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米靖 《教师教育研究》2002,14(4):27-32,12
新中国建立至今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前进 ,高等师范学校的师资培养体制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师师资培养培训制度。北京师范大学这所行将走过百年华诞的名校始终以独特的地位参与到新中国的高师师资培养工作中 ,引领着中国高师师资培养的新方向。   一、建国后十七年 :北京师大与高师师资培养培训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中央人民政府以改革北京师范大学为契机 ,逐步确立新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标准。在改革与发展高师教育的同时 ,高师院校自身的师资该如何解决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建…  相似文献   

2.
经验与启示:高师教育百年回眸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演进的发展历程 ,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历史经验教训 ,也为发展 2 1世纪教师教育引发了令人深省的改革启示。这包括创造高师教育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适应和引导基础教育的发展 ;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坚持师范性与学术性的辩证统一 ;加强高师自身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高师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高师现状的分析 我国中学的大部教师都来自于高师,高师在我国教育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础教育的改革,高师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由于高师没有定好“师范性”的位置,在课程设计上一味地模仿综合大学,导致“师范性”不明显,培养出的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单一,不能很好地胜任教师职业。根据现有文献,可以归纳出我国目前高师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结构单一,没有充分体现“双专业”性质。高师的特点是专业教育和教育学科教育的统一。因此,它培养的不只是教书匠,…  相似文献   

4.
高师院校的转型与范式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高师院校及教师教育从1902年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到今天已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范式:独立的师范教育系统,专门的主管部门,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大致相同。在这种范式下,我国高师院校形成了分布比较合理、层次分明和相对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一批国家重点高师院校先后涌现并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高师院校及教师教育趋于成熟的标志。在这种范式下,百年高师支撑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基础教育,它的功绩怎么估计也不会过。但毕竟范式是历史的产物,每一具体的范式都无可避免地具有自己的局限性。我国百年高师教育的范式尽管厥功甚伟,然…  相似文献   

5.
从师范专科学校的历史发展脉络出发,我们详细探讨了我国师范专科教育的兴与衰,见证了中国百年来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发展,总结了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回顾历史与把握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研究师范专科学校在高师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希望能对构建我国科学的教师教育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师课程设计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课程设计工程于淑云我国高师有其自身的体系与特色,但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和自身的原因,我国高师的现状距离它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相差甚远,长期以来我国高师的教学内容一直是专业课(如中文、数学、外语等与综合大学相当的课程)加教育课(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  相似文献   

7.
<正>师范生教育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要途径。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师刘捷、谢维和在著作《栅栏内外:中国高等教育百年省思》中指出:"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走过百年历史的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无论是从体制上还是从结构上,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同时也为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了契机。"当前的师范生教育与中小学教学实践的脱节最主要的表现是师范生的实践技术能力不能满足中小学教学实际的需要。师范生在实践技术能力方面的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师范教育产生之日起至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高师教育走过了一条曲折坎坷的路。关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性与学术性、师范院校是否有必要独立存在等问题的争论一直持续至今。但是,回顾我国师范院校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发展的历史,由独立的师范院校担负师范教育的职责、师范大学独立于综合性大学之外是我国师范教育的显著特征。时至21世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教材改革现状,着眼于未来需要,我对我国高师物理类专业数学教材建设有以下几点设想。1.教材应当具有师范特点我国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于综合大学和工科大学,因此,数学教材既不能是理论偏多、偏深的综合大学理科数学教材的缩写本,也不能是工科数学教材的改写本,而应当是师范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非常重视高师教育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高师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指导思想:高师教育要大力发展;要坚持高师教育的师范性;要注重数量与质量的协调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这些思想对今天我国高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是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高职院校教师在其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要以师范性为基础,实践性为特色,两者相结合,相统一才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同时加强高职教师师范性和实践性的培养、培训,高职教师专业化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师范院校探索了多种多样的教师教育模式,对教师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教师职业标准来划分,可以分为小学教师教育模式、初中教师教育模式和高中教师教育模式;按师范院校的层次特征,可分为传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模式、地方新建本科师范学院教师教育模式和师范专科学校教师教育模式。此外,还可从教师培养年限、教师培养"开放—封闭"以及课程模块组合的角度来对我国教师教育模式进行分类分析。  相似文献   

13.
胡艳 《教育学报》2006,2(6):72-78
民国时期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特点有以下四个方面:一、通过教育(师范)科、教育(师范)学院从事教师教育;二、师范学院和教育学院的办学目标各有侧重;三、主辅修制和志愿师范生制度扩大了师范生的来源,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四、教育系丰富的课程设置强化了学生教育专业知识的训练,也为教育系(学院)实现多重的办学功能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师资培育法》的颁布,打开了台湾师范教育市场化的阀门。师范院校在优势尽失的情况下,又面临着"供需失衡、教师流浪"的新困境。为此,各师范院校无不亟思突破,纷纷通过内外调整因应转型。在此过程中,台湾师范院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于此,为大陆师范教育发展提出若干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地方高校的教育学院的发展受到了桎梏,一些关于“教学不是专业”之类的不和谐声音重新高涨。教育学院在地方高校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必要性,应该在充分展示教育学院师范特色的基础上发掘其丰富的潜在功能,实现由教学专业向教育专业的过渡,由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分离向教师教育一体化推进。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体系开启了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型进程,至今已形成由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教师教育院校在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多类、多层的特征,在院校类型上分为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两类,在培养层次上包括研究生、本科、专科和中职等四个层次,在区域分布上东部、中部、西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7.
用“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现阶段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把用“中国梦”统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引导大学生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8.
虽然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培养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仍然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的要求。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高师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不断地变革:一是要确定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的课程标准;二是要立足于区域发展实际,调整课程比例,优化课程内容;三是要面向基础教育改革实际,注重教育实践体验;四是要努力实现教师教育课程与中小学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综合化发展是当代我国教师教育转型的重要趋势之一,它包括教师教育机构多元化和传统师范类院校职能的多样化发展两方面特点。通过对当代我国教师教育综合化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当前师范类院校、综合大学和非师范类院校办教师教育的途径的分析,发现各校开展教师教育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具有当代意义的教师资格制度开始萌芽,90年代中期初步建立,进入新世纪开始实质性运行与发展,今天的教师资格制度已成为我国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重要标志。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发展的历程虽短暂,但却呈现出不断改革创新的时代特征,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提供基础保障。回顾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历程,需要理性地认识和看待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如学历标准要求低、考育分离、师范生参加“国考”等,也要理性把握师范类专业认证对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意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借助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的改革,迎来了深化发展的新契机,也开启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教育体系的新征程。实现师范生“教育专业性”和“学科专业性”的双提高,高度重视教师教育的实践性,对教师资格进行细致地分类分级,探索教师资格认证机构的多样化与专业化,以及加强教师资格制度改革中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等成为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