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采用霍兰德职业倾向量表对广州六所高校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共1100人进行职业倾向选择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90后大学生注重自我价值实现的择业价值;(2)城镇学生倾向研究型择业,农村学生则倾向技能型;(3)女生倾向事务性和社会性的择业,男生则倾向选择经营性职业类型。对策:(1)培养大学生服务意识;(2)改变传统就业观念;(3)根据生源和性别进行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2.
职业倾向测评是界定人的社会职业方向的科学手段。职业倾向测评对职业教育具有提升入学新生选拔质量、帮助职业教育院校学生自我认知、促进职业教育院校教学改革和学生就业指导等作用。鉴于此.建议职业教育院校要面向学生提供专业免费的职业测评服务、开展学生职业心理测评后续职业咨询、培养学生职业兴趣、充分发挥基层院系在学生职业规划中的重要作用,以此在职业教育院校中行之有效地落实职业测评工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大学生们就业难的出现,大学生对专业化的就业指导的需求日益迫切,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引入了职业测评.随之而来的,不少的研究者在职业测评和职业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多项研究,但针对如何应用职业测评工具使之发挥应有效果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文立足于对职业测评工具使用现状的调查,进行分析研究,试图对如何使用职业测评工具提出一些建议原则.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职业心理测评被广泛地应用到就业指导工作中,这一方法对学校、学生,还有企事业单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目前我国就业指导中较为常用的一些职业心理测评量表,对当前职业心理测评中须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止偏差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高师院校毕业生择业意向与职业倾向的相关性,本文采用自编择业意向问卷及霍兰德职业倾向量表对某高师院校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和职业倾向在性别、生源地、专业等三个方向存在差异;2.男生更多地属于事业型,而女生更多地属于艺术型和常规型;3.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更倾向于常规型,来自城市的毕业生在艺术型方面的比例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毕业生;4.理科生更多地属于调查型,而文科生更多地属于常规型。  相似文献   

6.
从兴趣与职业的内涵角度,概述了国内外有关职业兴趣研究与测评的进展情况。为帮助学生科学择业和有效就业,努力实现理想的"人职匹配",采用美国职业专家霍兰德职业性向SDS测试量表,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职业兴趣进行了测评调查研究。通过对相关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一些关于高职外语专业学生职业兴趣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是一种有效的职业指导方法,它有着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测评方法,内容涵盖了职业兴趣、人格、职业意图和工作史等方面的知识。本文从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发展、主要假设、职业兴趣类型和现实应用等内容进行简要阐述,旨在为职业生涯咨询与指导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选择职业是大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择业过程实质是择业的心理活动与能力发展的过程,以大学生择业心理为切入点开展生涯发展教育是高校就业指导的新视角。通过自编大学生择业心理问卷,对10所不同类型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取样,从就业认知、就业准备、择业心态与情绪、职业定位四个方面调查分析大学生择业心理状况,在此基础上从微观层面提出大学生生涯发展课程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浙江大学2013届研究生求职择业前的就业意向调查和毕业离校前的实际择业结果调查,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当代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的四个突出特点:自我实现与物质回报并重,期望偏高与规划偏晚并存,个人取向与社会需要偏离,择业行为与职业决策务实。针对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提出高校今后开展研究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特别是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高校的生涯教育逐渐从单纯的就业指导转变为职业生涯规划。随着职业理论的发展和引入,职业教学课程的指导理论不完善之处逐渐凸显。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关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及其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过程,突破了原有理论的弊端。本研究介绍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三个主要模型,从兴趣培养、自我效能的提高、生涯社会支持和个人背景四个角度提出对生涯教育的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职业测评是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所拥有的职业规划知识并不充分,大家对职业测评的认同度和使用率并不十分理想,对职业测评的理解不深刻甚至存在误解,职业迷惘也较大程度存在,女生等特殊群体的职业规划教育尤需加强。为了提升就业指导的有效性,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对职业测评加强宣传和推广,建构起完整的职业测评体系。  相似文献   

12.
面对教育产业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不符、部分大学生及家长在专业选择和择业过程中存在错误观念、人才市场机制不健全、企业错误的用人观念等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高校应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理念、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根据国情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创业观、高校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实践机会、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等高校学生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长江大学大一新生进行有关职业认知的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存在认知模糊、择业偏执、盲目乐观、过分依赖、消极避讳等职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与社会形势、传统教育及学生个体差异有着深层次关联,立足学校和学生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树立正确的职业认知观。  相似文献   

14.
在对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倾向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进行体验式就业教育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开展就业指导的对策与建议,旨在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5.
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体系由学前期、学习期和择业期“三个阶段”的进程和包括职业测评、课程教学、能力实训、个性化指导在内的“四个模块”的内容构成。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体系构建应当坚持科学性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要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必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而职业方向定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对于走上正确的职业道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般来说,进行一次专业的职业方向定位,需要对择业者的职业能力、职业个性、职业兴趣与职业动力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测评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简称为职业发展教育,它是就业指导工作与职业指导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心理测评与职业咨询、求职择业指导、创业教育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当前就业形势下,系统地进行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研究,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明确职业定位,缓解心理压力,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增强择业信心。从梳理和介绍职业心理辅导的国内外研究与发展入手,分析和探讨了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体系建设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师资队伍、测评建设、外部环境和效果评估等七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从学生、规范、时代、实效四个维度进一步阐述了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体系构建的四个基本原则,最后,就统一认识、师资队伍、方式方法和特色教材等方面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职业人格会对个体的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章采用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和MBTI人格类型量表考察了426名高职优秀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性格倾向。根据研究结果,文章从强化学生职业兴趣培养、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及制立健全的教育机制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20.
择业效能感对大学生职业探索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探索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始。我们在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框架下探讨了择业效能感对大学生职业探索行为的影响。在沈阳地区四所高校取样,400名被试参加本次调查,有效问卷316份,采用多元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择业效能感对职业探索行为有正的预测作用。本研究结果与NancyE.Betz和KarlaKleinVoyten等人研究结果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