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传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将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交叉融合,进行基于双PBL模式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对溴乙酰苯胺的合成为例,从问题设计、项目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探讨了基于双PBL模式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可行性。教学实践表明,基于双PBL模式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重新规划课程实验项目的必要性。课程实验分为基础设计类实验、基础探索类实验和综合拓展类实验三个层次,设计学生随身实验箱以满足课程学习需要。采用了基于DIY的理实一体深度融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实践探索兴趣,实践表明本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对培养高职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这一目标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光电检测技术及应用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在实践和实验教学环节挖掘创新点,重视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未知领域。通过构建开放性实验项目,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领域,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经过近两年实践表明,采取这种教学模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面临的各种问题,通过教学实践对该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包括:在教学内容方面整合实验项目、加强仪器仪表的使用、增加仿真技术的学习;在教学方法上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思想,将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应用在实验教学的预习环节、课堂讲解过程中以及课后复习环节中;在实验考核方面采取实际操作加笔试的考核方式等。这些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具有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中结合课程特点,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创新课题研究等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以切实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理论教学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探索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实验过程的细节监控,全方位评价,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创新课题研究上,通过学校、学院和院内的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实验室等多渠道的创新课题项目,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科研创新训练。  相似文献   

6.
结合高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分析当前高校开放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提出基于项目驱动的开放实验教学方式,并将其应用于"Photoshop入门到提高"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同时为其他开放实验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1):162-165
以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为例,结合教学实践对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中开展学生自选题设计性实验教学的过程进行了探索。论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选题指导、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过程等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作用。学生自主选题设计性实验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地理环境综合调查"开放实验是基于学科群优势而设计的,它包含了分层次的、多样化的专题实验项目。开放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采取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开放式教学策略、注重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多种形式的考核。开放实验鼓励学生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空间中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强化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生命意识,切实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电子信息类核心课程,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在实验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展开研究,通过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已有实验项目进行综合性和设计性改进,开发新的实验项目,改进课程衔接,对电路分析课程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通过严格执行实验教学规范,改进实验考核方式,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分层次教学,改进了实验教学方法.通过改进实验内容设计,建设开放式实验室,鼓励学生开展研究型和探索型实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些措施有效地改进了实验教学效果,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为通过省级示范性实践教学中心评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