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一)课堂设计背量 想象是中学生作中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因为想象使得作表现生活有了主观上的极大差异与个性色彩.而这正是作生命力的所在。但问题是我们如何进行想象作教学呢?学生在想象时思维上有途径吗?想象需要的思维运作有轨迹可寻吗?除了少数悟性较高的同学。有许多学生会有一个困惑——我们不知道如何想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下面的“圆锥体体积”教学的一个片段,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立体图形体积的求法?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出示教具)师:大家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吗?生:是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推导出来的。(板书:转化)师:大家觉得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圆锥体体积可以转化成什么来研究呢?(师拿出一个圆锥体教具)生:长方体。生:正方体。不,应该是长方体。生:我觉得应该是圆柱体。师:你们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生:我是凭直觉…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改改革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开展,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可以运用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不断改进教法,开发创新思维;课堂中设疑布阵,引导创新思维;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进行积极评价,鼓励创新思维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把教育打开     
程红兵 《上海教育》2013,(13):61-61
我曾经撰文说语言的格式化就是思维的格式化,只有打破格式化的思维才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那么如何打破格式化的思维呢?破除格式化的思维需要开放。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城市,社会各界理应对教育是开放的,但是认真地问一句:我们开放吗?我们社会的各种机构、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堂,一会儿多媒体图片展示,一会儿小组讨论,一会儿组织表演,一会儿音乐响起……看似包罗万象,唯美至极,似乎唯有如此才符合"课标",才显示"动态",方催发"生成"……可实际上我们的学生又能收获多少呢?他们的语感得到培养了吗?思维得到发展了吗?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了吗?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了吗?……在新课改的热潮中,我们语文教师真的应该沉下心来思考:语文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一、教学目标要简明,有的放矢有人说":语文教学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可是结果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于是,有人提出要给语文"瘦身""减肥"……那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功能与作用呢?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求得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直处在改革的前沿阵地,无论是教学观或是学生观,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然而,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多少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捆绑学生思维发展的绳索何时才能解开?  相似文献   

7.
曾几何时,还记得自己带着满满的自信走上了三尺讲台。满腹装着教育学、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教法的理论,再加上自认为较好的个人语文素养,心想自己对付这帮小毛孩应该不在话下,自己的满腹经纶足以算是一桶水了,暂且可以将再学习搁置一边了。可走上讲台后,我发现拿教育学的理论来教育孩子,孩子不听;用心理学的思维来与学生沟通,学生不睬;用书中教学教法的理论来开展教学,学生不懂……在现实面前我傻眼了,屡屡碰壁后,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问题在哪里?出路在何方?在失败中我找到了前进的航标灯——再学习。儿童的特点是什么?儿童思维的方式是怎样的?儿童的心理具有哪些特征?我的课堂为什么总是乱糟糟的?为什么我说话孩子们总是不听?如何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孩子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什么我预设的教学内容讲不完?为什么我所教的知识孩子们听不懂?带着这些“为什么”,我走进图书馆,向书本学习;走近身边的同行,向经验丰富者取经;走近教育专家,向他们请教……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心中的“为什么”便会迎刃而解;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又有了很多新的想法;在不断的反思中,又产生了新的“为什么”……正是反思唤醒了我的再学习的意识,正是反思让我收拾行囊重新走上了再学习之路,正是反思让我在再学习之路上不断收获、不断质疑、不断求索。  相似文献   

8.
思维的深刻性又称思维的抽象逻辑性。思维的深刻性集中表现在善于透过事物的现象.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倡导开放、自由、轻松的授课方法和学习方式。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9.
无论我们愿意或不愿意,都将成为新课改的一员,差别仅在于:“愿意的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命运拖着走。”新课改精神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变化。面对新课改需要热情,也需要冷静。下面我就谈谈本人的一些认识,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0.
备受瞩目的新课程改革作为新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生长点和突破口.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着眼点.它所体现出来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正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和实践。但是新课改实现了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的成功对接吗?新课改实现了新课程所要求的理想状态吗?如何顺应时代发展之潮流构建完全符合新教学理念民的新教学模式?这一系列问题.无疑是我们在课改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杨振宁说过:"优秀的学生不在于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优秀的思维方式。"在这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紧锣密鼓、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改理念,让课堂巧妙地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大舞台呢?  相似文献   

12.
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引入新课,激发思维。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兴趣,投入到探求新知识中,就必须设法去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让学生惊奇,产生疑问进而激发学生思维。如教学《惯性》一课时,一上课,重叠棋子五个,用尺子迅速打出下现的棋子,上面棋子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静止状态,于是落在正下方,一下子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接着提示问题,你们想玩一玩吗?你们想知道上面的棋子为什么还是落在原来的正下方吗?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相似文献   

13.
唐文春 《今日教育》2010,(10):58-59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这让我想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我们不正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活动,让学生得出思维之花果吗?如果能挖掘出教材的“支点”,那么一定能巧妙撬动学生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物理的习题教学中,怎样让学生的解题思路更灵活、思维训练更变通、解题过程更精炼?我通过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名师教学思想与教法研究"的实践探索,认识到在习题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美育思想,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正行走在生机勃勃的春天里,语文课堂处处洋溢着“百般红紫斗芳菲”的喜人景象。那么,语文教学应如何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呢?结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语文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6.
郑立芳 《成才之路》2010,(28):79-79
高中语文新课改,给灰色枯燥的语文教学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那么,一直以来让学生头疼的作文教学是否也可以借此"东风"得以复苏?针对这个问题,我认识到:适时转变观念,改变教法, 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学会放弃     
一位从国外归来的朋友,让我回答一个问题:“皮球掉进洞,你该怎么办?”我不假思索地说:“这还不容易,往洞里灌水,皮球不就浮上来了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讲了。”朋友听了哈哈大笑:“单向思维!这是我们处理问题的一个误区。”接着,他开始复述国外一位教师的讲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教育只有创新才可培养出创新的人才:语文的创新教育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思维品质,学会用新的思维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在新课改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有以下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以来,有效的数学课堂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教学过程还是顾此失彼,重视了课堂的繁荣表象,却忽视了学生的内在思考;重视了教学环节的流畅,却忽视了学生思维的连贯;重视了知识技能的教学,却忽视了数学思想的渗透。那到底什么样的数学课堂才能提高教学效益呢?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告诉我们,数学教学不能只重视数学方法和技巧的教学而忽视了数学过程(思维活动)的教学.下面我具体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