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农业职业教育》2005,(5):19-20
宝应农广校办学二十五年来,围绕本地农业结构调整和政府工作中心,以培训农民、致富农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农广校在全县农民科技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创新培训模式,大力拓宽办学渠道,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学校的自身建设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了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相似文献   

2.
《农业职业教育》2007,(5):19-21
近几年,我省各级农广校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面向“三农”招生办学,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进农业科技入户,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做出了一定贡献。2006年,全省农广校完成学历招生7280人,在校生规模突破1.3万人,各专业考试综合及格率达到88%,应届中专生毕业率达到92%,转移就业率(含阳光工程培训学员)达到96%。湖北省农广校被团中央、农业部授予“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先进集体”,被中央农广校授予“全国农广校媒体资源制作发行先进单位”称号,并受到了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考试院等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今年以来,随着中央和湖北省委、省政府扶持发展中职教育、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各级农广校抢抓发展机遇,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有较大进展。综合近三年全省农广校招生教学与培训工作情况,可用“一个思路、两大突破、三项增长、四点体会”来概括。  相似文献   

3.
因“避暑山庄”而闻名的河北省承德市,是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市,目前承德市成熟和规模产业较少,工作岗位容量很有限,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多,劳务就业较为困难。为此,承德市提出,要把转移培训作为“脱贫产业”“朝阳产业”“富民产业”来抓。作为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品牌培训基地和承德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承德市农广校,本着“为政府分忧,为农民谋利”的办学宗旨,积极外联,创新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方法和保障体系,培训质量不断提高,近两年先后为青岛海尔、海信、三德汽配等知名企业输送机电一体化中专学员128名和140名,为北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中型企业输送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中专学生49名和76名,初步探索出了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批量有序输出,百分之百安排就业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我县农广校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县委、政府“科教兴县”战略,为农民实现增产增收,认真做好服务“三农”工作,真正发挥农民科技培训中心职能。为此,我校采取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举措,根据芷江县产业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定专业,以就业培训定科目和按农事季节定内容。在办学实践中,我校按照中央农广校以中专学历培训为主体,向大专和实用技术非学历培训延伸的总体思路,围绕教学四结合的办学方法,确立了“三步曲”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5.
农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开展,为推动农业行业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提高农业劳动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农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既能进一步拓展农广校办学功能,又能拓宽农广校办学空间。为此,农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应作为农广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为使此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必须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校十七年来,坚持“三个面向”、“四个服务”的办学宗旨,为农村培养了数百万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与广大农民的厚爱。特别是全国农广校第十二次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办(1997)44号文的下发对农广校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农广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遇。 如何使农广校工作蓬蓬勃勃、扎实有效地向前  相似文献   

7.
铜仁地区农业广播学校办学18年来,坚持科技教育为兴农服务,充分发挥农广校的教育和培训功能,把农科教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大力推广实用型技术,因地制宜地帮助他们选准项目和主导型产业。全区农广校毕业大中专生3065名,开展短期实用技术培训150项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34万人次。学员科教兴农获得直接经济效益1136万元,社会经济效益达4300万元,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引起各级领导和社会广泛的重视和支持,为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成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几年来,我们立足县情,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稳粮棉、增林果、上蔬菜、抓养殖”的农业结构调整原则,围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民致富奔小康需要,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农村成人教育办学路子与培训形式,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充分发挥成人学校培训网络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培训。 1.县成人总校是成人教育的龙头。我们  相似文献   

9.
农广校房山工作站成为实施“乡镇企业职工培训工程”的主力军北京市房山区成人教育局王福来,隗合宇农广校房山工作站充分发挥远距离教育的优势,通过房山区委组织部联合办学,以各乡镇成人学校为基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广大农村、乡镇企业培养急需的适用的应...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如东县农广校本着“三个面向、四个服务”的办学宗旨,与农业、农村、农民建立了最直接和最紧密的联系,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1987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我们根据“决定”精神,围绕农村第二步改革,将农村成人教育的重点转到以回乡初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对象,以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的轨道上来。实践证明,它是振兴农村经济的一项战略措施,是带动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一个突破口。一、开展对回乡初高中毕业生实用技术培训势  相似文献   

12.
农广校作为一个联合办学、纵向垂直、横向沟通的开放系统,己建成一个拥有4.6万名专兼职教师,近2800所分校,2.3万个乡(镇)教学班,自上而下的五级办学体系,成为农业部门和各有关部门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基层干部教育的主要阵地和重要力量。总结农广校20多年的发展历程,最重要的就是始终坚持面向“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面向新的农业科技革命、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市场的办学方针,  相似文献   

13.
“龙头”课题是指以学校整体发展为依托,全面带动学校工作的课题。学校力图创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合理地定位学校办学特色,科学地实践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迫切希望能形成一个比较核心的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来全面带动学校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而“龙头”课题的选择和确立就是把课题研究与学校改革融合起来的最佳方式,对学校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和指导性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通道县农广校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不断探索办学新途径,年年完成招生任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项工作搞得红红火火,连续十八年被省、市农广校、农村工作办评为办学先进单位,科教兴农、农民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全县农民授予该校“致富希望”的锦旗。  相似文献   

15.
再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作为农广校办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已开展多年。实践证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是培养和造就实用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可靠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酒泉市农广校为适应新形势发展,不断寻求和创造良好时机,大胆实践和探索,拓宽办学领域,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和教学水平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如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他们又制定出了适合自己的新的总体工作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突破口,走农民培训与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农民学历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接轨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利用农广校共享的先进教育培训形式和资源优势,开创农广校教育培训新局面,拓宽对农民的教育培训领域,增强实用性,提高教育培训效果,我校从2000年到2005年开展了“教学、科研和推广一体化研究与应用”,从制定方案到每项内容的实施都作为农广校的主要科研课题进行攻关研究,经各级农广校推广使用,非常适合新形势下农村不同层次受教育人员的技术需求,受教育培训的农民提高快、效果好,适应面广,深受欢迎。  相似文献   

18.
平谷区是北京市远郊区县之一,人口4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50%。为进一步构建平谷区“二三一”产业格局,把人口优势变为资源优势,平谷区农广校自2004年开始,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农民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截止到2005年6月,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5818人,其中引导性培训4390人,职业技能培训1428人,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也得到了市区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赣榆县金山乡的农村成人教育,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要求,遵循“实际,实用、实效”的办学原则,积极探索“农、科、教”结合的办学路子,为科技兴农提供“培训、生产、经营、销售”一条龙的全程服务。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成人教育中心为基地,具备多功能、全方位网络的新型教育、服务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平谷分校(以下简称农广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主动承担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我区构建"二三一产业格局"发展思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