结构化",有组织、有系统地编排教学材料、安排教学程序,让学生通过结构化的语言材料和言语实践活动,获得语言规则,建构语言图式,内化认知策略,积淀言语经验,形成言语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语言习得,而学生语言习得的最直接途径便是课堂教学中的言语实践.语文课程标准也一再强调,语文课堂应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学语文.而"言语承转"便是言语实践的一种具体形式."承"是对文本语言的继承:"转"是对文本语言的运用.承转结合,便实现了言语本质的习得.那么,如何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进行言语承转呢?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文本特点对学生进行"语言转换"训练.  相似文献   

8.
皮亚杰说过:"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学生解读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都应该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只有关注学生的言语思维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文章指出教师可通过对比甄别、挖掘留白、探究矛盾、分析整合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学生说话、作文是一种以语言为工具的实践活动,是言语的表达过程.在聋校,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一直是教师不懈的追求,而事实上聋生的作文能力却并不令人满意,其作文思维混乱、词不达意、缺乏情感是普遍现象.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言语视域下提高聋生写作能力有哪些途径呢?笔者略谈如下"四法": 一、多科并举,训练思维和言语能力 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聋生因为语言能力较低,其思维品质也较低,抽象思维发展缓慢,而这种思维水平又制约着其语言的发展.高度重视学生抽象思维和言语能力的培养,是聋校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各学科教学的共同要求.如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可抓住每一个契机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通过反复持续的训练,帮助聋生提高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使思维这一"内部言语"顺利转换为语言这一"外部言语",从而发展其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其他学科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维和言语训练.只有各科形成合力,才能为学生提高思维和语言能力以及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主要是语言实践,即言语实践。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中说:"语文能力这种非传递性和内在性决定语文教学方法必须以言语的实践为最基本的方法,它必须有学生主体的操作实践,才能最后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那么,如何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言语实践"呢?一、立足教材,借用文本习得语言  相似文献   

11.
走进语文,便是"语文味"的境界。教师"腹有诗书气自雄"是上出"语文味"课的基础。学生唯有读,唯有想,唯有悟,才能走进语文。课文的语言和篇章特点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品味语言表现力。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创造性及生命活力。对内涵深刻、形式独到的言语,结合语境才能达到全面、准确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言语对象的思维参与能力,熟知和运用母语,用文本的语句交流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的核心是言语学习,它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必须借助于语言实践。专家说教师在课堂上仅仅关注课文"说什么",不是语文课;即使着眼于"怎么说",却旨在把握"说什么",也不是及格的语文课;只有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自觉而明确地指向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中说:“语文能力这种非传递性和内在性决定语文教学方法必须以言语的实践为最基本的方法,它必须有学生主体的操作实践,才能最后实现语文的教学目的。”可见语文课是学生的语言实践课,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学习祖国语言,获取语文知识,掌握语文规律,提升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4.
低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弱,笔者通过指导低年级学生讲故事这种输出性语文实践研究,让学生历经"言语—思维—言语"的往复运动过程,满足儿童"求知、求新、求变、求真"的欲望,激发儿童表达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力,提升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让每个儿童都能在语言的天空里生长表达的智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理论谈起,强调了"语言"和"言语"是语言学研究的又一条交叉口.并用此理论区分了"语言教学"和"言语教学",并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例,分析现存的经院式教学的现象,忽视了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由此提出在语用规则、言语交际能力、文化因素、课外教学方面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课程标准关于"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这样表述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当前部编本语文新教材已陆续投入使用,新教材注意在语文课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一条通道,积极拓展课外阅读,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并努力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获得解决实际生活需要的语文问题的能力.新教材格外重视程序性知识,诸如阅读策略等,目的是让学生学了之后能自主建构知识.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应该着眼于思考和实践如何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多动儿童"生活在自己游戏的世界里,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和同学进行合作、不能用英语语言交流等,从而导致这类孩子的英语语言能力低下,学习缺乏自信,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引导和帮助"多动儿童"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提升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是否集中,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研究表明,集中力  相似文献   

18.
"LCC"新读写素养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是相辅相成、相生相长的。在基础课程中,要以语言为突破口,回归课程本体,唤醒言语生命,以培养学生的言语感受力;要利用课程资源,聚焦言语实践,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使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19.
目前的小学生作文言语出现了严重的"成人化"倾向。笔者从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三个方面,分析小学生作文言语成人化现象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第一,聚焦阅读教学,积累童真语言;第二,优化单元习作,激活童真言语实践;第三,巧借微作文,构建富有童真的言说场。  相似文献   

20.
张丽娟 《辅导员》2012,(12):37-38
"语言"是约定成俗的符号系统,富有工具性和稳定性;"精神"是语境中的内涵,具有个体性和情景性。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是"同构一共生一再同构一再共生"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是学生言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体目标,在语文课程中听说读写教学的本质任务是提高学生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实质显然是精神和语言同构共生的能力。概而言之,听说读写能力的本质均是精神和语言同构共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是语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