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幽默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面部表情,身体移动等多种形式都能制造幽默。但最常见的的表现形式则是言语幽默。喜剧小品就是一种借助语言表达幽默的艺术形式。许多语言学家从关联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视角研究过小品中的言语幽默,但是以语用预设为理论框架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运用孙茂玲在《近十年语用预设研究综述》中归纳的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为理论框架,从共知性、合适性、主观性和单向性四个方面对小品"今天的幸福"中的言语幽默进行研究,发现语用预设可以对中国喜剧小品中的幽默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品是一种题材广泛,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概念整合网络能清晰地展现出小品中幽默言语的动态形成过程,有助于大众对于小品幽默言语的欣赏,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小品幽默言语研究新的视角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在模因论视域下的特殊语用现象.通过引入乖讹理论发现,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生成实际是在语言模因发挥作用下的一个乖讹-消解的过程,即:发现不和谐及不断消解不和谐的过程.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模因视角下言语幽默制笑策略,藉此期望能为言语幽默的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喜剧小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喜剧小品中的幽默语言更是令人难以忘怀。本文借助语用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如指示语、预设、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等来分析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喜剧小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喜剧小品中的幽默语言更是令人难以忘怀。本文借助语用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如指示语、预设、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等来分析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幽默形式,喜剧小品是当今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文章从语用学的视角运用关联理论来解释2007年春晚小品《回家》的幽默语言,以萨克斯等人提出的“话轮转换”和“相邻对”为依据,将小品中的语言划分成小的语言对话单位进行分析,旨在说明关联理论对幽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为观众更好地欣赏小品提供一个新的语用学视角。结果表明:关联理论确实能够充分解释言语幽默现象。  相似文献   

7.
以库尔佩珀的不礼貌策略框架和不礼貌回应策略框架为研究基础,把喜剧小品中的不礼貌言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喜剧小品中所体现的库尔佩珀的两个框架,分析各种不礼貌(回应)策略在不同语境中的语用功能,并挖掘不礼貌言语的幽默功能。  相似文献   

8.
幽默言语是人类日常话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对幽默言语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对中国某个具体相声演员的幽默言语研究却很少。对赵本山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片断进行分析,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和威奇的背景与常规理论对赵本山幽默言语的生成进行探讨,揭示其幽默背后的语言机制,提出了新的赵本山幽默言语解读模式。  相似文献   

9.
小品是深受观众喜爱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幽默是小品的生命.赵本山小品言语的幽默生成有其独特的偏离方式.本文尝试从语用学合作原则的角度,运用零度偏离理论,对其进行实例分析,探讨赵本山小品言语幽默的偏离现象.  相似文献   

10.
幽默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言语幽默体现了汉语的丰富多彩.文章通过收集各类言语幽默(包括小品对白、喜剧对白、网络流行语、笑话等),运用语用学理论中的顺应论(选择与顺应)对汉语的言语幽默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顺应论在汉语言语幽默中的应用,从而促进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幽默言语是人类日常话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对幽默言语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本文对赵本山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片断进行分析,结合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及veatch的背景与常规理论对幽默言语的生成进行了探讨,揭示其小品幽默背后的语言机制。在概念合成理论四空间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幽默言语解读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关联理论,节选2018年央视春晚小品《真假老师》中部分对白为语料,以例证的方式对其幽默言语进行解读,从关联理论下的三个方面来诠释《真假老师》中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以期抛砖引玉,引出更多对小品的认知解读,从而提高小品语言的幽默度,提升观赏者幽默语言的艺术修养,并为喜剧工作者创作小品注入一些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语用预设是喜剧、小品、相声等艺术形式制造幽默的重要方式。以网络喜剧《屌丝男士》第一季中的幽默语言为语料,结合语用预设的特点来解析其幽默产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赵本山小品意味深长,家喻户晓,打造了一张中国喜剧小品的王牌,被誉为赵氏小品,幽默是赵氏小品的灵魂。赵氏小品中存在着大量的对逻辑规律的进行违反的现象,使其语言获得了深沉的幽默,逻辑规律的违反是指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对逻辑的四条基本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的超越或背离,通过对逻辑规律的变异而又辩证的妙用,能产生幽默,既令人发笑,又耐人寻味,这是赵本山喜剧小品幽默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刻意曲解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用策略,常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际和文学作品中。刻意曲解是喜剧小品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喜剧小品中,说话者往往会使用刻意曲解这一语用手段来实现某种交际目的,营造幽默效果。本文以一些著名的中国喜剧小品为例,对喜剧小品中刻意曲解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喜剧小品中刻意曲解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小品中的言语幽默是一种复杂的语言使用现象,传统的合作理论、关联理论、概念整合理论缺乏对其生成机制的阐释力,本研究从社会—认知这一崭新的语用视角阐述小品中的言语幽默。基于所收集的小品会话语料,本文从突显与关联、意图与注意、前经验与当前经验的相互作用深入解析小品中言语幽默的社会—认知语用理据。  相似文献   

17.
赵本山小品语言机智诙谐、灵活新颖,使得人们在观看其小品时,不由自主地被其幽默所逗乐。赵本山小品的语言是一门艺术,不失为研究的对象。这方面的研究确实很多,但大部分都只对其语言特色加以描述,而未对其幽默的真正原因加以分析。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利用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ohnL.Austen)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对赵本山小品幽默的真正成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鲁静 《现代语文》2015,(2):83-85
喜剧小品以会话言语表演为主,以语言的诙谐幽默为切入点,引观众发笑。喜剧小品抓住"笑"的本质,巧用偏离,产生喜剧效果。本文尝试用修辞学中零度与偏离理论来探讨经典小品语言中的偏离现象。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教学环境中刻意曲解的语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小品体裁的结构形式决定了它与幽默表达手段一定是最佳组合。戏剧小品是以对白性表演为特征的,其中语言的表达是最简洁的方式,语言可以即时地提供愉悦。而幽默虽然常常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语言总是创造幽默的最便捷手段。在喜剧小品中,以语言材料打造的幽默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20.
小品《不差钱》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剧小品,是幽默的荟萃。以往对于幽默的研究,主要从语用学方面,研究对象主要是多个简短的幽默语篇,也很少有对某个小品的分析,而本文将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对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中的幽默话语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促成其幽默的语境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