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被狗追     
在英语的表达中,指婴幼儿和动物都可以用“it”。大人看孩子,常常像看动物,因为孩子的天性有许多是与动物相通的,所以大多数孩子对动物都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但是在古代,动物不是人类的朋友——有的动物吃人,有的动物被人吃,还有的动物跟人争抢别的动物吃。那时候,动物是人类的对手。这种对手关系残留到现在,有些人还是怕动物的。这里就有一个人说他是怕狗的。  相似文献   

2.
西方人比中国人格外珍视生命,但是为了拍摄摄人心魄的动物世界,他们能够几年甚至十几年长期潜伏在热带雨林中,与动物感受同一片蓝天、共度每一个日月晨昏.中国人对生命的珍惜程度比不上西方人,但入丛林拍摄动物却小心又小心,谨慎又谨慎.西方人拍摄的动物世界是动物在表现,而中国人拍摄的动物世界是人在表现、人在说话,总是反复在说什么多危险啦,又发现动物足迹啦,队员们不怕艰苦之类.所以我基本不看中国人拍摄的动物节目.  相似文献   

3.
1.人既是政治动物,同时又是理性动物.作为政治动物的人的美德就是行德,作为理性动物的人的美德就是知德.  相似文献   

4.
动物福利是人类单方面的对动物承担的道德义务,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优化取决于人的态度.至今动物福利已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而我国在动物福利立法方面一直相当落后.近年来,我国媒体频频曝光动物虐待现象,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可见优化人与动物的关系在我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动物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从远古时代的动物图腾到农耕社会的动物功能化直至现代社会的动物消费化,人对于动物的文化感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动物"本身也是一个由人创造,并用于与人相对照的概念。本文拟从"文化学"视角出发,结合历史人类学研究,试图探寻歌德的小说《中篇》所展现出的19世纪初期德国及欧洲大陆人与动物之间的张力关系。  相似文献   

6.
新修订的《德国民法典》关于“动物不是物”的规定,是指动物既不是物,也不是人,动物就是动物。这一规定是民法(特别是大陆法系的民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大变革,它宣布了当代民法的一种新理念,是对传统民法理论中“人、物二分法”、“主、客二分法”的研究范式的突破。“主、客二分法”在法学中的经典表现是,世界仅由人与物组成,不是人就是物,不是物就是人,人永远是主体,物永远是客体。这种“主、客二分法”有许多弊病。环境资源法学主张“主、客一体化”,“动物不是民法中的物,也不是民法中的人”的观点一直是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动物既区别于人又区别于物,法律可以确认动物享有权利,但动物权利不是人权,享有权利的动物也不是人。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反映人和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迅速引起了包括中外作家在内的很多人的急切关注。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选编的叙写动物形象的文本就通过塑造、描绘一些动物形象,来表现人和动物的关系以及对这种关系的思考,对这些动物形象,我们只有作出深度解读,才能顿悟出其中的生态伦理,进而鉴照人心,召唤人性。本文从"动物为人所依赖""动物为人所戕害""人与动物共生共荣"三个方面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选编的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在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国度发生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学习本组课文要重点感受动物的可爱、聪慧、善良,并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  相似文献   

9.
人的精神(意识)由理性、情感、意志三个部分组成。人作为精神存在物,也就是说,人是理性、情感、意志动物的统一体。一、人是理性动物。主要体现在:人是自觉的动物;人是能动的动物;人是有理想的动物。二、人是情感动物。情感对于人的作用有: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调节人的活动方式;制约人的能力的发挥;协调人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三、人是意志动物。意志对于人的作用有:对认识活动的调控;对实践活动的调控;对情感生活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无齿动物     
老师问:没有牙齿的动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一个学生忙问:人是不是动物? 老师说:当然是喽,人是高级动物嘛。  相似文献   

11.
《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读来令人难以忘怀。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概念隐喻角度出发,研究了指称人的动物隐喻的性别歧视方面的问题,旨在突出研讨动物隐喻中性别歧视问题的重要性。基于汉英羊/Sheep、蛇/Snake、虎/Tiger的封闭语料库,研究发现,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指称人的动物隐喻主要用于表达贬义,表现对人的歧视。基于此发现,可以做出下列结论:1.汉英指称人的动物隐喻的贬义喻指范围基本相同;2.汉英指称人的动物隐喻用于性别歧视,女性喻指范围要比男性喻指范围稍广,女性歧视数量比男性歧视数量多;3.汉英两种语言中,指称人的动物隐喻的同与异,可以用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突显观做出合理的解释。该文研究结果可望对指称人的动物隐喻,特别是动物隐喻中性别歧视的相关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动物园,不是动物的公园,更不是动物的乐园。动物园,是人的公园和乐园。当人说“动物园”的时候,就已经把“人”排除在“动物”之外了。这时候,他对于动物来说,是神。动物园,是动物的监狱,是无期徒刑的监狱。它们被关进这永无自由之日的监狱,不是因为触犯了什么法律,也不是因为伤害或得罪了那不是动物的人,而仅仅因为它们是动物。即使威猛如狮虎,勇毅如熊狼,也一向对人敬而远之,它们不敢冒犯这些连同类都可以吃的高级动物。至于牛羊鹿豕,就更是对人俯首帖耳。但人不分青红皂白,把它们一律关进钢窗和铁栅。因为,人要看它们。强者与弱者,除了吃…  相似文献   

14.
动物世界非常神奇,如果不是近距离地和动物接触,从动物的关怀出发来理解动物,你可能就会产生一种对动物的歧视,至少也会面对动物而处于居高临下的姿态.从进化论的观点看,人是从动物来的,人和动物都是大自然之子,他们的生命价值没有高低之分.西方生态文学之所以近年兴起,而我国动物小说为什么也开始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喜爱,也是因为大家逐渐看到了动物对于人的意义,逐渐理解了动物本身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5.
啥叫动物园     
动物园,不是动物的公园,更不是动物的乐园。动物园,是人的公园和乐园。当人说“动物园”的时候,就已经把“人”排除在“动物”之外了。这时候,他对于动物来说,是神。动物园,是动物的监狱,是无期徒刑的监狱。它们被关进这永无自由之日的监狱,不是因为触犯了什么法律,也不是因为伤害或得罪了那不是动物的人,而仅仅因为它们是动物。即使威猛如狮虎,勇毅如熊狼,也一向对人敬而远之,它们不敢冒犯这些连同类都可以吃的高级动物。至于牛羊鹿豕,就更是对人俯首帖耳。但人不分青红皂白,把它们一律关进钢窗和铁栅。因为,人要看它们。强者与弱者,除了吃…  相似文献   

16.
一、人是有精神生活的动物人当然首先要吃饭、穿衣,然后才能生存。但是人的生活不能只限于吃饭、穿衣。人除了物质生活的需求之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如果丧失了这种精神生活,人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我们不能只承认人是社会的动物、政治的动物、制造工具的动物等等,还应该同时看到,人也是有灵魂的动物,是有精神需求和社会生活的动物,是一种追求超越个体生命有限存在的动物。作为“心灵的体操”,哲学不仅仅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无疑是人精神生活的“设计者”“培训者”和“指导者”。(叶朗:《欲昙不能》,172页、174页)  相似文献   

17.
一只心高气傲的小狮子听说人是最坏的动物,于是出发去找人,想给人一番教训。路上碰见的第一个动物有长脸大耳短腿——四条腿。"你是人吗?"狮子大声吼着,树林的叶子随之抖落。 长脸大耳短腿的动物垂下头,满嘴白沫口齿不清地说明自己是一头驴子,一头倒霉的驴子,被人饿了三天之后还差点打断了腿,现在叛逃出来。"人是最坏的动物!"它控诉。  相似文献   

18.
和人一样,动物也会"弄虚作假"。最近,科学家发现,半真半假才最有利于动物进化。和人一样,动物也会"弄虚作假"。根据人类的历史记载,从鸟类、青蛙、甲壳类动物到灵长类动物以及类人猿,这些动物都有欺骗行为。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人跟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人会问“为什么”,而动物不会。  相似文献   

20.
动物是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物种及其多样性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它关系到人类的食物、健康和生活质量.然而当前人与动物的关系不断走向冲突、对抗,人作为拥有无比优越感的主体具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保护动物不一定意味着赋予动物主体地位,动物只能是法律关系的客体,我们应把动物作为特殊的物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