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与积淀,是地域或群体的标志性符号。文章以荆楚方言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语料描述法,观察荆楚方言与楚文化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荆楚方言的词汇系统、语调特征、造词方式、语用现象几个方面分析荆楚文化的特质,从语言的视角对楚文化进行解读,进一步丰富了荆楚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法,从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研究的年度发文量、文献类型与期刊、作者及机构、文献被引频次、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和时间线图谱等角度分析文献。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关注热度"先增后减",研究深度有所加大,研究团队性不强,研究主题多元。未来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应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效果检验三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本次"弘扬荆楚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于2014年年末举行,具有辞旧迎新的特别意味,将促使我们在文化研究、文化建设上迈出新的步伐。湖北对荆楚文化的研究与弘扬已取得坚实有力的成果,王生铁同志本年出版的《楚文化概要》,将荆楚文化概括为"六大支柱、五种精神",是一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推进,现已主持"荆楚文化八千年"一书,这两本书适时地结合了习主席大力倡导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强化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荆楚文化与"文明湖北"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荆楚文化是"文明湖北"建设的精神之源,"文明湖北"建设是荆楚文化的时代之用。荆楚文化的内在价值就是湖北人文精神。从荆楚文化视角来透视湖北人文精神建设,有三个亮点需要特别关注,即:荆楚人文精神之魂——"敢为天下先",荆楚人文精神的形象标志——"凤",荆楚人文精神的主题品牌——"灵秀湖北"。重视这三个亮点,有利于更好地弘扬荆楚文化,助推"文明湖北"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7月17日,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荆楚文化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武汉召开,来自各高校科研院 所、荆楚文化研究会、省特色文化研究学术团体的30多位青年学者与会。学者们围绕"荆楚文化与凤文化"论坛主题展开研讨,主要探讨了中国凤起源、楚文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近年来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质量高低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前景,主要通过文献计量法来分析年度发文数量的变化趋势以及期刊来源,通过机构和作者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核心机构、作者及其合作关系,通过高频关键词表、共现知识图谱和聚类知识图谱分析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分析研究热点的演变。目的在于把握"双师型"教师研究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过程存在的不足,为后续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笔者综合运用文献计量、知识图谱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绘制近十年来国内大学章程研究的关键词知识图谱,揭示出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章程研究热点集中于现代大学制度、依法治校、大学治理、教职工代表大会、大学自治、学术自由、高等教育法、制定程序、办学自主权等问题。"现代大学制度"节点的三个"三角形"知识图谱,揭示出"现代大学制度"、"依法治校"与"大学章程"、"地方政府"、"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内在关系。"大学章程"节点知识图谱,揭示出已有研究偏重于制定什么样的大学章程,而对如何制定、如何执行大学章程的研究还不足。  相似文献   

8.
荆楚文化孕育了荆楚大地的"法治"文化传统,闪耀着"法治"的光辉。春秋时期,从"蛮荒之地"崛起的楚国在师法华夏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制定出一系列法令典章、刑律条规作为执法的依据,使楚国有了"法"的源起。荆楚大地上产生的许多法治历史人物,是荆楚文化中宝贵的名人文化资源,他们充实了荆楚法治的理论和实践,树立了内涵丰富的"法治"丰碑,也为当下"法治湖北"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立法,有法可依"、"刑无等级、违法必究"、"完善监察,政务透明"、"廉洁自律,奉公守法"等值得借鉴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9.
运用知识图谱可视化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901篇高中生素养文献进行共现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有人文素养等渐强型研究热点;有信息素养等渐弱型研究热点;有核心素养等突现型研究热点。结合文献追踪分析,可见高中生素养研究存在如下问题:研究对象多倾向于传统素养;研究方法以理论思辨为主;研究内容缺少系统性;研究影响力有限。展望我国高中生素养研究,将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包括内容体系研究、与课程体系衔接研究、培养策略研究和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0.
知识图谱是可视化技术在文献计量学方面的重要应用,已经在社会学、教育学和情报科学等领域被广为应用。本文使用知识图谱分析法,通过知识图谱的引文分析和共词分析,对MOOC研究的主要学者、重点文章加以分析,发现了MOOC研究的核心论文及知识谱系,建立了研究者共被引知识图谱、主题词共现知识图谱和引文知识图谱,并对在MOOC研究现状梳理的基础上对MOOC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在ISI的WebofScience中以"libraryservices*"为主题进行检索,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Ⅱ绘制图书馆服务研究领域的文献共引知识图谱,直观地展示和分析了不同时期图书馆服务领域发展过程中的奠基性作用的代表文献。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我国大学学术权力研究现状及趋势,揭示相关主题的内涵、相关性及发展脉络,选取1993-2012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以"学术权力"为主题的399篇论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论文的关键词、作者、机构与被引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并绘制其知识图谱。结果显示:"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在知识图谱中是节点最大的关键词;学术权力概念、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学术权力合法性、学术管理、学术组织等是学术权力的研究热点且各主题间具有内在联系;华中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吉林大学等是学术权力研究的主要发文机构;别敦荣、眭依凡、王英杰等学者的文章被引频次较高,成为该主题研究的知识来源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Web of Science和Scopus数据库中获取的数据,采用三种分析方法对国际开放教育研究的知识基础与演进脉络进行研究和分析.一是文献计量分析法,主要统计和分析国际开放教育研究论文的年度发文量、来源国家(地区)、来源期刊、作者所属机构等信息.二是知识图谱分析法,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作者共被引网络""文献共被引网络"等知识图谱及相关数据,分析国际开放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高影响力作者和高被引文献.三是内容分析法,对核心作者的代表作及文献共被引网络反映出的重要文献进行内容分析,以归纳和展示国际开放教育研究的知识基础和演进脉络.在此基础上,对国际开放教育研究的特点和趋势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正>荆楚文化研究中心的前身是1992年经胡北省教委批准成立的专门研究荆楚历史与文化的学术机构——荆楚文化研究所。2003年4月14日,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在原长江大学荆楚文化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荆楚文化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5.
古代楚国是一个以江汉流域为中心、跨连长江流域多条水系的泽国。楚人对"水"的感悟尤为深刻。"水",不仅成为楚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还是荆楚道家看宇宙和人生的精神具象。水,滋生了荆楚文化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生命。荆门郭店楚简《老子》中"水""几于道"以及"水"反辅"太一"的理论,极大地丰富了荆楚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2009—2018年刊载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运用CiteSpace知识可视化软件构建科学知识图谱,包括发文作者共现图谱、研究单位分布图谱、关键词共现分布图谱,结合科学知识图谱、突现词分析和文献资料阅读,探讨了中学地理教学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学地理教学研究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地理核心素养、时事热点、新教学手段等的研究为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以国家部编版教材选录的必读和选读书目为例,将较多应用于科技网络领域的"知识图谱"理论迁移至整本书阅读中,从基于提升整本书阅读能力的知识图谱本体研究、以知识图谱为手段提升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知识图谱融入整本书教读课三个方面展开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8.
职教集团的理论和实践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热点.主要选取2002-2010年CNKI数据库的职教集团相关研究论文,通过CitesapceⅡ引文分析绘制职教集团研究主要代表人物知识图谱、核心文献知识图谱、高产机构知识图谱、发表期刊知识图谱,以期能全面了解国内职教集团的研究现状,对该领域开展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位于洞庭湖平原北部边缘的鄂南桃花山地区,素有"荆楚桃花源"、"荆楚第一竹乡"和"鄂南茶乡"之称。其历史悠久而异彩纷呈的"桃文化"、"竹文化"和"茶文化",构筑了当地特有的人文风情。笔者从乡土文化视角,对此类地域文化现象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和发展问题的日益关注,绿色技能的开发和实践在职业教育领域逐渐被重视.以中国知网职业教育领域关于"绿色技能"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软件,对1983—2021年国内以绿色技能为主题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同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显示关于绿色技能的研究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2017年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