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已形成了一套大学生就业促进法律体系,这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有一定保障作用,但也存在政策文件多、法律规定少、主体职责不清、规定过于原则等问题。目前,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已不适应形势需要,应该考虑由国务院制定《大学生就业促进条例》。立法中要注意处理好政府责任、高校职责、就业工作转型及大学生就业群体的政策支持等问题,同时在实践中完善配套政策,加强执法检查和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2.
就业教育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高校需要构建"大就业教育"体系,就业教育需要积极创新理念,进一步明确目标,建立长效机制,切实转变高校就业教育观念和大学生择业就业观念,增强大学毕业生择业、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和职业适应能力,把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及职业拓展的广泛关注融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去,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机制,保证就业教育实施;强化服务意识,全心全意谋就业;树立大团队思想,开展就业教育;狠抓科研工作,促进就业教育;解放就业教育思想,拓展就业教育渠道;建好软硬件环境,保障大就业教育体系建设;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就业教育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多个利益群体参与的集体活动,利益相关者理论能够提供一个有效的分析方法或框架。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高校、学生、用人单位。通过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尝试从四个方面解决问题: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增强学生就业的导向性;高校创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的迟效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促进与用人单位的适切性;用人单位参与学生培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朱钰  姜海霞 《考试周刊》2014,(32):163-164
近年来,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职业指导的现状,从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高校、用人单位"三方共赢"等方面,阐述了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探索了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反映,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滞后的应付代价.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本质原因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机制还未真正形成并发挥有效作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需求机制、供给机制和匹配机制三个关键环节错位的现象还很普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根本进路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和导向,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继续完善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责,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切实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全面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形成全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揽子"措施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既是人才工程也是民生工程,促进大学生就业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就业中介机构及大学生等多重主体息息相关。促进大学生就业体系具有一般复杂适应系统多样性、开放性、非线性、涌现性等特征。基于CAS理论,政府通过政策、法律手段搞好宏观调控,高校在课程设置、就业指导方面与用人单位搞好对接,企事业单位要摒弃就业歧视、降低门槛和就业中介、非营利机构相配合搭建公开、公正的就业平台,大学生自身也应秉承务实的就业态度,从而实现"五位一体",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就业难题,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既有高校扩招毕业生大量增加与社会需求不足的供需矛盾,也有高校、大学生自身和用人单位等方面的原因。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等多方共同努力,从而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的。一、当前就业形势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体制不断变革,在本世纪初,为了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需要,高校大学生就业政策由"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向"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转变,在就业政  相似文献   

8.
日本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经验,一是发挥政府职责,保障和稳定毕业生就业;二是积极拓展大学生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三是注重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对我国的启示有:首先,促进大学生就业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职责;其次,必须积极拓展大学生就业岗位;再次,必须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要与大学生就业制度相适应,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实现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离不开就业制度中的四主体,即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动进行调整、发挥各自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包括就业市场总体供需失衡、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与意愿不足、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用人单位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等.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对策包括:国家对高校招生规模必须予以宏观控制;政府应鼓励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和中小企业建功立业;地方政府要积极支持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注重发挥用人单位的积极作用;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促进其加快发展;高校要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和完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权的相对义务的切实履行对于大学生实现就业至关重要.而政府、高校、用人单位是大学生就业权的相对义务主体.政府促进就业,高校指导就业,用人单位公平招聘和守约,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就业权的相对义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供求关系的失衡、结构性矛盾的突出、就业择业观的偏颇都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吉林省作为教育大省,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另一方面要防止人才流失,所以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的多样需求、当代大学生新价值观的形成等原因,高校的教育观、用人单位的选拔观、大学生的择业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只有高校深化教育改革、搭建实习实践平台、强化毕业生就业择业指导,才能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促进"人才生根工程"计划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大学生自身、社会环境、高校、用人单位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相应大学生自身、高校、政府、用人单位等四个层面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研究了高校学生的就业素质。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专业知识、思想品德、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欠缺导致与用人单位的人才素质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应从加强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务实精神和团队精神、强化择业心理素质教育、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等层面入手,促进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峻性有目共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就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对大学生、高校、用人单位三大主体的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并尝试使用"专业景气指数"和"区域吸纳能力"导控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及就业流向,最后分别从就业的入口处和出口处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既是人才工程也是民生工程,促进大学生就业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就业中介机构及大学生等多重主体息息相关。促进大学生就业体系具有一般复杂适应系统多样性、开放性、非线性、涌现性等特征。基于CAS理论,政府通过政策、法律手段搞好宏观调控,高校在课程设置、就业指导方面与用人单位搞好对接,企事业单位要摒弃就业歧视、降低门槛和就业中介、非营利机构相配合搭建公开、公正的就业平台,大学生自身也应秉承务实的就业态度,从而实现“五位一体”,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笔者供职学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分析,结合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学生个体、高校、用人单位、就业促进保障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得出就业问题存在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解决就业的对策,同时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校园就业市场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下,高校毕业生校园就业市场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在当前国内就业大环境下,校园就业市场在运行中仍存在诸如运行经费不足、运行体制不成熟、市场信息交流不够畅通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增加校园就业市场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快校园就业网络建设进程,强化对校园秩序的监督和管理,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努力推动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部分。辅导员作为高校从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力量,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一要加强培养,提高辅导员的素质;二要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监督、考核;三要建立激励机制,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大学生就业体制的转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的问题逐步显露出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正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而大学生就业能力建设是一个需要高校、用人单位、政府共同分担的责任体系。本文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的视角,在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