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运作模式同一般产业商业模式相比,具有商业模式的依托性、价值网络性、风险性、运作高要求性等特点。营造商业模式发展环境、产品定位与开发、产业品牌营销、市场化产业运营、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构建等策略乃凤凰古城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有效商业模式。凤凰古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其他民族地区营造商业模式发展的外部环境、立足民族文化创意挖掘商业模式价值源泉、不断创新产业价值实现模式、实现商业模式价值延伸和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受文化创意开发不强、缺乏有效商业模式等因素制约的现状,简单介绍商业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引出版权利用与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应积极运用对作品的演绎开发、版权交易等版权利用方式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打破文化创意产业创意开发不强的现状,以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湘西凤凰县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商业模式是决定产业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我们从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和商业模式的概念出发,首先分析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特性,然后以湘西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典型代表凤凰为例,分析其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构成体系特征,最后总结相关的发展经验,以期为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炎帝陵景区在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中,通过采取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实现模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品牌塑造模式、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文化旅游产业运营模式、创意产业链的价值延伸模式等基本的商业模式实现了旅游经济的增值效益,并促进了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但是也面临着缺乏持续创新的能力、对炎帝文化挖掘力度不够、炎帝典礼不规范和缺乏对外联合营销的意识等诸多问题。面对这些困境,应该大力培养或吸纳创意人才,转变思路,在对内深挖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创意产业链的同时,实现跨区域的旅游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5.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指以文化为依托,源自新创意、技巧和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满足人们文化需求,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主要包括表演艺术、艺术品交易、数码娱乐、电影与录像、音乐、出版、动画漫画研发制作、电视广播等行业。文化创意产业既要追求产业经济价值的最大化,也要追求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以地方特色文化为核心资源,具有地域性、传统性、民俗性、独特性等重要特征。地方特色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独特的贡献价值。从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链的三个环节出发,研究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化、传统产业文化化和传统技艺文化产业化等不同的三种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只要因地制宜,抓住重点,把握好各种模式发展关键,就能依托当地的特色文化,开发出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来。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界定及发展模式,进而分析了政府引导型与传统文化保护型两种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结合邯郸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与特色,提出了邯郸市在依托自身优势基础上,发展传统文化保护型与政府引导型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8.
深圳相关文化产业指标的三个第四,概括了其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地位与发展阶段;深圳文化产业发展快与集聚效应凸显,文化创意与商业模式结合的成功经验,与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四大基本特征存在异同;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与京、沪、杭相比较,决定了其如何形成不同领域产业链以及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错位发展战略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吴瑕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10):113-117,127
在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以文化和知识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地勃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文化创意产业依托创意的原创性、渗透性与辐射力推动了经济发展的转变,这对于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文化创意产业园集聚区的相关研究成果已很多,本文的重点是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考量成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文化改革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提出要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中国人民银行及9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在政策上为解决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难题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依托,然而,在融资模式和操作细则层面上,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困境依然存在。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评估和风险控制机制的构建成为解决金融资本与文化创意产业对接难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创造力的发挥,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水平又取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水平。文中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分析了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问题提出的背景、人才现状,提出了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体验经济的风靡和旅游者对文化旅游高质量的追求,文化创意旅游已经成为新发展阶段文化旅游中最具增长性和创新性的新业态。文化创意旅游利用创意建构起对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文化场景,有效地避免了以物质型文化遗产为主体的文化旅游同质化,以及城市和地区文化旅游发展路径依赖的问题。进入新时代,需要考量文化创意旅游的多重价值,探索文化创意旅游的实践转换,回应新发展阶段文旅产业的时代性问题,积极推动文化创意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动漫产业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创新创业型动漫人才是动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型动漫人才,应着力从"一个依托、二个融合、三个维度、多元教法、分层培养"等方面入手,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众创空间来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已经成为众多高校的选择。不同于市场化运营的众创空间对利润的追求,高校众创空间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使其在创业生态系统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占有独特的“生态位”,同时也需要高校众创空间建立一套逻辑自洽的微观运行机制来确保其持续高效运营。生态系统观下众创空间的研究,尚未形成有效分析众创空间微观运行逻辑的工具。借鉴商业模式理论,利用主流商业模式设计工具——商业模式画布,对高校众创空间的微观运行逻辑进行模块化分析,以期为高校众创空间的商业模式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1982年以来,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开始起步,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带动了台湾经济快速发展,并逐步成为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文章主要从发展历程、整体概况两个方面对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进行了梳理,以产业政策、产业演进、数据统计等为依托,对台湾2013年以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对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成效显著,产业规模增大,创新创业日趋活跃,产品服务更加丰富,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但在人才要素方面还存在数量偏少、结构失衡、质量不高的短板,不能适应产业高速发展的需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育模式的缺位正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根据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提出文化创意人才的“双螺旋”培育模式,以内容型和技术型人才“双向培育”与“横向耦合”为重点,加强“双螺旋”人才培育模式在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层面的运行保障.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六次产业理论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重要理论探索。农村第五产业从业者俨然正从隐匿群体成为一新兴阶层,即农村文化创意阶层。这一阶层形成的原因、特征、功能等都值得深入研究与分析。积极引导农村文化创意阶层健康分化,是推动农村六次产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自主创新不仅包括科技创新也应包括文化创新。自主创新背景下的创意产业是应以创新为基础、以知识产权为依托、以文化科技有机结合为特征。知识产权保护是发展创意产业的关键。目前我国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加强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帮助企业实现知识向财富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应用实际考虑着重对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策进行研究,着重研究如何提升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其焕发活力,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性.研究的视角从文化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创新、渠道创新、品牌创新展开进行深入研究,这一视角在目前省内学术领域尚属空白,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内广告业存在着定位不清、权威缺失的现象。以创意文化产业来界定广告业具有显而易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创意产业概念,着重分析广告业的文化、创意价值以及在创意产业价值实现中的强大功能,说明广告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身兼二职"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