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基本特征,决定了本课程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课前、课后、校内、校外的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中.其教学形式也因此更加强调体验、研讨与探究。但是,按照每周两课时的教学时间,教师很难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知识传授与调查探究有效地结合起来.针对这一矛盾,在实践中,我们结合教材单元主题活动编排的特点,尝试进行了“单元组织教材、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具体步骤是:提出探究问题——制定探究计划——自主调查探究——汇报交流深化——实践拓展内化.其中,“提出探究问题”和“制定探究计划”为第一个阶段,在教师的引领下,一课时完成;“自主调查探究”为第二个阶段,由个人或学生自愿组成的合作探究小组,深入社会生活,用一至二课时和相应的课外时间自主完成;“总结汇报交流”为第三阶段,由学生将各自的调查探究成果,在课堂上交流,实现信息共享,用一课时完成;“实践深化提高”为第四阶段,由学生将探究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社会生活中去实践检验,逐步内化为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
“单元—课时”教学设计既是大概念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学方式的迭代升级,还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它以单元为学习单位,聚焦核心素养,围绕某一主题或活动,用大概念去统筹单元学习内容,用大任务、大情境去启动单元学习,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思考、设计和组织实施.“单元—课时”教学设计,既要整体设计“单元呈现”,又要分步实施“课时表达”,关注知识图谱、学习图谱、评价图谱与素养图谱的达成,不断深入推进以素养为本的教学变革,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标提倡“整体语言学习”,即英语语言学习要注重语言整体、单元整体、主题统整、活动统整和“教-学-评”一体化。在实际教学中,许多一线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时仍会出现教一课时备一课时的现象,缺少对单元整体的梳理和规划,课时之间缺少主题、目标及活动的统整和梯度递进,文化意识培育内容和目标亦是如此。本文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为例,探讨如何基于主题统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优化学生文化意识素养培育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土壤”为主题,组建实施大单元教学。在明确单元主题内涵、知识框架与教学目标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土壤”问题,围绕课时教学目标、活动及评价、作业进行设计,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渗透到大单元教学中,创设情境、设置问题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提升其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梳理单元教学设计内涵的基础上,以“抗病毒口罩滤芯材料的设计与发展”为教学主题,承载有机高分子的核心知识,从教学价值分析、教学目标确立、单元设计构思、课时活动设计、教学实践反思等方面阐述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以探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范式。  相似文献   

6.
单元教学往往会分为多个课时,建立单元内课时关联是实现单元教学整体效益大于各课时教学效益之和的关键。以《自然界的水》的教学为例,通过建立单元内课时教学内容关联和学习活动关联,有效提升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7.
章颖 《小学教学研究》2023,(3):11-13+21
单元整体教学是将具有结构关联的知识学习作为一个“系统”,以单元视角整体把握,以知识的内部联系为线索,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进行系统性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意义理解和自主迁移。本文以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线与角”单元为例,审视教材,厘清“知识结构”;分析学情,揭示“学习困难”;合理优化,重组“教学结构”;理解为先,设计“关键课时”。  相似文献   

8.
以单元为单位的教学设计与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的最大区别在于要先分析关键要素,以便形成单元教学的整体视角,进而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具体教学中可以在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读懂学生了解“四知”的基础上,变教材内容为学习内容、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目标、整体设计单元学习活动、整体规划单元学习评价,从而提升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以“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为例,通过确定单元主题、解构单元教学概念、确立核心素养目标、创设单元真实情境问题、创建“任务——情境——问题——活动——评价”为主线的学习任务群,阐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具体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单元导学课,可根据现有教材中既定的主题单元展开,也可将同册教材中的同一类文体的课文整合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单元。以重组的“写人类”单元为例,在进入正式的单元内容学习之前,“导”潜在积累、“导”单元内容、“导”学科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以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方法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1.
学习主题与真实情境是开展任务群学习的关键要素,有意义的学习主题对于情境创设具有引领作用。文章通过准确设置单元学习主题,并将其合理分解至课时或活动之中,依据学习主题,选取当下热点事件,创设问题情境。细化设计与开展学习活动落实学习主题和目标,是学习任务群教学实施中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2.
基于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深入开展主题意义探究。以人教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为例,通过“四部曲”教学,即“研读单元教材,分析主题意义”“提炼主题意义,明确课时目标”“巧设学习活动,深研主题意义”“体验延续情境,活化主题意义”,引导学生围绕单元主题,由浅入深地探究主题意义。通过主题意义引领对话教学,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及学科育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各界对阅读教学的不断重视,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成为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基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与综合素养,以核心素养为指向,在小学中高年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中从实施单元整体架构、明晰单元学习主题、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设计课时学习活动四个主要方面进行单元主题阅读的教学设计,从而开展好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主题教学是指在课程整合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 师生共同设计的学习主题为导向,以“情境——问题——探究 活动——知识”为教学逻辑,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 自我评价等学习方式为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创 造性地将政治学科知识、教学要素、学生探究活动融合在一起,有效地提高了高中生政治学科素养,满足了高考评价体系“一 核”、“四层”、“四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活动元”是指在教学中为完成某一学习任务中的一个或几个子任务而进行的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活动元必须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基础进行的一组活动。也就是教师在研读教材、课标、学生学情等基础上,综合设计教学过程。对化学学科而言,先将书本上的“化学知识问题化”,再将“化学问题活动化”,最后将“所得知识结构化”。从而,老师不仅建立了系统单元的观点(活动元),使教学设计的系统落到实处,而且强调了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后,对教学进行反思和对自己的“活动元模式库”进行优化和调整,进而形成自己组  相似文献   

16.
“素养为本”是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化学课堂教学取向的一种表达,教学中的“活动元”是指为完成某一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学习活动单元。“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案例,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为目标,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认识空气的成分”两个活动元设计展开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的“活动元”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7.
《测量气温》是《变化的天气》单元中的第二课,教材中只编排了“测气温”这一个主题活动,教师用书中的课时建议是2课时:第1课时进行气温的观测和记录,第2课时进行数据的处理。因为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况且一天中的气温观测和记录是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去进行,因此教学中,我运用《科学拓展活动指南》(以下简称“《拓展指南》”)的“助学、评价、科普”三大功能,将教材和配套教辅书结合起来,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8.
《测量气温》是《变化的天气》单元中的第二课,教材中只编排了“测气温”这一个主题活动,教师用书中的课时建议是2课时:第1课时进行气温的观测和记录,第2课时进行数据的处理。因为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况且一天中的气温观测和记录是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去进行,因此教学中,我运用《科学拓展活动指南》(以下简称“《拓展指南》”)的“助学、评价、科普”三大功能,将教材和配套教辅书结合起来,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9.
传统教学往往容易走向“以活动为中心”和“以灌输为中心”两大误区。UbD理论强调“以始为终”,从预期学习结果出发,教学评价先于学习活动设计,运用UbD理论开展单元教学设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引发深度学习。文章基于UbD理论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氯及其化合物”为例,设计3个课时的教学任务,并对UbD理论下的教学设计进行总结与反思,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使用UbD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傅瑞琦 《教学月刊》2023,(Z2):37-41
“单元一课时”教学设计通过分析“主题—单元—课时”的数学知识和核心素养联系,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把握.这要求教师整合主题,体现内容的结构化.具体教学中,教师可解析单元内容、目标,基于教学问题诊断及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制订课时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按照“提出问题—获得概念—研究性质—尝试应用—概括总结”的流程实施教学,注重情境创设,突出探究过程,深化研究路径,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逐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