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道路思想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历史、现实、未来是贯通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道路思想具有历史、现实与未来三重逻辑,而这三重逻辑也从本质上规定了中国道路的具体样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道路思想不仅有清晰的出场逻辑与未来指向,而且在实践逻辑上规定了实现新时代中国道路思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基、理论渊源和现实逻辑。科学分析和把握这一思想,对于进一步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必须遵循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逻辑。从历史维度上看,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时代;从现实维度看,新时代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时代。从理论维度看,新时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探索新的重大历史课题的时代;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看,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由此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的方法论是其形成的重要哲学基础,五年来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是其实践来源,国情、世情、党情变化为其形成赋予时代内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其产生的重要理论基础。哲学基础、客观实践、现实基础、理论基础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未来观是习近平立足伟大时间历史与伟大历史时间而形成的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论创新,合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于一体,显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历史逻辑,以历史、现在和未来相贯通的逻辑,体现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时代逻辑,以新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逻辑,演绎了思想在时代潮流中的发展和创新;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展现了科学理论的继续发展;实践逻辑,以"将到哪里去、如何去"和"那里怎么样"的运行逻辑,回答了"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未来观是习近平立足伟大时间历史与伟大历史时间而形成的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论创新,合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于一体,显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历史逻辑,以历史、现在和未来相贯通的逻辑,体现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时代逻辑,以新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逻辑,演绎了思想在时代潮流中的发展和创新;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展现了科学理论的继续发展;实践逻辑,以"将到哪里去、如何去"和"那里怎么样"的运行逻辑,回答了"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7.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构成,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有其系统、深刻的生成逻辑:接续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健康思想是其理论积淀;不断夯实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健康根基是其现实关切;根据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健康需求是其时代面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是其价值彰显;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主动担当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是其精神之基;立足当前风险挑战、不断健全完善国家卫生健康治理体系是其深远考量。探赜习近平优先发展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对于深刻领悟其科学内涵,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未来观是习近平立足伟大时间历史与伟大历史时间而形成的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论创新,合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于一体,显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历史逻辑,以历史、现在和未来相贯通的逻辑,体现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时代逻辑,以新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逻辑,演绎了思想在时代潮流中的发展和创新;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展现了科学理论的继续发展;实践逻辑,以"将到哪里去、如何去"和"那里怎么样"的运行逻辑,回答了"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9.
科学理论的逻辑性是通过对其逻辑结构形成过程和结构样态的建构而得以彰显的。当前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结构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观点多元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理论体系逻辑结构之"逻辑"理解的不同和建构逻辑结构的思维方法的差异性。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研究理论体系自身内在逻辑的常用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结构研究对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最重大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灵魂。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科学把握其逻辑理路,特别是要厘清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时代逻辑和内在逻辑,才能坚定不移地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历史逻辑: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性课题的新探索恩格斯曾指出:"逻辑的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1)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教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发挥好其铸魂育人作用,要坚持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多元化情境充实议题,讲深、讲透、讲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在追梦过程中与时代同奋进。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民族特色和时代视角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在新时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国内国际局势交织催化的现实背景与中国实践伟大成就的坚实支撑下,这一思想从“立足本土”深刻改变中国到“胸怀天下”逐步开辟影响世界的新境界有着逻辑的必然性。从理论基础、现实机遇、历史流变与实践回应深刻把握其发展逻辑,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境界的深刻内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劳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近些年,习近平劳动观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习近平劳动观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主要聚焦其生成基础、思想来源、现实背景、丰富内涵、时代价值等方面,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进一步研究习近平劳动观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立德树人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育人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具体回答,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方向。习近平立德树人观的生成具有逻辑自洽的显著特征,历史逻辑是其生成的客观基础,实践逻辑是其生成的现实土壤,学理逻辑是其生成的内在准则。习近平立德树人观的形成,反映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人才资源诉求,揭示了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呈现的时代境遇,体现了青年学生个体成长的价值追求。新时代践行习近平立德树人观,要把握"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实践育人"这三个基本向度,将立德树人观融入学校教育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引领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自身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左邱宇 《大学教育》2019,(3):116-118
文章以十九大报告精神为指导,从三个层面对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主要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新概念进行了逻辑分析,诠释了新时代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深根植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其形成和发展具有清晰的理论逻辑、时代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价值逻辑,坚持“两个结合”是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发展过程的逻辑主线。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在文化理论和文化工作的各个领域都提出了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原创性的文化理论成果,构成了原创性的文化理论体系,发展了原创性的文化理论话语,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著作选读》一、二卷是阐释、记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经典,是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读著作。《习近平著作选读》一、二卷的主题是全方位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产生、发展形成过程的记录。《选读》两卷共146篇文献,有部分是第一次发表的论述,多视角展现了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当代成果。深入学习《选读》一、二卷,有利于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主题,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文章以新时代、新界定、新路径、新蓝图为理论逻辑,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要认真研读,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以创新理论的理论自信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18.
全面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是十九大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全面践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课题。基于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遇到了挑战和新契机。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遇到的挑战和契机,从提升媒体素养、建设人才队伍、回应群众需求、规范传播环境、形成媒体合力等方面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所处时代的问题、主题、特征做出整体回答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命题,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两个大局”的重要论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对当下中国和世界做出全面判断的基础上对时代做出的科学判断,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在21世纪的最新表达。新时代产生新思想,新思想产生新飞跃,对新时代做出科学判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基本依据。新时代观秉承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三重逻辑,即以把握社会基本矛盾规律为尺度的发展逻辑,以解决现实根本性问题为导向的实践逻辑,以哲学方法探讨时代本质的思维逻辑,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具有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时代观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发展的最新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20.
治理能力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正确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治理能力自信形成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执政基础,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质与时代意义,有助于我们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去分析和解决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坚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提供的政治保障、政策保障及国际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