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学生创新性课题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提供了平台。本文结合指导医学生实施大学生创新课题的实践体会,就"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在医学本科病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高病理教育教学质量探索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目标不仅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促进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培养学生临床应用和问题分析能力。本文提出应根据临床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课时;以临床应用为导向,教学中引入临床检验报告和病例,注重学生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的有效结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理论与临床实践;开设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知识面;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相关医学基础知识,而且促进学生与迅速发展的医学接轨,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依托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安交通大学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为根本目标.以国家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标准为指导,通过不断建设和完善,2009年底成为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建设单位.中心通过构建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系统化实践技能教学体系,推进临床实验教学改革,建立科学的临床实践考评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依托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医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促进了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医学教育是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构建和完善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医学技术人才,是医学院校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刘静 《教师》2014,(17):77-77
医学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大使命,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医科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加强医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医学生临床综合素质能力已经成为各个高等医科院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本文围绕通过如何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是临床医学生迈进医学大门的基石,是实现进一步医学学习的基础,对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十分重要。本文从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创新实验课堂教学、注重课外实践活动和科研活动、建立实践综合考核体系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医学生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医学生。  相似文献   

7.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和实践平台。以第二课堂为平台的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存在着目标定位不清晰、与专业教育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通过明晰人才培养目标、营造校园文化、融合专业教育、重视科研创新、搭建实践平台等途径,有助于构建有效的以第二课堂为平台的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升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被看成是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过程。该教学活动所培养的学生素质主要包括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与个性思想品德,这三种素质是21世纪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同时,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又是培养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因素比较丰富而全面的教学过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进行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既十分必要,又具有很多有利的条件,能够充分体现现代英语教育的功能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八年制医学教学属于长学制医学教育的一部分,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重点,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内科学教学发展的要求。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内科学见习教学模式与教学改革模式相结合,因材施教,能提高八年制医学生心血管内科学的见习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动手能力,同时满足社会发展及医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医学统计学》作为医学生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其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如何合理安排医学统计学核心课程及相关辅助课程,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医学统计学教学研究的热点。本教研室经过20余年的探索,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医学统计学课程新体系,经过在不同班次中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该文针对计算机网络教学,提出了"在线教学+项目实训"实验教学模式,阐述了实训项目与基础教学内容的构建和实施过程,分析了在实验教学中融入工程项目训练内容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的促进作用。实践表明,在线教学与项目实训相结合,有利于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具体工程实现融为一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医学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高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学生为中心,把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工程、教学质量工程和创新素质教育工程。通过以提高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医学创新素质为核心等方面建设创新实践教学新体系,为医学生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现有课程实验普遍存在学时少、验证性实验为主、内容陈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实现个性化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探索基于电磁仿真和加工测试结合的可重构天线新实验设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实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用科研方法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研究结果将为高校贯彻精英教育理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建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创新实验课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而现代实验教学是将专业理论知识、信息技术和操作技能等融于一体的教学,是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支持手段。实验教学内容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已有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上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从事经济学和管理学教育的教师和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围绕着经济管理类专业性、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商学院实验室逐步形成了基于知识学习、实务模拟、专业研究和自主创新的实验系统建设思路。在经济管理教学实验中心发展过程中,逐渐建设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模块和综合性的实验教学平台和实验实践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5.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实现高等教育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水平和不断深化创新教育,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践教学在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用Bicomb 2.0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和SPSS19.0软件,对从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到的2000-2016年的967篇关于生物化学实验与实验教学的文献进行共词分析,通过聚类分析与多维尺度分析绘制建立树状聚类图和热点知识图谱,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大领域:通过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改革、创新的探索和实践;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实践及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高等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促进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科研实践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更能激发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态度,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创新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于医学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医学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思维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从根本上来说,实验作为理论课程的辅助与补充的观点没有根本扭转,因此,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基础医学开放创新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设置基础技能与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等阶梯实验,为学生提供自主化、个性化、阶段化、分级化的实验指导,通过教学设置动态化、实验项目分级化、教学管理信息化、考核形式立体化等方式,满足以知识、能力、素质为导向的医学创新人才个性化培养。  相似文献   

19.
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分析问题原因,结合综合素质建设、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改良等多条途径提出建议。通过实验教学的不断改良,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推动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基于翻转课堂的应用型本科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实验(实训)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践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制订符合实际工作岗位的个性化实训任务,学生课前通过课程微视频等相关资料学习,课中学生自主实践、教师点评,课后教学反思等形式组织实训教学。此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此类综合实训课程学生基础差异大、实训课时有限所致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实践综合能力欠佳等问题,达到了有效内化学生理论知识和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目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