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能给人们带来休闲娱乐,而且能使人们身体得到锻炼。河南省郑州、开封、洛阳三地同处于黄河沿线,具有相通的黄河文化,同时都是中国著名的古都,旅游资源丰富。在中原崛起战略引导下,郑汴洛加强体育旅游联动发展,能够带动当地乃至河南省的发展。阐述了郑汴洛体育旅游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对郑汴洛体育旅游联动发展作了SWOT分析,提出了黄河文化视角下郑汴洛三地体育旅游联动发展的策略,为郑汴洛体育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郑汴洛城市旅游竞争力分析与提升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有助于准确反映城市旅游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潜力,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文章构建了包含4层10类43项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对"郑汴洛"黄金旅游线路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其旅游竞争力现状发现了旅游形象重叠与不明确、城市发展与旅游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及各个城市的差异化问题,提出消除地域影响、树立独特城市旅游形象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林州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州市在以中国旅游知名品牌红旗渠为龙头的带领下,已发展成为河南省郑、汴、洛三点一线以外一个重要的旅游区.林州市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发展后劲不足、发展速度减慢等问题.林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和限制因素,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树立大旅游发展观念,走政府主导型发展之路;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做好基础性工作;突出地方特色,不断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加快南部旅游资源的开发,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一条由南向北游动的巨龙.  相似文献   

4.
郑汴一体化的实施将给开封的复兴和发展带千载难逢的机会,重新确定开封城市的发展战略将决定开封能否再次辉煌。本文从郑汴一体化给开封带来的发展机遇入手,认为面对新的机遇,开封应恢复大宋古都,展现宋都古韵,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建造国际文化旅游之都;恢复水城风景,营造人居环境,建设休闲开封;增强支撑作用,借势共同发展,树立工业强市理念。  相似文献   

5.
郑汴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开封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我们做大做强开封的旅游文化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作为开封经济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如何将古都的历史人文、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全面整合,如何创新旅游发展模式,这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作为"郑汴一体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开封金融机构规模小、种类少的现状,如何抓住郑汴金融同城机遇,建立和完善投融资体制,优化郑汴金融结构和布局,在促进开封经济不断提升、推进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基础上,对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方面同样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郑汴洛沿黄旅游资源带进行了旅游资源的类型归类和等级划分,在此基础上对旅游资源带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提供了旅游资源带形成的物质基础,两种文化区的相互融合提供了旅游资源带形成的社会基础,古代城市选址的风水理论为在此建都提供了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8.
加快推进郑汴新区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通过建设郑汴新区,逐步实现区域内各种资源与要素的共享,对提升区域经济实力,提高中心城市辐射扩散功能,有效整合区域资源和经济优势,实现中原堀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开封市旅游业发展还存在景区营销方式较单一、游客参与度不够等问题。河南省提出了"郑汴一体化"的发展构想,为加快开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开封市要将文化旅游营销策略和品牌旅游营销策略相结合,增加游客的体验度,加大旅游宣传的力度,优化城市旅游环境,构建旅游产业链,推动旅游业整体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汴绣产品旅游开发的优势和劣势研究分析,提出汴绣产品旅游开发的对策与建议:建立汴绣识别商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扩展多渠道的营销方式,培养专门的汴绣人才,以期为汴绣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综合分析石棉县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石棉县旅游的主题及形象,制定了旅游区划分与开发的五个原则,结合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旅游空间布局.根据石棉县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分布特点将其分成七个旅游功能区,并对每个功能区的开发内容与形式做出了详细的安排.对山地滨水中小城市旅游功能区划与开发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武汉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历史维度很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对武汉市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进行系统的整理与思考,将城市规划,旅游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加强武汉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整体提升武汉市城市建设和都市旅游。  相似文献   

13.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毋庸置疑将受到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的青睐。而其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趋势则必然要求开发出合适销售的旅游纪念品。本论文就是针对武夷山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纪念品,从其市场现状、存在问题、设计开发等几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更新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西部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红色资源的整合开发对于红色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描述我国中西部地区红色资源的区位优势及其它资源优势的全面整合并保护其开发利用中提出了一些措施,对促进我国红色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内容。湖北房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并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做了大量出色的工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将在分析房县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探讨房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以供一些地区的旅游经济建设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西部藏区,科学定位新农村主导产业决非易事,而凭借资源优势自行发展的乡村旅游产业衍生出来的文化现象,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作为旅游资源相对富集,全力打造旅游大省的青海省,在旅游产业辅助链中的乡村旅游业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从长远发展的过程看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仅从尖扎县坎布拉镇直岗拉卡村藏家林卡的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对策,以便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加权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相对发展率、区位熵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研究1996-2011年间福建省各地级市入境旅游绝对差异、相对差异以及空间聚集的演化规律.结果发现:(1)福建省各地市在入境旅游收入总量上的绝对差异不断扩大,呈先平稳增长再快速增长的演化轨迹.(2)加权变异系数反映的入境旅游相对差异波动变化总体下降,但相对差异显著.入境旅游相对发展速度差异较大,发展速度差距逐渐缩小,必将减小各地市入境旅游绝对差距.各地市入境旅游产业地位的相对差异显著,但不断缩小,相较国内先进地区,多数地市入境旅游占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3)福建省各地市入境旅游人次和收入聚集呈波动下降趋势,垄断聚集程度仍然较高,入境旅游人次和收入集中在厦门、福州、泉州,全省入境旅游主要依靠其带动,缺乏广泛的竞争.(4)政策环境、地区知名度和区位交通,是造成福建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上海等10个热点城市为对象,选取1984~2008年入境客流量和旅游收入数据,分析了城市入境旅游发展的时间同步性及区域响应。结果显示:从1984~2008年,城市入境旅游发展具有较高的时间同步性,1984~1991年为快速增长,1992~2003年为平缓增长,2004~2008为加速增长,旅游增长率变化"五涨四跌",波动周期"同涨同落"。依据增长指数和相关系数的差异,将10城市划分为两种类型。由于旅游投资、资源开发、交通区位等因素的差异,各城市入境旅游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区域响应。文章分三个时段,分别统计了1984~1991,1992~2003和2004~2008年各城市入境旅游的基期值和平均增长率,依据各阶段基期值和平均增长率的大小,划分了入境旅游发展的区域响应类型。  相似文献   

19.
乡土文化作为一个地区土生土长的物质或非物质民间文化,在乡村旅游中具有重要价值。分析海南乡土文化资源在乡村旅游业中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建议从展示乡土文化精华,营造鲜明乡村印象;植入非物质文化,丰富乡村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提高产品教育性,注重开发参与性和知识性旅游生态产品等方面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促进海南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发展旅游给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带来很多冲击。居民和游客是旅游业的两大主体,其对旅游发展的感知能深刻反映旅游的品质并左右其发展趋势。然而他们往往对有形民族文化资源比较重视,对抽象的文化资源缺乏认识,这种认识上的偏颇影响到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文章以西南四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旅游地为例,定量分析了“主客”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差异性和趋同性。结果表明:游客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比居民强;双方的感知重点体现在物质文化层的正面感知上,在负面影响上的感知差异较大;不同特征的“主客”对该影响的感知也存在差异。文章据此提出正确引导、调控和疏导“主客”行为,减少负面影响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