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概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21世纪新型合格人才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各级组织、广大教师的共同责任。学校要在培育新时代合格人才中,从学生实际和特点出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中职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是思政课。培育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是新时代中职学校思政课程的使命,是新时代推动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是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中职学校应要求学生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并采取教师言传身教、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等方式传承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3.
回首我校2001年开始的以《构建现代儿童学习生活的实践与研究》为龙头课题的研究历程,使我们对学校教育科研的研究价值有以下两方面的深刻感受:一是能产生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先进经验,探索学校教育行为优化的路径,发现学校教育科研的规律和方法,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校园生活质量的提升;二是能培育学校教师对研究的态度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荣珍 《福建教育》2024,(11):17-19
领域课程群是学校或教师以强化学生某一领域素养培育为目标,在学校课程框架下,将与此素养培育关联性较高的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和实施而形成的课程集群。学校领域课程群的规划与实施可依据不同类型课程群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途径和策略,实践过程中需要关注课程全要素、工作全过程,并提供相应的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在实践教学中,谁获取知识谁就是主体。现代教育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纯地教学生知识,而应是教师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进取的意识。只有这样培育出来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职学校的实践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变成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实质是育人,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把每个学生培育成人是学校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符合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的共同价值需求。在此笔者通过追溯导师制的渊源,欲阐明其在素质教育形势下的新内涵,并从实践的角度探究其实施的策略、存在的困境和突破的方法,以期达到提升认识,有效实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实质是育人,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把每个学生培育成人是学校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符合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的共同价值需求。在此笔者通过追溯导师制的渊源,欲阐明其在素质教育形势下的新内涵,并从实践的角度探究其实施的策略、存在的困境和突破的方法,以期达到提升认识,有效实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学校改进的愿景涉及诸多方面,而聚焦教师的教学是学校发展改进的主轴,因此,打开教室之门,同伴相互学习,是成就教师专业精进的有效途径。打开教室之门的实践意蕴在于培育教师专业对话的沃土,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有效,解决教学现场的问题,关注学生的深度学习与成长,通过专业社群团队能量促进教师专业的精进。帮助教师打开教室之门需要滋养教师专业精进之心、厚植教师专业精进之力、培育教师专业精进之习、提供教师专业精进差异化之路。  相似文献   

9.
叶飞 《教育科学》2014,(1):7-12
"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和实践方式,在当前获得了人们愈来愈多的重视。"治理"理念倡导教师和学生对学校治理权利的共享,引导教师与学生通过协商、对话、合作以及公民伙伴关系等方式积极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而扩大和提升学校的公共利益,培育学生的更为健全的公民品质。因此,学校"治理"与公民教育之间所形成的是一种有机联结的关系,学校组织的治理型建构可以为公民教育提供坚实的生活基础和制度保障,而公民教育则可以通过唤醒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治理意识,提升他们的治理意愿和治理能力,从而推动学校治理的发展。基于"治理"理念而建构起来的公民教育,不再是灌输式、概念式的公民教育,而是一种主体性、实践性的公民教育,它可以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使学生成长为治理型的公民。  相似文献   

10.
旰飞 《学科教育》2013,(6):52-57
“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和实践方式,在当前获得了人们愈来愈多的重视。“治理”理念倡导教师和学生对学校治理权利的共享,引导教师与学生通过协商、对话、合作以及公民伙伴关系等方式积极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而扩大和提升学校的公共利益,培育学生的更为健全的公民品质。因此,学校“治理”与公民教育之间所形成的是一种有机联结的关系,学校组织的治理型建构可以为公民教育提供坚实的生活基础和制度保障,而公民教育则可以通过唤醒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治理意识,提升他们的治理意愿和治理能力,从而推动学校治理的发展。基于“治理”理念而建构起来的公民教育,不再是灌输式、概念式的公民教育,而是一种主体性、实践性的公民教育,它可以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使学生成长为治理型的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