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性化服务是现代文明社会所赋予的内涵的体现。因此,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少儿图书馆,在管理和服务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以人为本”作为图书馆一切工作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许多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工作者为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们研究和探索的一生中.由于某种原因,给他们自己、也给人类社会留下一些“遗憾”.现今我们来重温这些“遗憾”,可以从中获得教益,对我们的教学和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课改的教育理念之一,“本”指事物的根源,世界万事万物中,“人”才是根本。现代教育对“以人为本”赋予了新的内涵,就是面对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教师如何把社会发展过程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有能力继承传统的科学,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科学和未来科学,不断延续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所在。要实现这一历史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语言作为人交流的工具,是人类社会心理最集中的体现,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依托网络得以发展的网络流行语逐步成为网络语言文化的一部分,本文从网络流行语和社会心理的联系入手,分析了“给力”作为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机制,认为“给力”的流行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接受,离不开社会的繁荣和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更,文章最后对网络流行语“给力”的流行进行了总结,认为现当代人们的社会心理状况和中国以后现代为精神标签的文化表征是流行语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党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小康”的目标,以“发展是硬道理”的决心和理念引领中国的发展,主要是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为着眼点。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和谐社会”的目标,在“小康”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文和社会指标,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拓展:发展并不等同于经济增长,它内涵着增长、稳定、公平、民主等诸要素。“和谐”理念的加入,突破了传统发展观中单纯以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的富足程度作为社会基本发展指标的评价体系;中国社会发展目标由奔“小康”到建设“和谐社会”,内在地蕴含了中国政府在社会发展观上的成熟与飞跃。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深刻把握了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只有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才能减少失误,少走弯路,更加自觉地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先进性,体现了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性,体现了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先进性,体现了坚持崇高价值取向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世间事物均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秩序发展:人类生存在遵循自然规律,社会前进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每个人的成长也要遵循发展规律,同样班主任带好一个班集体同样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班主任工作的“规矩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这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要求。这对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对于我们在实践中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执政为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实现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代表先进的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实现执政为民的一个重要方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执政为民的出发点和归宿。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就要从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尤其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方面去实现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贯彻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本体上坚持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是最根本的力量,是社会实践和创造历史的主体;在理念上体现了对人的现实性关怀,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方法上实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手段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而社会发展既是人的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的发展的动力,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以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石,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期的运用发展。“三个代表”思想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党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在给社会带来激烈而深刻变革的同时,也对高等院校的发展特别是德育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与良好的发展机遇。挑战包括:“西化”的挑战、“智育”第一思想的挑战、社会不良风气的挑战等;机遇则体现于市场经济赋予高校德育工作新的内容、新的特点和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初步认识到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注意科学技术对环境资源的影响;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程度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因此,不少学校开展“STS”教育,各地中考题也体现了“STS”教育,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温州精神”?温州精神和温州教育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温州精神在教育中如何体现?本文试图从温州精神的解读入手,根据笔者三个月挂职的所看、所听、所感,用局外人的视角解析温州精神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温州商业经济的发展给温州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提出“温州教育对温州商业文化的局部修复”观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符合新课程教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给课堂带来了鲜活的知识和无限的生机,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重点探讨以下三方面的“整合与探究”:整合社会热点,在探究中感悟责任;整合乡土资源,在探究中体验乡情;整合人力资源,在探究中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17.
“60年代”在西方是一个特殊的词汇,它代表了一个特殊的时代。60年代在西方发生的包括学生运动在内的许多社会运动,都体现着60年代精神。因此要深刻理解这场学生运动,给它一个准确的历史定位,必须首先解读60年代。60年代,西方各国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向发达工业社会,或称后工业社会推进的转折点。战后西方资本主主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本主义社会单向度发展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摆脱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社会和化的束缚,实现进一步的社会调整和化变革,是整修社会完成转型的关键。“60年代”举起个人主义和化自由主义的旗帜,对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规范和社会规范和社会权威进行批判。这些批判不仅引发了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化变革运动,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和化的变迁,也催生了某些新的时代精神,70年代以降的一些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在延伸和扩展着60年代。  相似文献   

18.
创造力能不能教,关键在于对“教”的目标的定位和采用的方式、方法。素质教育是一个教育的基本原则,而非具体的教学方法,故开展素质教育没有也不该有一定之规。知识和技能体现了一个人已达到的成就水平,能力预示着人可能的发展水平,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创造力并不矛盾。相反,素质教育恰恰是要给具备不同能力的人提供展示和发展能力的机会。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脱离了各种社会因素去谈教改是不切实际的。汉语的独特之处与其生长的人文环境息息相关,所以、中国的语文教改既要吸收现代的教学理念,也要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面而深刻的论述,既以唯物史观作为重要哲学基础和思想基石,又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在无产阶级政党学说中的新运用,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新发展,也体现了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米立公 《教育》2006,(8):60-60
以中国人的眼光来看,澳大利亚的儿童教育有两点给人印象深刻:一是“心狠”,体现在不娇养孩子身体;二是“宽容”,用来培养孩子人格和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