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花腰傣巫语的产生,与其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宗教环境、语言环境密不可分,花腰傣巫语在传承花腰傣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贡献。花腰傣巫语是花腰傣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与深沉文化心理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正>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数据,中国境内傣族共有132.9万余人。中国的傣族人民主要生活在云南省,大体分为三个亚群:一是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傣泐支系,二是聚居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那支系,三是散居在新平县、元江县等县市的“花腰傣”各支系。秦汉之际征伐南越,“越以此散”,原居住在两广的南越先民纷纷沿着珠江水系往西迁徙,有的进入今日的云南,到达滇西、滇西南的傣族形成了傣那支系,进入滇中、滇南的傣族就形成了傣泐支系;仅到达滇东地区仍与壮族杂居的形成了人数较少的“花腰傣”各支系。  相似文献   

3.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民居建筑及其文化内涵是不同民族表达文化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方式。居住在哀牢山红河上游谷地的花腰傣在适应自然的生存过程中,创造了土掌房的建筑形式及其建筑艺术,从而形成了具有花腰傣特色的传统民居文化。花腰傣传统民居无论从选址、布局及建筑房屋的流程工艺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花腰傣民居的文化功能和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4.
女性历来是服饰的创造者和主要继承者,以云南新平花腰傣女性在服饰中的传承为例,说明花腰傣服饰的女性传承场域和方式。回答女性如何通过参与婚礼、丧礼、节日等社会活动实现服饰的传承,并分析女性在这些传承场域中体现出的核心地位,展现花腰傣女性对服饰传承的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笔者的英译实践,笔者将从互文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在花腰傣婚俗文化英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将源语作者的意图置于首位,也就是说,译者应该做到保持源语文化在译语文化中的原汁原味地再现,保持花腰傣婚俗文化的独特民族风情。为此,从这个角度来谈花腰傣婚俗文化的英译,就是要求译者要以文化翻译论为指导,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稻米作为花腰傣经济生活中的主要产品,日常饮食也多是围绕稻米展开的。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稻米注重的是其使用价值,但在岁时年节、人生礼仪、社会交往等特殊的时间和空间,稻米的历史文化价值则凸显出来,成为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载体。具有符号和象征的作用,与“花腰傣”文化情感、群体认同具有密切的联系。文章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入手分析,比较直观、系统地呈现“花腰傣”社会中稻米的历史文化价值,整合分析了稻米在花腰傣社会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和文化象征。  相似文献   

7.
哀牢山之变     
信奉万物有灵的花腰傣,百年来在异文化的冲击下慢慢地被改变。人们不再信奉万灵,象征爱情的花街和秧箩饭也可以用金钱来衡量。花腰傣,能够永远按照自己认为幸福的方式生活吗?  相似文献   

8.
红河上游新平县境内居住着4万多花腰傣,千百年来一直远离佛教影响,至今仍然较为完整的保存着传统的原始宗教信仰,他们崇拜自然,信奉万物.然而,现代文明的冲击正悄然地改变着他们传统的原始信仰观念.笔者认为花腰傣对原始宗教信仰的虔诚态度会逐渐淡化,而这种几千年沉淀而成的宗教文化以及其延伸而产生的风俗习惯和各种传统依然会长期影响着花腰傣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法、实地访谈法和因素分析法等,从原始宗教的视角对繁衍生息在哀牢群山、红河之畔的新平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花腰傣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没有受到南传佛教文化的影响,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情结,他们的民族体育文化与原始宗教关系较为密切。原始宗教对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正是由于原始宗教的存在而使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独具特色、内容丰富和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0.
1月19日,在元江县采访时,记者意外得知羊岔街中心小学马平丽老师的感人故事:7年前因为爱,她从澄江来到元江;多年后本来有机会调离元江,但为了学生,她留在了元江。  相似文献   

11.
稻米是"花腰傣"经济生活中的主要产品,日常饮食也多是围绕稻米展开的。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稻米注重的是其食用价值,用于满足生理对食物的需求。但在岁时年节、人生礼仪、社会交往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稻米的历史文化价值则凸显出来,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载体,具有符号和象征的作用,与"花腰傣"文化情感、群体认同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湘南学院学报》2019,(3):98-101
比较不同时期创作的花腰傣舞蹈《跳南嘎》《花腰花》《幻》的创编特点,发现文化的交融使得舞蹈创编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民族舞蹈的创编从原生走上创作,从单一文化走上文化融合。《幻》将花腰傣的民族风情和现代审美完美结合,在道具、配乐、舞蹈动作上不断创新,适应时代的审美要求,实现"民族性"和"时代气息"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史学界对云南土司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丽江木氏土司和元江傣族那氏土司的研究,而对蒙化彝族左氏土司研究甚少。蒙化土知府与丽江、元江土知府并称"云南三大土知府"。可见,蒙化左氏土官与丽江木氏土司、元江那氏土司一样曾对云南历史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何安谊 《云南教育》2009,(23):40-42
2009年6月,元江县教育工作顺利通过云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的评估,达到了教育工作合格县的验收标准。该成绩的取得与近年来元江县多措并举大力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着力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分不开。与此同时,元江教育在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5.
罗玲  朱学明 《云南教育》2010,(11):46-47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享有中国花腰傣之乡的美誉。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地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相互促进下,经济与教育取得了双赢,  相似文献   

16.
元江傣拉话呈现一些有别于傣语而与南部壮语一致的关键性音韵特征,同时还有一些与广南、龙州等南部壮语同源,而与景洪、芒市傣语不同源的核心词。这与元江傣族形成与北宋侬智高起义兵败后侬人迁入元江一带之后的族群融合有关。傣拉话在傣语中的地位较为特殊,文章提出"傣拉话是南部壮语与傣语混合的产物"的假设。  相似文献   

17.
在花腰傣婚俗文化内容的英译过程中,如何对婚俗文化负载词汇进行恰到好处的英译,是个关键的问原则与技巧。本文对此类文本的英译研究,能有助于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群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TTC法和醋酸洋红染色法测定皂质芦荟〔Aloesaponaria(Ait.)Haw .〕和元江芦荟 (AloeyuanjiangensisXiong ,ZhengetLiu)的花粉活力 ,用TTC法测定的结果表明 :皂质芦荟花粉的平均可育率为65.48 % ,元江芦荟花粉的平均可育率为52.28 % ;醋酸洋红染色法测定的结果为 :皂质芦荟花粉的平均可育率为64.02 % ,元江芦荟花粉的平均可育率为55.46 %。用联苯胺 -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的结果表明 ,二者的柱头均具较高的可授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玉溪市元江县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因远镇的白族和哈尼族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上元江县因远镇白族与哈尼族的融合痕迹入手,分析该地域白族与哈尼族之间的语言接触方式、语言影响、语言兼用现象,展示白族与周边哈尼族之间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外部语言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教育局重视卫星电视教育,积极筹措资金,为全县所有中学、区(镇)中心小学以及县幼儿园和部分乡完小配置了录、放像设备,为利用卫星电视教育开展师资培训创造了有利条件。元江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贫困山区县、经济不发达,教育基础落后,师资素质偏低。教师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